追溯方法及追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305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追溯方法及追溯系统,属于系统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定义多个过程域中过程域的标识符,确定每个过程域的元素种类,并确定与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不同过程域的元素对应的映射关系,再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元素种类,定义子域项和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其中,所述子域项可以是向量、列或字段;通过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获得所述多个过程域中元素的标识符,然后建立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任意元素的标识符的部分与剩余元素中至少一个元素的标识符的追溯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BMS流程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追溯方法及追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系统开发
,具体地涉及一种构建追溯关系的方法、一种追溯方法、一种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BMS(Battery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电动汽车核心(电池相关技术)中的核心,是对电池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通过对电压、电流、温度及剩余电量(StateofCharge,SOC)等参数进行采集和计算,进而响应地控制电池的和充放电过程,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是连接电池与汽车的重要纽带。因此,如何开发一套完善的BMS是国内外电动汽车行业研究的重点课题。如图1,箭头代表开发步骤,虚线代表各个过程域之间的相互追溯性。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对BMS整个系统进行开发,过程域之间的关系需建立完整详细的追溯性关系,并保证高度的一致性。当前,建立各个过程域之间追溯性关系的形式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ID(Identity,标识符)追溯和基于名称追溯。基于ID追溯是通过各个过程域建立相应的ID号,并通过Doors、PTC等应用程序工具依据ID号建立追溯关系;基于名称追溯是通过每个过程域中各个元素的名称通过相关工具建立。目前,基于ID追溯的方法,由于对于每一个过程域都应用独立的ID编号,且每个过程域对应的元素数目不同,在建立追溯关系时,会出现一对多得映射关系,因此会出现实际追溯关系对应不清晰,BMS功能覆盖不全的问题。并且,由于各个过程域的ID数量大,在建立追溯关系过程中,易出现对应关系错误等问题。基于名称追溯的方法,在建立需求之间的追溯性关系时,由于需求条目多,建立追溯性关系时,追溯性表示困难,逐条对应不清晰。目前的两大类方法对于追溯性关系的建立都存在唯一性,仅限于用于某一项目中,若需求发生更改、添加、删减,整套流程将需重新建立,资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追溯方法及追溯系统,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元素数目不同时而导致的追溯过程很复杂、对应关系不清晰和覆盖范围存在局限,或由于需求条目众多而导致的逐条追溯过程很复杂且对应关系不清晰,以及现有技术由于追溯关系与对应的元素和标识符存在唯一性,而导致的项目复用性差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构建追溯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1)定义多个过程域中过程域的标识符,确定每个过程域的元素种类,并确定与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不同过程域的元素对应的映射关系,再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元素种类,定义子域项和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其中,所述子域项可以是向量、列或字段;S2)通过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获得所述多个过程域中元素的标识符,然后建立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任意元素的标识符的部分与剩余元素中至少一个元素的标识符的追溯关系。具体的,步骤S1)中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元素种类,定义子域项,具体为:根据所述元素种类中同类的元素种类和所述映射关系中同类的映射关系,分别定义多个子域项,再相对每个过程域,配置所述多个子域项的层次。具体的,步骤S1)中定义子域项和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具体为:定义多个子域项,并将每个过程域与全部子域项进行对应;定义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其中,选取部分过程域,并将与所述部分过程域对应的部分子域项的标识符配置为相同的特征符或同类型的特征符。具体的,步骤S1)中定义子域项和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具体为:至少结合功能模块和与所述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需求,分别定义多个子域项和每个子域项的标识符,并相对每个过程域,配置所述多个子域项的层次和每个子域项的标识符数量。具体的,步骤S1)中定义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具体为:定义任意两项子域项的标识符类型相同,且任意一项子域项的标识符类型与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任意一个过程域的标识符类型不同。具体的,步骤S1)中定义的子域项包括:类项,被配置为至少与所述多个过程域中部分过程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对应的标识符集;功能模块项,被配置为与被开发系统的功能模块对应的标识符集,其中,所述被开发系统的功能模块的需求定义与所述功能需求的需求描述对应;单元项,被配置为与所述功能模块的组成部分对应的标识符集;需求项,被配置为至少与所述多个过程域中部分过程域的标识符对应的标识符集。具体的,步骤S1)中定义的子域项还包括:附加项,被配置为与所述需求项对应的测试用例的标识符集;所述附加项还被配置为与所述功能模块在多个项目中的不同需求定义对应的标识符集。具体的,步骤S2)中通过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获得所述多个过程域中元素的标识符,包括:配置当前元素的标识符的选定部分继承所述当前元素所属过程域的标识符;相对所述选定部分,配置当前元素的标识符的剩余部分与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一致,获得所述当前元素的标识符;再更新所述当前元素,跳转至配置当前元素的标识符的选定部分继承所述当前元素所属过程域的标识符,最后,获得所述多个过程域中元素的标识符。具体的,步骤S2)中建立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任意元素的标识符的部分与剩余元素中至少一个元素的标识符的追溯关系,包括:确定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任意元素的标识符的不同部分,将所述不同部分中属于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的部分或属于任意过程域的标识符的部分,与剩余元素中至少一个元素的标识符建立追溯关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追溯方法,该追溯方法包括:获取过程域中元素的标识符,选择所述标识符的部分,并通过前述的追溯关系,结合选择的标识符的部分,获得具有与选择的标识符的部分相同的元素的标识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追溯系统,该追溯系统包括:追溯模块,被配置为至少具有索引和检索前述的元素的标识符和前述的追溯关系的功能。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实现前述的方法。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标识符建立追溯性方案;该方案,在每个过程域中定义了类,在不同过程域中可建立追溯关系的元素定义为同一标识符(如类可以不同),对于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定义了子域项和子域项的标识符;整个追溯关系表述清晰,且可以完全覆盖所有的需求元素;通过子域项的标识符,可以任意在每个过程域中任意添加新的元素,随着开发流程进行,可以形成一个标识符库,基于不同的项目,可调用不同的元素,复用性强,大大节省了开发资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建追溯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S1)定义多个过程域中过程域的标识符,确定每个过程域的元素种类,并确定与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不同过程域的元素对应的映射关系,再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元素种类,定义子域项和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nS2)通过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获得所述多个过程域中元素的标识符,然后建立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任意元素的标识符的部分与剩余元素中至少一个元素的标识符的追溯关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建追溯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1)定义多个过程域中过程域的标识符,确定每个过程域的元素种类,并确定与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不同过程域的元素对应的映射关系,再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元素种类,定义子域项和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
S2)通过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获得所述多个过程域中元素的标识符,然后建立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任意元素的标识符的部分与剩余元素中至少一个元素的标识符的追溯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追溯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元素种类,定义子域项,具体为:
根据所述元素种类中同类的元素种类和所述映射关系中同类的映射关系,分别定义多个子域项,再相对每个过程域,配置所述多个子域项的层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追溯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定义子域项和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具体为:
定义多个子域项,并将每个过程域与全部子域项进行对应;
定义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其中,选取部分过程域,并将与所述部分过程域对应的部分子域项的标识符配置为相同的特征符或同类型的特征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追溯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定义子域项和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具体为:
至少结合功能模块和与所述功能模块对应的功能需求,分别定义多个子域项和每个子域项的标识符,并相对每个过程域,配置所述多个子域项的层次和每个子域项的标识符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构建追溯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定义所述子域项的标识符,具体为:
定义任意两项子域项的标识符类型相同,且任意一项子域项的标识符类型与所述多个过程域中任意一个过程域的标识符类型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追溯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毕辉高攀龙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