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290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支撑框架,套设于所述固定架;第二支撑框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旋转组件,使所述固定架可绕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转动,且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可绕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转动;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固定架绕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旋转,且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绕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旋转;柔性线路板;第一弹性支撑件;第二弹性支撑件。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镜头驱动装置增加了形状记忆线的交错处的间距,使其在运动时具有了足够的运动空间,避免了形状记忆线在运动时相互受到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镜头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镜头驱动装置在各种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镜头驱动装置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比如手机、摄像机、电脑等的结合,更是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相关技术的所述镜头的SMA驱动结构的设计,是通过将与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多根形状记忆线的一端固定于外框架,再将另一端固定于安装镜头模组的内框架,以通过线路板对形状记忆线通电,使其收缩从而产生拉力,以拉动内框架运动,进而实现镜头的防抖功能。这种SMA驱动结构由于形状记忆线均固定于外框架与内框架,这样形状记忆线在运动会由于交错处的间距过小而相互受到干扰,从而导致防抖功能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镜头驱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SMA驱动结构中的形状记忆线在运动时相互受到干扰的镜头驱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侧壁围成具有收容空间的矩形结构,所述收容空间用于安装镜头模组;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由第一侧壁围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套设于所述固定架并与所述固定架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由第二侧壁围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间隔设置;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将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形成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固定架可绕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转动;且所述旋转组件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形成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可绕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转;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光轴,且分别为平行于所述固定架两对角线的方向;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具有固定端以及驱动端的至少两根形状记忆线,至少两根所述形状记忆线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且相互间隔,至少两根所述形状记忆线中的一根的驱动端以相对于水平面呈夹角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固定架以驱动所述固定架绕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旋转,至少两根所述形状记忆线中的另一根的驱动端以相对水平面呈夹角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以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绕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旋转;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形状记忆线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形状记忆线;第一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将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形成弹性连接并为所述固定架绕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旋转提供旋转回复力;第二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形成弹性连接并为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绕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旋转提供旋转回复力。优选的,至少两根所述形状记忆线的固定端分别通过一第一勾线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优选的,连接至所述固定架上的所述形状记忆线的驱动端分别通过一第二勾线部连接至所述固定架。优选的,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上的所述形状记忆线的驱动端分别通过一第三勾线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包括两个且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对应一组对角的位置,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为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弹片结构。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架其中一角的位置的第一固定臂、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第二固定臂以及将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臂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臂连接且呈悬空设置的两个第一弹臂。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包括两个且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对应一组对角的位置,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为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弹片结构。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其中一角的位置的第三固定臂、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侧壁的两个第四固定臂以及将两个所述第四固定臂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臂连接且呈悬空设置的两个第二弹臂。优选的,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盖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外的壳体。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镜头驱动装置中,通过设计三层支架结构,并将多根形状记忆线的固定端均连接至外部的第二支撑框架,然后,再将驱动端分别连接至内部的固定架与第一支撑框架,从而增加了形状记忆线的交错处的间距,使其在运动时具有了足够的运动空间,避免了形状记忆线在运动时相互受到干扰,相应的,也避免了镜头驱动装置的防抖功能受到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镜头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镜头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镜头驱动装置去掉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镜头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的另一示意图;图5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图6为沿图1中B-B线的剖示图;图7为沿图1中C-C线的剖示图。其中,1、固定架;11、侧壁;12、支撑壁;13、第一滑动槽;2、第一支撑框架;21、第一侧壁;22、第一让位槽;23、第二滑动槽;24、第一支撑壁;25、第三滑动槽;3、第二支撑框架;31、第二侧壁;32、第二让位槽;33、第四滑动槽;4、旋转组件;41、第一滚球;42、第二滚球;5、驱动组件;51、形状记忆线;52、第一勾线部;53、第二勾线部;54、第三勾线部;6、柔性线路板;7、第一弹性支撑件;71、第一固定臂;72、第二固定臂;73、第一弹臂;8、第二弹性支撑件;81、第三固定臂;82、第四固定臂;83、第二弹臂;9、镜头模组;10、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结合附图1至附图7所示,包括:固定架1、第一支撑框架2、第二支撑框架3、旋转组件4、驱动组件5、柔性线路板6、第一弹性支撑件7、以及第二弹性支撑件8。具体地,固定架1由侧壁11围成具有收容空间的矩形结构,该收容空间用于安装镜头模组9。具体地,固定架1还包括由侧壁11对应一组对角的位置凹陷形成的第一滑动槽13。具体地,第一支撑框架2由第一侧壁21围成矩形结构,第一支撑框架2套设于固定架1并与固定架1间隔设置。具体地,第一支撑框架2还包括由第一侧壁21的顶面对应一组对角的位置凹陷形成的第二滑动槽23、由第一侧壁21的底面对应另一组对角的位置凹陷形成的第三滑动槽25。具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侧壁围成具有收容空间的矩形结构,所述收容空间用于安装镜头模组;/n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由第一侧壁围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套设于所述固定架并与所述固定架间隔设置;/n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由第二侧壁围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间隔设置;/n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将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形成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固定架可绕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转动;且所述旋转组件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形成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可绕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光轴,且分别为平行于所述固定架两对角线的方向;/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具有固定端以及驱动端的至少两根形状记忆线,至少两根所述形状记忆线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且相互间隔,至少两根所述形状记忆线中的一根的驱动端以相对于水平面呈夹角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固定架以驱动所述固定架绕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旋转,至少两根所述形状记忆线中的另一根的驱动端以相对水平面呈夹角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以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绕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旋转;/n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形状记忆线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形状记忆线;/n第一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将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形成弹性连接并为所述固定架绕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旋转提供旋转回复力;/n第二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形成弹性连接并为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绕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旋转提供旋转回复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侧壁围成具有收容空间的矩形结构,所述收容空间用于安装镜头模组;
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由第一侧壁围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套设于所述固定架并与所述固定架间隔设置;
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由第二侧壁围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间隔设置;
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将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形成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固定架可绕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转动;且所述旋转组件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形成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可绕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光轴,且分别为平行于所述固定架两对角线的方向;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具有固定端以及驱动端的至少两根形状记忆线,至少两根所述形状记忆线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且相互间隔,至少两根所述形状记忆线中的一根的驱动端以相对于水平面呈夹角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固定架以驱动所述固定架绕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旋转,至少两根所述形状记忆线中的另一根的驱动端以相对水平面呈夹角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以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绕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旋转;
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形状记忆线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形状记忆线;
第一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将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形成弹性连接并为所述固定架绕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旋转提供旋转回复力;
第二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形成弹性连接并为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绕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旋转提供旋转回复力。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天恒闫锋韦锁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