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73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包括主动送料机构及吸附带运转机构,主动送料机构包括主动送料辊及与主动送料辊相配合的随动辊,烘干机构的出料经过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料带收卷机构,吸附带运转机构包括吸附带放料辊和吸附带回收辊,吸附带放料辊的出料经过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吸附带回收辊,吸附带与标签印刷面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油墨吸除机构设计,能对烘干机构出料的标签残留油墨进行吸干去除,防止存在未干透油墨进入料带收卷机构内产生标签表面花面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利用原产线的主动送料机构进行贴合传动,构建更方便。具备针对吸附带运行的张力控制,能提高吸附作业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
本技术涉及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属于标签油墨吸除的

技术介绍
标签印刷产线中,会对标签料带进行油墨印刷,经过油墨印刷的料带再通过烘干机构进行烘干,最终再通过收卷机构进行收卷。众所周知,标签有纸带和标签贴组成,标签贴具备黏合层,而纸带具备防粘薄膜,因此对烘干机构存在较高地要求,不能烘干时间过长亦不能烘干温度过高,烘干时间过长或烘干温度过高都容易引起料带形变。目前经过烘干机构的标签带上油墨并不能保障干透,在收卷时经常油墨沾染导轴现象,导轴是金属制品,其没有吸附性,因此在传动过程中,沾染的油墨会对后续料带产生影响,使得标签贴表面产生杂乱的印花,传统手段是在前道导轴上包裹一层吸附性材料,能起到一定地沾染油墨吸附,但是其吸附量非常小,当长期作业时,依然会出现标签贴花面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标签印刷收卷过程中容易产生标签贴花面的问题,提出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设置于标签印刷产线的烘干机构出料端与料带收卷机构之间,包括主动送料机构及吸附带运转机构,所述主动送料机构包括主动送料辊及与所述主动送料辊相配合的随动辊,所述烘干机构的出料经过所述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所述料带收卷机构,所述吸附带运转机构包括吸附带放料辊和吸附带回收辊,所述吸附带放料辊的出料经过所述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所述吸附带回收辊,吸附带与标签印刷面相抵接。优选地,所述吸附带运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吸附带回收辊相间隔设置的导向辊,经过所述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的吸附带经过所述导向辊接入所述吸附带回收辊,所述导向辊与所述吸附带回收辊之间设有张力控制部。优选地,所述张力控制部包括具备升降位移的配重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采用了油墨吸除机构设计,能对烘干机构出料的标签残留油墨进行吸干去除,防止存在未干透油墨进入料带收卷机构内产生标签表面花面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2.利用原产线的主动送料机构进行贴合传动,构建更方便。3.具备针对吸附带运行的张力控制,能提高吸附作业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如图1所示,设置于标签印刷产线的烘干机构1出料端与料带收卷机构2之间。包括主动送料机构3及吸附带运转机构4,主动送料机构3包括主动送料辊31及与主动送料辊31相配合的随动辊32,烘干机构1的出料经过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料带收卷机构2,吸附带运转机构4包括吸附带放料辊41和吸附带回收辊42,吸附带放料辊41的出料经过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吸附带回收辊,吸附带10与标签印刷面相抵接。具体地实现过程与原理说明:该吸附带10具备一定吸附性及结构强度,例如纸带、具备一定韧性的无纺布带,或采用复合型膜带,例如聚酯纤维基膜与吸附棉的复合膜带。在运行时,通过主动送料辊31与随动辊32相配合,使得标签印刷料带20与吸附带10相同步送料,经过吸附带10吸附作用,进入收卷机构2的标签印刷料带20无油墨残留,能有效防止花面现象。而吸附带10通过吸附带回收辊42能实现回收。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吸附带运转机构4包括与吸附带回收辊42相间隔设置的导向辊43,经过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的吸附带经过导向辊接入吸附带回收辊,导向辊43与吸附带回收辊42之间设有张力控制部5。具体地说明,标签印刷料带20与吸附带10之间存在一定地延展率差异,因此采用了张力控制部5设计,能保持一定地吸附带10张力,防止吸附带10出现张力松弛干扰到标签印刷料带20的运行。具体实施例中,张力控制部5包括具备升降位移的配重轴51,该配重轴51可以替换,根据不同地调节要求进行配重。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吸附带10具备一定地吸附性能,可以满足重复利用需求,但是收卷后无法短期再次使用,需要满足一定地固化时间,而本案中设计了风机6,在吸附带10吸附油墨后的运行路径上进行风干,缩短了再次使用周期。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技术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采用了油墨吸除机构设计,能对烘干机构出料的标签残留油墨进行吸干去除,防止存在未干透油墨进入料带收卷机构内产生标签表面花面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利用原产线的主动送料机构进行贴合传动,构建更方便。具备针对吸附带运行的张力控制,能提高吸附作业稳定性。以上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设置于标签印刷产线的烘干机构出料端与料带收卷机构之间,其特征在于:/n包括主动送料机构及吸附带运转机构,/n所述主动送料机构包括主动送料辊及与所述主动送料辊相配合的随动辊,所述烘干机构的出料经过所述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所述料带收卷机构,/n所述吸附带运转机构包括吸附带放料辊和吸附带回收辊,所述吸附带放料辊的出料经过所述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所述吸附带回收辊,吸附带与标签印刷面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设置于标签印刷产线的烘干机构出料端与料带收卷机构之间,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动送料机构及吸附带运转机构,
所述主动送料机构包括主动送料辊及与所述主动送料辊相配合的随动辊,所述烘干机构的出料经过所述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所述料带收卷机构,
所述吸附带运转机构包括吸附带放料辊和吸附带回收辊,所述吸附带放料辊的出料经过所述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所述吸附带回收辊,吸附带与标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超熊桃桃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明思克条码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