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预加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260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预加热方法,采用包括灶台、炉膛和废气管的装置,所述废气管分为上、下两段管,所述上段管与下段管之间通过反应管相连通,燃气管道设置为薄壁弧度状,其紧贴于所述上段管的内侧壁。该燃气预加热方法,通过将燃气管道设置为薄壁弧度状、预热板体、烘烤灯、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和炉膛的配合使用,可在利用废气管内废气对燃气初次预热的基础上,还可经由预热板体增大与废气的接触面积,对燃气二次预热,当加热温度不足时,还可经由烘烤灯对燃气三次预热,最后燃气流动至炉膛内部后,可对燃气四次预热,此时再点火时,燃气由于事预热完毕,可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气浪费,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预加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
,具体涉及一种燃气预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燃气在使用时,其需在600度左右的温度环境下才可充分燃烧,目前燃气的燃烧,基本上依赖于点火器的方式进行燃烧使用,然而在此过程中,极易造成燃气浪费而无法充分燃烧使用的现象,因为点火器的瞬时温度,无法直接达到燃气充分燃烧所需要的600度。若能利用炉灶周边的残余热量对燃气进行预热,则可在其燃烧时,减少燃气浪费,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预加热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燃气在加热使用时浪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燃气预加热方法,采用包括灶台、炉膛和废气管的装置,所述废气管分为上、下两段管,所述上段管与下段管之间通过反应管相连通,燃气管道设置为薄壁弧度状,其紧贴于所述上段管的内侧壁;所述上段管内部垂直等距分布有至少两个预热板体,所述预热板体为内部中空结构,且相邻的预热板体互为连通,靠顶部所述预热板体与燃气管道为之连通,相邻的所述预热板体之间呈交叉间隔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包括灶台、炉膛和废气管的装置,所述废气管分为上、下两段管,所述上段管与下段管之间通过反应管相连通,燃气管道设置为薄壁弧度状,其紧贴于所述上段管的内侧壁;/n所述上段管内部垂直等距分布有至少两个预热板体,所述预热板体为内部中空结构,且相邻的预热板体互为连通,靠顶部所述预热板体与燃气管道为之连通,相邻的所述预热板体之间呈交叉间隔状;/n所述炉膛其内部为中空结构,靠底部所述预热板体连通有燃气输送管道,所述燃气输送管道贯穿于所述上段管、反应管、下段管及所述灶台壁面与所述炉膛相连通;/n所述反应管内侧或上段部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与其信号传输连接的微处理器,所述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包括灶台、炉膛和废气管的装置,所述废气管分为上、下两段管,所述上段管与下段管之间通过反应管相连通,燃气管道设置为薄壁弧度状,其紧贴于所述上段管的内侧壁;
所述上段管内部垂直等距分布有至少两个预热板体,所述预热板体为内部中空结构,且相邻的预热板体互为连通,靠顶部所述预热板体与燃气管道为之连通,相邻的所述预热板体之间呈交叉间隔状;
所述炉膛其内部为中空结构,靠底部所述预热板体连通有燃气输送管道,所述燃气输送管道贯穿于所述上段管、反应管、下段管及所述灶台壁面与所述炉膛相连通;
所述反应管内侧或上段部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与其信号传输连接的微处理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延伸至燃气输送管道内,所述反应管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烘烤灯,所述微处理器上设置有用于发出信号的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烘烤灯上设置有用于接收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相邻两个所述烘烤灯之间呈交叉间隔设置;
具体步骤如下:
1).灶台安装;
I灶台在安装前,需对灶台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
II安装完毕,需反复测验灶台的稳定性;
2).燃气预热;
I将薄壁弧度状燃气管设置于上段管内部,利用废气预热;
II流动至预热板体的燃气,可二次预热;
III烘烤灯可对燃气进行三次预热;
IV炉膛残余热量可对燃气四次预热;
3).点火;
I预热完毕后的燃气,可随即与炉膛内点火器相连通,进行点火操作;
上述步骤,由于燃气间断性使用,步骤2-3可反复循环,以达到利用富余热量对燃气热交换进行预热的目的。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正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宏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