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二氧化碳供给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2588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体二氧化碳供给输送系统,由屏蔽泵、管道和控制阀门组成,是在原有的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二氧化碳供给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产品输送系统,涉及低温高压容器,特别是指一种液体二氧化碳供给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采用液态二氧化碳对烟丝进行浸渍,如图1所示,然后高温处理,从而得到较高填充值烟丝的工艺,现广泛被卷烟工业所使用,以达到提质降耗的目的。在CO2烟丝膨胀生产工艺中会使用循环泵,将液态CO2从工艺罐输送到浸渍器对烟丝进行浸渍,为下工序提供干冰烟丝。现有的工艺系统采用的循环泵,为常规的二氧化碳泵03和电机04分离结构,用联轴器传递动力的方式,此方式需要压缩空气不断的对泵轴处进行喷吹,以避免泵轴处的机械密封冻结和杂物进入使密封失效。为此配备了专用的空压机组025,增大了投资和运行能耗,同时现场压缩空气的喷吹噪音较大,已影响到职工的身体健康,即便如此,仍存在CO2从泵轴处泄露严重的问题,维修频次和强度大。现需要一种新型的输送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解决CO2泄露问题,降低运行能耗和现场噪音,从而消除因泄露而引起的人员窒息、冻伤和噪音等安全隐患,降低维修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二氧化碳供给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CO2烟丝膨胀工艺中CO2的泄露问题,降低运行能耗和现场噪音,消除因泄露而引起的人员窒息、冻伤和噪音等安全隐患,摒弃空压机组,降低运行和维修费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液体二氧化碳供给输送系统,包括工艺罐,所述工艺罐的出料口通过第一进液管与第一三通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的第一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二氧化碳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泵与电机通过泵轴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泵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第二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二三通的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的第二出料口通过第二进液管与第三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第三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屏蔽式工艺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屏蔽式工艺泵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四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四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第一出液管与第二三通的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出液管与所述浸渍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空压机组的出气口连接压缩空气喷吹管,所述压缩空气喷吹管的出气口与泵轴相对应;浸渍器的回液口通过回液管与所述工艺罐上的回液口连接,在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第五手动截止阀。优选的,在所述工艺罐与所述浸渍器之间设置有压力平衡管,在所述压力平衡管上设置有第一气动球阀及第六手动截止阀。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气动球阀。优选的,在所述屏蔽式工艺泵与所述工艺罐之间设置有泵尾气管,在所述泵尾气管上设置有第七手动截止阀。优选的,在所述第三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与所述屏蔽式工艺泵的进料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优选的,在所述屏蔽式工艺泵的进料口与所述屏蔽式工艺泵的出料口之间设置有平衡管,在所述平衡管上设置有第三气动球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CO2烟丝膨胀工艺中CO2的泄露问题,消除因泄露而引起的人员窒息、冻伤和噪音等安全隐患,不使用压缩空气的喷吹,摒弃了专用空压机组的运行,降低了投资费用,降低了现场噪音,并且极大的降低因泄露而引起的维修频次和维修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烟丝浸渍工艺液态CO2循环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二氧化碳供应输送系统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01进液管,02手动截止阀,03泵,04泵电机,05手动截止阀,06气动球阀,07出液管,08回液管,09气动球阀,010手动截止阀,011压力平衡管,012气动球阀,013手动截止阀,014空压机组,015压缩空气喷吹管,1第一进液管,2第一手动截止阀,3二氧化碳泵,4电机,5第二手动截止阀,6第二气动球阀,7第二出液管,8回液管,9第四气动球阀,10第五手动截止阀,11压力平衡管,12第一气动球阀,13第六手动截止阀,14第一三通,15第二进液管,16第三手动截止阀,17过滤器,18平衡管,19第三气动球阀,20第四手动截止阀,21第一出液管,22第七手动截止阀,23泵尾气管,24第二三通,25空压机组,26压缩空气喷吹管,28工艺罐,29浸渍器,30屏蔽式工艺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二氧化碳供给输送系统,解决现有CO2烟丝膨胀工艺中CO2的泄露问题,降低运行能耗和现场噪音,消除因泄露而引起的人员窒息、冻伤和噪音等安全隐患,摒弃空压机组,降低运行和维修费用。本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CO2供应输送系统上的改进,因此本技术方案不改变原有的管道和泵阀,实现本技术方案在原系统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并联系统,并通过在控制程序中增设选择程序或按钮,就可以实现单独的使用,形成双输送系统。在正常的运行中,以本技术方案的CO2供应输送系统为主系统,参与日常的生产,而原有的输送系统只作为备用,当本技术方案的输送系统出现故障或维修时启用。如图2所示,本申请包括工艺罐28,在所述工艺罐的上方设置有回液口,在工艺罐上设置有出料口。工艺罐28的出料口通过第一进液管1与第一三通14的进料口连接,第一三通14的第一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手动截止阀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手动截止阀2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二氧化碳泵3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泵3与电机4通过泵轴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泵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手动截止阀5的进料口连接,第二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二三通24的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空压机组25的出气口连接压缩空气喷吹管26,所述压缩空气喷吹管的出气口与泵轴相对应。所述第一三通14的第二出料口通过第二进液管15与第三手动截止阀16的进料口连接,第三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管路过滤器17的进料口连接,过滤器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屏蔽式工艺泵30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屏蔽式工艺泵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四手动截止阀20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四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第一出液管21与第二三通24的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出液管7与所述浸渍器29的进液口连接,在第二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气动球阀6。浸渍器的回液口通过回液管8与所述工艺罐上的回液口连接,在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第五手动截止阀10及第四气动球阀9。在所述工艺罐与所述浸渍器之间设置有压力平衡管11,在所述压力平衡管上设置有第一气动球阀12及第六手动截止阀13。在所述屏蔽式工艺泵30与所述工艺罐28之间设置有泵尾气管23,在所述泵尾气管上设置有第七手动截止阀22。在所述屏蔽式工艺泵的进料口与所述屏蔽式工艺泵的出料口之间设置有平衡管18,在所述平衡管上设置有第三气动球阀19。本系统的第二进液管通过第一三通与原系统的第一进液管相联,过滤器对CO2液体进行过滤,以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二氧化碳供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艺罐,所述工艺罐的出料口通过第一进液管与第一三通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的第一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二氧化碳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泵与电机通过泵轴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泵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第二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二三通的第一进料口连接;/n所述第一三通的第二出料口通过第二进液管与第三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第三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屏蔽式工艺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屏蔽式工艺泵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四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四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第一出液管与第二三通的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出液管与所述浸渍器的进液口连接;/n所述空压机组的出气口连接压缩空气喷吹管,所述压缩空气喷吹管的出气口与泵轴相对应;/n浸渍器的回液口通过回液管与所述工艺罐上的回液口连接,在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第五手动截止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二氧化碳供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艺罐,所述工艺罐的出料口通过第一进液管与第一三通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的第一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二氧化碳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泵与电机通过泵轴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泵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第二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二三通的第一进料口连接;
所述第一三通的第二出料口通过第二进液管与第三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第三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屏蔽式工艺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屏蔽式工艺泵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四手动截止阀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四手动截止阀的出料口通过第一出液管与第二三通的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出液管与所述浸渍器的进液口连接;
所述空压机组的出气口连接压缩空气喷吹管,所述压缩空气喷吹管的出气口与泵轴相对应;
浸渍器的回液口通过回液管与所述工艺罐上的回液口连接,在所述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俊峰李静怡靳亚伟王建涛牛宏伟张根勤张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