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253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活动槽、连接块、压环、固定块、回弹装置、移动孔、固定装置和卡槽的配合使用,将微喷带移动至压环的底部,下拉把手带动压环夹紧微喷带后松开把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带动活动板回到原处,活动板带动拉杆移动并带动卡块插入卡槽内,完成了对微喷带位置的固定,解决了现有微喷带打孔设备在对微喷带打孔时,由于没有对其微喷带进行固定的装置,有可能会发生微喷带在打孔时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打孔位置发生错误的问题,该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具备便于固定微喷带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微喷带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微喷带可以用于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问,通过灌水去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微灌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水施灌到每一株植物附近的土壤,经常维持较低的水应力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微喷带是一种新型微灌设备又称喷灌带、复微喷、带喷水、带喷水管和多孔软管等,工作的原理是将水用压力经过输水管和微喷管带送到田制间,通过微喷带上的出水孔,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形成细雨般百的喷洒效果,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微喷带打孔设备在对微喷带打孔时,由于没有对其微喷带进行固定的装置,有可能会发生微喷带在打孔时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打孔位置发生错误,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具备便于固定微喷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微喷带打孔设备在对微喷带打孔时,由于没有对其微喷带进行固定的装置,有可能会发生微喷带在打孔时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打孔位置发生错误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环,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回弹装置,所述活动槽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块配合使用的移动孔,所述连接块靠近移动孔的一侧穿过移动孔并设置有固定装置。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回弹装置包括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靠近移动孔一侧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穿孔,所述拉杆靠近穿孔的一侧穿过穿孔并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靠近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本体靠近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卡块靠近卡槽内壁的一侧与卡槽的内壁接触,且卡槽的数量为多个,并均匀分布于本体的前侧和后侧。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收纳槽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靠近滑槽内壁的一侧与滑槽的内壁接触。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动槽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靠近限位槽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槽的内壁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槽、连接块、压环、固定块、回弹装置、移动孔、固定装置和卡槽的配合使用,将微喷带移动至压环的底部,下拉把手带动压环夹紧微喷带后松开把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带动活动板回到原处,活动板带动拉杆移动并带动卡块插入卡槽内,完成了对微喷带位置的固定,解决了现有微喷带打孔设备在对微喷带打孔时,由于没有对其微喷带进行固定的装置,有可能会发生微喷带在打孔时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打孔位置发生错误的问题,该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具备便于固定微喷带的优点,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回弹装置,卡块插入卡槽内后,通过弹簧对活动板的压力,使卡块不会脱离卡槽,压环夹紧微喷带后松开把手,弹簧对带动把手与本体贴合并带动卡块插入卡槽内,便于使用者使用。3、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卡块插入卡槽内,完成了对连接块位置的固定,通过拉动把手带动卡块脱离卡槽,增加了使用者在使用时的便携性。4、本技术通过设置卡槽,卡块插入不同位置的卡槽内,完成了对不同厚度微喷带进行固定,增加了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的实用性。5、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活动板移动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减少了活动板与收纳槽之间的摩擦力,拉动活动板挤压弹簧时省时省力。6、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块和限位槽,固定块移动时带动限位块在限位槽内移动,限位块完成了对固定块位置的限位,使固定块在活动槽内移动时不会发生晃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俯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本体;2、活动槽;3、连接块;4、压环;5、固定块;6、回弹装置;7、移动孔;8、固定装置;601、收纳槽;602、活动板;603、拉杆;604、弹簧;801、穿孔;802、把手;803、卡块;9、卡槽;10、滑块;11、滑槽;12、限位块;13、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活动槽2,活动槽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环4,连接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回弹装置6,活动槽2远离连接块3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块5配合使用的移动孔7,连接块3靠近移动孔7的一侧穿过移动孔7并设置有固定装置8。参考图5,回弹装置6包括收纳槽601,收纳槽6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602,活动板602靠近移动孔7一侧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杆603,拉杆603的表面套设有弹簧604。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回弹装置6,卡块803插入卡槽9内后,通过弹簧604对活动板602的压力,使卡块803不会脱离卡槽9,压环4夹紧微喷带后松开把手802,弹簧604对带动把手802与本体1贴合并带动卡块803插入卡槽9内,便于使用者使用。参考图4,固定装置8包括穿孔801,拉杆603靠近穿孔801的一侧穿过穿孔801并固定连接有把手802,把手802靠近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80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装置8,卡块803插入卡槽9内,完成了对连接块3位置的固定,通过拉动把手802带动卡块803脱离卡槽9,增加了使用者在使用时的便携性。参考图4,本体1靠近卡块803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803配合使用的卡槽9,卡块803靠近卡槽9内壁的一侧与卡槽9的内壁接触,且卡槽9的数量为多个,并均匀分布于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卡槽9,卡块803插入不同位置的卡槽9内,完成了对不同厚度微喷带进行固定,增加了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的实用性。参考图5,活动板602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收纳槽601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0配合使用的滑槽11,滑块10靠近滑槽11内壁的一侧与滑槽11的内壁接触。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块10和滑槽11,活动板602移动带动滑块10在滑槽11内移动,减少了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活动槽(2),所述活动槽(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环(4),所述连接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回弹装置(6),所述活动槽(2)远离连接块(3)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块(5)配合使用的移动孔(7),所述连接块(3)靠近移动孔(7)的一侧穿过移动孔(7)并设置有固定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活动槽(2),所述活动槽(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环(4),所述连接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回弹装置(6),所述活动槽(2)远离连接块(3)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块(5)配合使用的移动孔(7),所述连接块(3)靠近移动孔(7)的一侧穿过移动孔(7)并设置有固定装置(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装置(6)包括收纳槽(601),所述收纳槽(6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602),所述活动板(602)靠近移动孔(7)一侧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杆(603),所述拉杆(603)的表面套设有弹簧(6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的微喷带打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穿孔(801),所述拉杆(603)靠近穿孔(801)的一侧穿过穿孔(801)并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强张亚茹鲍杨郭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巨强质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