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状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235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具备按规定间隔分开配置的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配置于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之间的导光板,其中,将导光板做成具有光射出面、与第一光源相面对并包含光射出面的一边的第一光入射面、与第二光源相面对并包含一边的对边的第二入射面,并从第一光入射面及第二光入射面向中央靠近厚度逐渐变厚的形状,另外,以满足1.1≤Φ.N↓[P].L↓[G].K↓[C]≤8.2的比例的形式,包含使从第一及第二光入射面入射并在内部传播的光发生散射的散射粒子。从而实现薄型形状,且可发射出均匀且亮度不均少的照明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的面状照明装置。技术背景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照射光,对液晶显示面 板进行照明的背光灯单元。背光灯单元使用使照明用的光源发出的光散射 以照射液晶显示面板的导光板、使从导光板射出的光均匀的棱镜薄板及散 射薄板等构件而构成。目前,大型液晶电视的背光灯单元是以将导光板配置于照明用的光源正上方的所谓的直下型的方式为主流(例如参照实开平5—4133号公报)。 该方式中,将作为光源的多个冷阴极管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将内 部作为白色的反射面以确保均匀的光量分布及必需的亮度。但是,在正下型的背光灯单元中,为了使光量分布均匀,相对于液晶 显示面板垂直方向的厚度必需为30mm左右。今后背光灯单元期望进一步 薄型,但在直下型方面,基于光量不均的观点,认为难以实现拥有10mm 以下的厚度的背光灯单元。于是,作为薄型的背光灯单元,有提案提出了串联(tandem)方式(例 如参照特开平2—208631号公报、特开平11—288611号公报及特开2001 —312916号公报)。专利文献l:实开平一413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2—208631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11一288611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1 — 312916号公报但是,在串联(夕yf厶)方式的背光灯单元中,虽然可实现薄型化, 但是,由于冷阴极管与反射板的相对尺寸的关系,从而在光利用率方面比 直下型差。另外,在使用将冷阴极管收容于在导光板上形成的槽的形状的导光板时,若要使导光板的厚度变薄,则配置于槽的冷阴极管的正上方的 亮度增强,使得光射出面的亮度不均变得明显。因此,串联方式的背光灯单元的薄型化是有限度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立项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薄型的形 状、且可射出均匀且亮度不均少的照明光的面状照明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面状照明装置, 一种面 状照明装置,其中,具备以规定间隔离开而配置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配置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之间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导光板, 具有光射出面;与所述第一光源相面对并包含所述光射出面的一边的第 一光入射面;与所述第二光源相面对并包含所述一边的对边的第二入射 面,从所述第一光入射面和所述第二光入射面向中央,厚度逐渐变厚,包 含散射粒子,所述散射粒子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及第二光入射面入射并 在内部传播的光发生散射,且满足下述式(1):1.1 ^(D Np LG Kc^8.2 (1)其中,设散射粒子的散射截面积为O,设所述导光板的光入射方向的 二分之一的长度为Lc,设散射粒子的密度为Np,设校正系数为Kc,使 Kc为0.005以上O.l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中,优选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 射出面的外形为矩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中,优选为,平坦地形 成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射出面,所述导光板,在所述光射出面的相反侧, 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相对于与所 述光射出面的所述一边平行的所述光射出面的二等分线,相互对称地倾斜 而形成。此外,有选择地使规定的偏振成分透过、使此外的偏振成分反射 的偏振分离膜,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射出面上,与所述导光板形成为一 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导光 板的所述光射出面,由相对于与所述光射出面的所述一边平行的所述光射出面的二等分线相互对称地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形成,此外, 所述光射出面的相反侧的面,也是由相对于与所述光射出面的所述一边平 行的所述光射出面的二等分线相互对称地倾斜的第三倾斜面和第四倾斜 面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导光 板的所述光射出面由相对于与所述光射出面的所述一边平行的所述光射 出面的二等分线相互对称地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形成,并平坦 地形成所述光射出面的相反侧的面。另外,优选为,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都使用LED阵列和多个透镜而构成,所述LED阵列是将多个具备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 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的RGB—LED在一列上并列配置,所述多个透镜分 别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和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 光射出侧相对应而配置。并优选为,所述多个透镜的每一个都是球状透明 的球透镜。另外,优选为,所述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都是LED阵列,所述LED 阵列具有多个LED芯片和对排成一列的所述LED芯片进行支撑的支撑 部,设所述LED芯片的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出射面垂直的方向的长度 为a,设所述LED芯片排列方向的长度为b,设所述LED芯片的配置间隔 为p时,则满足p〉b〉a的关系。进而,还优选为,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都具有两个以上所述 LED阵列,并具有下述的构成,即采用机械连接方法及化学连接方法中的 至少一种方法,使所述LED阵列的所述LED芯片与其他的所述LED阵列 的所述LED芯片之间的间隔以规定间隔离开而层叠。另外,优选为,具有两个以上所述导光板,将包含所述导光板的所述 光射出面的一边和所述光入射面的一边的面,与其它所述导光板的包含所 述光射出面的一边和所述入射面的一边的面相邻接而配置。在此,优选所述导光板在除所述第一光入射面及所述第二光入射面之 外的面的至少一个面上,配置有多个扩散反射体。另外,优选所述扩散反射体,随着远离所述第一光入射面及所述第二 光入射面而配置得越密。另外,优选所述扩散反射体,配置于所述第一倾斜面及所述第二倾斜面。优选为,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光入射面侧的一部分及所述第二光入 射面侧的一部分由与其它部分不同的材料形成,在设所述第一光入射面侧的一部分及所述第二光入射面侧的一部分的材料的折射率为Nm、设其它 部分的材料的折射率为Ni时,满足Nm〉Ni的关系。进而,优选的是,还具有反射元件,所述反射元件分别配置在所述导 光板的所述第一光入射面近旁的所述光射出面、所述第一光入射面近旁的 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光入射面近旁的所述光射出面、以及所述第二 光入射面近旁的所述第二倾斜面上。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具备 按规定间隔离开而配置的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配置于所述第一光源及第 二光源之间,且使用彼此紧挨着层叠配置的多根塑料光纤而构成的导光构 件,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塑料光纤的一个端面相面对而配置,所述第二光 源与另一个端面相面对而配置,所述塑料光纤,包含使从两个端面入射并 在内部传播的光发生散射且满足下述数学式(1)的散射粒子,U^O*NP*LG*Kc^8.2 (1)其中,设散射粒子的散射截面积为O,设所述塑料光纤的二分之一的 长度为LG,设散射粒子的密度为Np,设校正系数为Kc,使Kc为0.005 以上O.l以下。优选为,所述导光构件,还具有透明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层叠配置 有所述多条塑料光纤。另外,优选为,所述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都使用LED阵列和多个透 镜而构成,所述LED阵列中将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及蓝色 发光二极管以与所述多根塑料光纤的每根相对应的方式而并列配置,所述 多个透镜分别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绿色发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配置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之间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导光板,具有:光射出面;与所述第一光源相面对并包含所述光射出面的一边的第一光 入射面;与所述第二光源相面对并包含所述一边的对边的第二入射面,从所述第一光入射面和所述第二光入射越向中央,厚度越厚,包含散射粒子,所述散射粒子使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及第二光入射面入射并在内部传播的光发生散射,且满足下述式(1) :1.1≦Φ.N↓[P].L↓[G].K↓[C]≦8.2(1)其中,散射粒子的散射截面积为Φ,所述导光板的光入射方向的二分之一的长度为L↓[G],散射粒子的密度为N↓[P],校正系数为K↓[C],使K↓[C]为0.005 以上0.1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修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