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219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线束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三元乙丙橡胶、聚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导电泡棉、抗氧剂、增塑剂、耐磨剂、相容剂、阻燃剂、纳米氧化锌、活性碳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聚酰亚胺树脂15~30份、聚酰亚胺树脂8~12份、导电泡棉1份、抗氧剂0.5~1.5份、增塑剂0.5~1份、耐磨剂0.2~0.5份、相容剂1~3份、阻燃剂0.8~1.5份、纳米氧化锌0.4~1.4份、活性碳纤维1~3份,通过该电子线束材料能够使电子线束的耐磨性、阻燃性与抗电磁干扰性能较强,同时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
,尤其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周围的电磁辐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一些设备等的使用年限和功能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而为了保证线束内部性能的稳定性,并且保证线束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包括三元乙丙橡胶、聚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导电泡棉、抗氧剂、增塑剂、耐磨剂、相容剂、阻燃剂、纳米氧化锌、活性碳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聚酰亚胺树脂15~30份、聚酰亚胺树脂8~12份、导电泡棉1份、抗氧剂0.5~1.5份、增塑剂0.5~1份、耐磨剂0.2~0.5份、相容剂1~3份、阻燃剂0.8~1.5份、纳米氧化锌0.4~1.4份、活性碳纤维1~3份。优选的,所述导电泡棉是由高弹性聚氨酯发泡海绵外裹金属化导电纤维布制成。优选的,所述活性碳纤维和60~65%聚乙烯醇水溶液放置在405~50KHz的超声仪水槽中分散55~65min,混合均匀,然后置于70~85℃的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改性活性炭纤维。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S1,按配方比例将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聚酰亚胺树脂15~30份、聚酰亚胺树脂8~12份放入加热搅拌罐中进行加热熔融搅拌,得到混合物A;S2,按配方比例将抗氧剂0.5~1.5份、增塑剂0.5~1份、耐磨剂0.2~0.5份、相容剂1~3份、阻燃剂0.8~1.5份与混合物A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纳米氧化锌0.4~1.4份、改性活性碳纤维1~3份、导电泡棉1份,加入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物B;S3,将成型后的混合物B放入双螺旋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优选的,所述S1加热搅拌罐的加热温度为150~180℃,所述加热搅拌罐的搅拌速度为300~250r/min,搅拌15~20min。优选的,所述S2混合搅拌温度为130~145℃,搅拌速度200~280r/min,搅拌10~15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该电子线束材料采用三元乙丙橡胶、聚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导电泡棉、抗氧剂、增塑剂、耐磨剂、相容剂、阻燃剂、纳米氧化锌、活性碳纤维进行混合制造,能够使电子线束的耐磨性、阻燃性与抗电磁干扰性能较强,同时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三元乙丙橡胶、聚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导电泡棉、抗氧剂、增塑剂、耐磨剂、相容剂、阻燃剂、纳米氧化锌、活性碳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聚酰亚胺树脂15~30份、聚酰亚胺树脂8~12份、导电泡棉1份、抗氧剂0.5~1.5份、增塑剂0.5~1份、耐磨剂0.2~0.5份、相容剂1~3份、阻燃剂0.8~1.5份、纳米氧化锌0.4~1.4份、活性碳纤维1~3份。所述导电泡棉是由高弹性聚氨酯发泡海绵外裹金属化导电纤维布制成。所述活性碳纤维和60~65%聚乙烯醇水溶液放置在405~50KHz的超声仪水槽中分散55~65min,混合均匀,然后置于70~85℃的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改性活性炭纤维。包括以下步骤:S1,按配方比例将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聚酰亚胺树脂15~30份、聚酰亚胺树脂8~12份放入加热搅拌罐中进行加热熔融搅拌,得到混合物A;S2,按配方比例将抗氧剂0.5~1.5份、增塑剂0.5~1份、耐磨剂0.2~0.5份、相容剂1~3份、阻燃剂0.8~1.5份与混合物A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纳米氧化锌0.4~1.4份、改性活性碳纤维1~3份、导电泡棉1份,加入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物B;S3,将成型后的混合物B放入双螺旋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所述S1加热搅拌罐的加热温度为150~180℃,所述加热搅拌罐的搅拌速度为300~250r/min,搅拌15~20min。所述S2混合搅拌温度为130~145℃,搅拌速度200~280r/min,搅拌10~15min。通过该电子线束材料采用三元乙丙橡胶、聚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导电泡棉、抗氧剂、增塑剂、耐磨剂、相容剂、阻燃剂、纳米氧化锌、活性碳纤维进行混合制造,能够使电子线束的耐磨性、阻燃性与抗电磁干扰性能较强,同时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生产。实施例1:准备原材料,三元乙丙橡胶15份、聚酰亚胺树脂20份、聚酰亚胺树脂10份、导电泡棉1份、抗氧剂1份、增塑剂1份、耐磨剂0.5份、相容剂3份、阻燃剂1.5份、纳米氧化锌1.4份、活性碳纤维3份,活性碳纤维和60~65%聚乙烯醇水溶液放置在405~50KHz的超声仪水槽中分散55~65min,混合均匀,然后置于70~85℃的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改性活性炭纤维,将三元乙丙橡胶15份、聚酰亚胺树脂20份、聚酰亚胺树脂10份、加入搅拌罐中,加热搅拌罐的加热温度为150~180℃,加热搅拌罐的搅拌速度为300~250r/min,搅拌15~20min,得到混合物A,将抗氧剂1份、增塑剂1份、耐磨剂0.5份、相容剂3份、阻燃剂1.5份、纳米氧化锌1.4份与混合物A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纳米氧化锌1.4份、改性活性碳纤维3份、导电泡棉1份,加入混合搅拌温度为130~145℃,搅拌速度200~280r/min,搅拌10~15min,得到混合物B,将成型后的混合物B放入双螺旋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实施例2:准备原材料,三元乙丙橡胶10份、聚酰亚胺树脂15份、聚酰亚胺树脂8份、导电泡棉1份、抗氧剂1份、增塑剂1份、耐磨剂0.5份、相容剂3份、阻燃剂1.5份、纳米氧化锌1.4份、活性碳纤维3份,活性碳纤维和60~65%聚乙烯醇水溶液放置在405~50KHz的超声仪水槽中分散55~65min,混合均匀,然后置于70~85℃的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改性活性炭纤维,将三元乙丙橡胶10份、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元乙丙橡胶、聚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导电泡棉、抗氧剂、增塑剂、耐磨剂、相容剂、阻燃剂、纳米氧化锌、活性碳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聚酰亚胺树脂15~30份、聚酰亚胺树脂8~12份、导电泡棉1份、抗氧剂0.5~1.5份、增塑剂0.5~1份、耐磨剂0.2~0.5份、相容剂1~3份、阻燃剂0.8~1.5份、纳米氧化锌0.4~1.4份、活性碳纤维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元乙丙橡胶、聚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导电泡棉、抗氧剂、增塑剂、耐磨剂、相容剂、阻燃剂、纳米氧化锌、活性碳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聚酰亚胺树脂15~30份、聚酰亚胺树脂8~12份、导电泡棉1份、抗氧剂0.5~1.5份、增塑剂0.5~1份、耐磨剂0.2~0.5份、相容剂1~3份、阻燃剂0.8~1.5份、纳米氧化锌0.4~1.4份、活性碳纤维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泡棉是由高弹性聚氨酯发泡海绵外裹金属化导电纤维布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碳纤维和60~65%聚乙烯醇水溶液放置在405~50KHz的超声仪水槽中分散55~65min,混合均匀,然后置于70~85℃的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改性活性炭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电磁干扰电子线线束材料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飞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康玛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