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连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189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连接线,包括连接线总成,连接线总成包括有连接线主体、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微孔摄像头、应力补偿器和金属编织网面,且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线主体的两端处,且通过增设的应力补偿器可使得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在嵌入安装后其上的固定结构在复位后具有的一个支撑,同时在发生变形时具有作用力缓冲的功能,从而可有效的克服现有的连接线头上固定限位夹在多次插拔后产生的应力形变导致出现固定限位效果差、易发生脱离的缺陷,进而大幅度的提升了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嵌入安装后的稳固性能。接端头嵌入安装后的稳固性能。接端头嵌入安装后的稳固性能。

A connecting line for computer network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连接线


[000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连接线。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0003]同时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确切的说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置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与此同时需要使用相应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用的连接线,但是现有的专用于此的连接线在多次插拔后其上的固定限位夹出现应力形变,导致出现固定限位效果差、易发生脱离的缺陷。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连接线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连接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连接线,包括连接线总成,所述连接线总成包括有连接线主体、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微孔摄像头、应力补偿器和金属编织网面,且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线主体的两端处,同时应力补偿器包括有升降柱、上压座、下压座、固定底座和复位弹簧,与此同时金属编织网面包裹在连接线主体的外表面。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底面远离连接线主体一端均设置有传输端面,且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靠近连接线主体一侧均设置有连接端面,同时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远离连接线主体一侧均设置有嵌入端面,在嵌入端面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夹,且限位夹顶端延伸至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的顶部,同时限位夹的顶部安装有按压器,与此同时按压器和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压座、下压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升降柱的顶端、底端,且固定底座的内部开设有补偿腔,同时复位弹簧固定安装在补偿腔的内部底面,与此同时下压座位于补偿腔的内部顶面,且下压座和复位弹簧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压座和按压器固定连接,且固定底座与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微孔摄像头嵌入安装在按压器顶面,且微孔摄
像头和外部移动设备、监控终端通过无线模块无线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安装时,手持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上的嵌入端面与所需连接的设备上连接端口接触,同时对按压器施力,此时按压器向下,并对限位夹按压,且下压座在补偿腔的内部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与此同时将嵌入端面逐步嵌入至设备上连接端口的内部,随后取消作用力,此时限位夹和按压器自动复位,同时下压座在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复位,以此完成整体结构的安装,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微孔摄像头可实时对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处的空间进行监控,同时可在外部移动设备、监控终端进行查看,且通过增设的包括有升降柱、上压座、下压座、固定底座和复位弹簧的应力补偿器可使得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在嵌入安装后其上的固定结构在复位后具有的一个支撑,同时在发生变形时具有作用力缓冲的功能,从而可有效的克服现有的连接线头上固定限位夹在多次插拔后产生的应力形变导致出现固定限位效果差、易发生脱离的缺陷,进而大幅度的提升了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嵌入安装后的稳固性能。
[0014]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微孔摄像头可实现嵌入端的实时监控,可及时对脱离情况进行查看和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金属编织网面对连接线主体的外表面层进行防护,避免连接线主体的外皮出现破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正视平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的连接线主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的连接端头正视平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的应力补偿器正视平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连接线总成;2、连接线主体;3、第一连接端头;4、第二连接端头;341、传输端面;342、连接端面;343、嵌入端面;344、限位夹;345、按压器;5、微孔摄像头;6、应力补偿器;61、升降柱;62、上压座;63、下压座;64、固定底座;65、复位弹簧;66、补偿腔;7、金属编织网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连接线,包括连接线总成1,连接线总成1包括有连接线主体2、第一连接端头3、第二连接端头4、微孔摄像头5、应力补偿器6和金属编织网面7,且第一连接端头3、第二连接端头4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线主体2的两端处,同时应力补偿器6包括有升降柱61、上压座62、下压座63、固定底座64和复位弹簧65,与此同时金属编织网面7包裹在连接线主体2的外表面,安装时,手持第一连接端头3、第二连接端头4上的嵌入端面343与所需连接的设备上连接端口接触,同时对按压器345施力,此时按压器345向下,并对限位夹
344按压,且下压座63在补偿腔66的内部对复位弹簧65进行挤压,与此同时将嵌入端面343逐步嵌入至设备上连接端口的内部,随后取消作用力,此时限位夹344和按压器345自动复位,同时下压座63在复位弹簧65的反作用力下复位,以此完成整体结构的安装,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微孔摄像头5可实时对第一连接端头3和第二连接端头4处的空间进行监控,同时可在外部移动设备、监控终端进行查看,且通过增设的包括有升降柱61、上压座62、下压座63、固定底座64和复位弹簧65的应力补偿器6可使得第一连接端头3、第二连接端头4在嵌入安装后其上的固定结构在复位后具有的一个支撑,同时在发生变形时具有作用力缓冲的功能,从而可有效的克服现有的连接线头上固定限位夹在多次插拔后产生的应力形变导致出现固定限位效果差、易发生脱离的缺陷,进而大幅度的提升了第一连接端头3和第二连接端头4嵌入安装后的稳固性能,同时通过设置的微孔摄像头5可实现嵌入端的实时监控,可及时对脱离情况进行查看和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金属编织网面7对连接线主体2的外表面层进行防护,避免连接线主体2的外皮出现破损。
[0023]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连接线,包括连接线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总成(1)包括有连接线主体(2)、第一连接端头(3)、第二连接端头(4)、微孔摄像头(5)、应力补偿器(6)和金属编织网面(7),且第一连接端头(3)、第二连接端头(4)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线主体(2)的两端处,同时应力补偿器(6)包括有升降柱(61)、上压座(62)、下压座(63)、固定底座(64)和复位弹簧(65),与此同时金属编织网面(7)包裹在连接线主体(2)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头(3)和第二连接端头(4)底面远离连接线主体(2)一端均设置有传输端面(341),且第一连接端头(3)和第二连接端头(4)靠近连接线主体(2)一侧均设置有连接端面(342),同时第一连接端头(3)和第二连接端头(4)远离连接线主体(2)一侧均设置有嵌入端面(343),在嵌入端面(343)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夹(344),且限位夹(344)顶端延伸至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厦顾晋张小燕孙莉汤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康玛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