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呋喃双膦配体的卤化亚铜簇合物、其合成方法、应用、器件、其配体及其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铜配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呋喃双膦配体的卤化亚铜簇合物、其合成方法、应用、器件、其配体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Cu(I)配合物具有成本低、环保、亮度高、发光易于调节等优点,作为发光材料广受关注。低能级MLCT激发态具有较小的单、三重态能隙,有助于Cu(I)配合物有效俘获三重态激子用于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发射,应用于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Cu(I)配合物的PLQY往往由于配合物分子的刚性不足而降低,这是由于分子构型的扭曲和受激分子的非辐射猝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配体应该设计得更刚性或庞大,这样亚铜配合物分子构型就不容易扭曲。与单核和双核亚铜配合物相比,纳米团簇具有更强的刚性及光稳定性,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亚铜簇合物的合成及应用于OLED的器件的报道还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刚性、五元富电子杂环呋喃双膦配体,及三个基于呋喃双膦配体的卤化亚铜簇合物,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呋喃双膦配体,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呋喃双膦配体,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呋喃双膦配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3,4-二溴呋喃与氯代二苯基膦进行双取代,得到所述的呋喃双膦配体。
3.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呋喃双膦配体的卤化亚铜簇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X为I、Br或Cl。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呋喃双膦配体的卤化亚铜簇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方程式如下:
,X为I、Br或Cl。
5.一种根据权利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