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潇洪专利>正文

筛板结构、筛选装置以及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206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筛板结构、筛选装置以及破碎装置,包括筛选单元,筛选单元包括多根筛条和用于将筛条连接成筛体的连接件,相邻筛条之间形成筛选槽,多根筛条至少包括第一筛条和第二筛条,筛选槽从筛体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第一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第二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自上而下,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二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第三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四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升筛选效率,具有结构简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筛板结构、筛选装置以及破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筛板结构、筛选装置以及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振动筛主要用于筛分不同大小的物料,对于一些异形或不规则的物料,为了增加物料的过孔几率,现有的一些振动筛将筛板的筛孔设置成倒锥形状,这样物料进入筛孔后即使进行翻转,物料也不易堵在筛孔中。倒锥形筛孔的进口小出口大,会使得筛板的孔隙率降低,有的物料来不及经过筛孔就从筛板上滑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筛选效率,另外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物料堵在筛孔中,即使筛板长时间振动,物料也难以从筛孔中跳出,从而使筛板逐渐被堵住,进一步地降低了筛选效率,而且会造成更多的物料没有经过筛选,直接从振动筛的粗料出口端滑出。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筛选效率、结构简易的筛板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该筛板结构的筛选装置,以及采用该筛选装置的破碎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筛板结构,包括筛选单元,筛选单元包括多根筛条和用于将筛条连接成筛体的连接件,相邻筛条之间形成筛选槽,多根筛条至少包括第一筛条和第二筛条,筛选槽从筛体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所述第一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二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第一槽壁、第二槽壁、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共同形成所述筛选槽,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形成入料口,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形成出料口,自上而下,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二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第三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四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以筛体接收物料的一端为第一端,以筛体将物料从筛体的上表面送出的一端为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所述筛选槽逐渐变宽。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筛条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两个所述第一槽壁成倒“V”形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筛体的下表面的多根加强杆,所述第一筛条和所述第二筛条均固定在加强杆上,所述第一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在15-45°,所述第三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在15-4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筛条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筛条的厚度均为3至4.5cm,所述第一筛条的长度和所述第二筛条的长度均在30至60c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通过第一衔接部连接,所述第三槽壁与所述第四槽壁通过第二衔接部连接,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之间的距离在0.25至5c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筛选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筛选单元和第二筛选单元,第一筛选单元的第二端对应第二筛选单元的第一端设置,且第一筛选单元的第二端高于第二筛选单元的第一端。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筛选装置,包括筛箱、设置在筛箱中的筛板结构以及用于带动筛板结构振动的振动机构,筛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筛板结构包括筛选单元,筛选单元包括多根筛条和用于将筛条连接成筛体的连接件,相邻筛条之间形成筛选槽,多根筛条至少包括第一筛条和第二筛条,筛选槽从筛体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以筛体接收物料的一端为第一端,以筛体将物料从筛体的上表面送出的一端为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所述筛选槽逐渐变宽,所述第一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二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第一槽壁、第二槽壁、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共同形成所述筛选槽,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形成入料口,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形成出料口,自上而下,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二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第三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四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所述筛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破碎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喂料斗、筛选装置以及破碎机构,喂料斗的出口端对应筛选装置的进口端设置,筛选装置的粗料出口端对应破碎机构的进口端设置,筛选装置包括筛箱、设置在筛箱中的筛板结构以及用于带动筛板结构振动的振动机构,筛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筛板结构包括筛选单元,筛选单元包括多根筛条和用于将筛条连接成筛体的连接件,相邻筛条之间形成筛选槽,多根筛条至少包括第一筛条和第二筛条,筛选槽从筛体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以筛体接收物料的一端为第一端,以筛体将物料从筛体的上表面送出的一端为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所述筛选槽逐渐变宽,所述第一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二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第一槽壁、第二槽壁、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共同形成所述筛选槽,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形成入料口,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形成出料口,自上而下,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二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第三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四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所述筛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所述喂料斗的出口端对应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端对应所述破碎机构的进口端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破碎机构的出口端设有第一振动筛,所述破碎机构包括颚式破碎机和辊式破碎机,所述第二端对应颚式破碎机的进口端设置,所述第一振动筛的粗料出口端对应辊式破碎机设置,所述筛选装置的细料出口端对应所述第一振动筛的进口端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振动筛的粗料出口端依次设有第一输送带、第二振动筛以及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对应第二振动筛的进料端设置,第二振动筛的粗料出口端对应第二输送带的进口端设置,第二输送带的出口端对应辊式破碎机的进口端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机架上设有多个调平液压柱,调平液压柱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调平液压柱的活塞杆的下端设有可运动至所述机架的底部的定位块。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自上而下,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增加筛选槽的入料口的空间,有利于筛体表面的物料迅速落入筛选槽,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增加了筛选槽的出料口的空间,有利于物料迅速从筛选槽中排出,降低堵料风险,提升筛选效率,另外第一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二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第三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四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也即第一槽壁和第三槽壁坡度较小,当物料无法完全进入筛选槽时,通过筛体的振动,物料能够从筛选槽中弹起,并通过筛体输送至第二端,从而降低堵料的风险。本技术还提出了采用该筛板结构的筛选装置,其具有工作效率高、不易堵料的优点。本技术还提出了采用该筛选装置的破碎装置,其能够高效进行物料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筛板结构,包括筛选单元,筛选单元包括多根筛条和用于将筛条连接成筛体的连接件,相邻筛条之间形成筛选槽,多根筛条至少包括第一筛条和第二筛条,筛选槽从筛体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二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第一槽壁、第二槽壁、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共同形成所述筛选槽,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形成入料口,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形成出料口,自上而下,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二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第三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四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筛板结构,包括筛选单元,筛选单元包括多根筛条和用于将筛条连接成筛体的连接件,相邻筛条之间形成筛选槽,多根筛条至少包括第一筛条和第二筛条,筛选槽从筛体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二筛条自上而下设有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第一槽壁、第二槽壁、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共同形成所述筛选槽,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形成入料口,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形成出料口,自上而下,第一槽壁与第三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第二槽壁与第四槽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二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第三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第四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以筛体接收物料的一端为第一端,以筛体将物料从筛体的上表面送出的一端为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所述筛选槽逐渐变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条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两个所述第一槽壁成倒“V”形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筛体的下表面的多根加强杆,所述第一筛条和所述第二筛条均固定在加强杆上,所述第一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在15-45°,所述第三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在15-4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条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筛条的厚度均为3至4.5cm,所述第一筛条的长度和所述第二筛条的长度均在30至60c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筛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通过第一衔接部连接,所述第三槽壁与所述第四槽壁通过第二衔接部连接,第一衔接部与第二衔接部之间的距离在0.25至5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筛选单元和第二筛选单元,第一筛选单元的第二端对应第二筛选单元的第一端设置,且第一筛选单元的第二端高于第二筛选单元的第一端。


8.筛选装置,包括筛箱、设置在筛箱中的筛板结构以及用于带动筛板结构振动的振动机构,筛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筛板结构包括筛选单元,筛选单元包括多根筛条和用于将筛条连接成筛体的连接件,相邻筛条之间形成筛选槽,多根筛条至少包括第一筛条和第二筛条,筛选槽从筛体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以筛体接收物料的一端为第一端,以筛体将物料从筛体的上表面送出的一端为第二端,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潇洪张春瑜
申请(专利权)人:张潇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