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85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垫船柔性围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包括:用于铰接在艇体侧壁的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在跳板侧壁的第二固定件,以及用于穿设在柔性围裙内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沿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绑扎柔性围裙的眼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柔性围裙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管,避免柔性围裙的内部出现中空结构,可增大柔性围裙的承受载荷或应力的范围;通过第一固定件相对艇体侧壁的转动,调节柔性围裙在艇体侧壁上的位置,以减小柔性围裙需要承受不必要的阻力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垫船柔性围裙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气垫船是指依靠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在船体与支撑面(水面或地面)间形成气垫,使船体全部或部分脱离支撑面航行的高速船舶。按产生气垫的方式,可分为全垫升气垫船和侧壁式气垫船两种。其中全垫升气垫船船体结构由浮箱、气道甲板、甲板室、导管、动力系统设备支架、着陆垫及安装在船底四周的柔性围裙等组成。但是,目前的柔性围裙具有较强的柔软性且直接固定在船体上,柔性围裙充气后内部结构中空且不能改变其在船体的位置,在面对不同的航海环境时,柔性围裙容易承受超出其载荷或应力范围而出现破损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其可调节柔性围裙在艇体上的位置,且提高柔性围裙承受应力载荷能力,保护柔性围裙在航行时不易磨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包括:用于铰接在艇体侧壁的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在跳板侧壁的第二固定件,以及用于穿设在柔性围裙内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绑扎柔性围裙的眼板;在沿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管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为横截面呈方形的中空弯折管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用于靠近艇体侧壁的内侧壁板、上表面板、外侧壁板以及用于与柔性围裙内侧壁固定连接的下表面板;r>所述内侧壁板、所述上表面板、所述外侧壁板以及所述下表面板依次连接以形成内部中空的弯折管状结构;所述眼板设置在所述上表面板。优选地,所述下表面板与柔性围裙的内侧壁的夹角为31°。优选地,所述内侧壁板、所述上表面板、所述外侧壁板以及所述下表面板焊接成一体结构。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铰链结构与艇体侧壁铰接。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截面分别呈三角形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柔性围裙的内部设置有强度大、承受应力强的连接管,避免柔性围裙的内部出现中空结构,可增大柔性围裙的承受载荷或应力的范围。同时,通过第一固定件相对艇体侧壁的转动,调节连接管在艇体侧壁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柔性围裙在艇体侧壁上的位置,使气垫船在面对不同航海环境时,调节柔性围裙至最佳位置以减小柔性围裙需要承受不必要的阻力载荷,提高气垫船的航海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第一固定件;2-第二固定件;3-连接管、31-内侧壁板、32-上表面板、33-外侧壁板、34-下表面板;4-眼板;5-铰链;10-柔性围裙;20-艇体侧壁;30-跳板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现有技术中,全垫升气垫船包括围设在艇体侧壁的柔性围裙、以及跳板,跳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艇体的前后两侧,且跳板可在艇体侧壁上下移动。如图1-4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的优选结构。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包括用于铰接在艇体侧壁20的第一固定件1、用于固定在跳板侧壁30的第二固定件2,以及用于穿设在柔性围裙10内部的连接管3;连接管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1固定连接,连接管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件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绑扎柔性围裙10的眼板4;在沿连接管3的长度方向上,连接管3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基于上述结构,在柔性围裙10的内部设置有强度大、承受应力强的连接管3,避免柔性围裙10的内部出现中空结构,可增大柔性围裙10的承受载荷或应力的范围。同时,通过第一固定件1相对艇体侧壁20的转动,调节连接管3在艇体侧壁20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柔性围裙10在艇体侧壁20上的位置,使气垫船在面对不同航海环境时,调节柔性围裙10至最佳位置以减小柔性围裙10需要承受不必要的阻力载荷,提高气垫船的航海速度。其中,眼板4上开设有通孔,采用缆绳穿过通孔将眼板4与柔性围裙10捆绑一起。连接管3是内部空心结构,同时连接管3的长度尺寸较大,为了避免气垫船在行驶时连接管3受压形变,连接管3内部间隔设有隔板,用于增大连接管3的强度。进一步地,在保证连接管3具有足够强度及载荷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减轻连接管3的总重量以减小气垫船航行的阻力,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管3为横截面呈方形的中空弯折管状结构。连接管3可选为钢铁材质制成一体成型的管状结构,其中连接管3根据艇体前后侧呈箭头状相应设计成曲线型结构,使连接管3贴合于艇体侧壁20以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避免艇体侧壁20承受不必要的载荷。作为一种实施例,参考图2,为了使连接管3的横截面呈方形,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管3包括的内侧壁板31、上表面板32、外侧壁板33以及下表面板34;内侧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铰接在艇体侧壁的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在跳板侧壁的第二固定件,以及用于穿设在柔性围裙内部的连接管;/n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绑扎柔性围裙的眼板;在沿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管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铰接在艇体侧壁的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在跳板侧壁的第二固定件,以及用于穿设在柔性围裙内部的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绑扎柔性围裙的眼板;在沿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管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横截面呈方形的中空弯折管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用于靠近艇体侧壁的内侧壁板、上表面板、外侧壁板以及用于与柔性围裙内侧壁固定连接的下表面板;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波白丽琼刘晓莉赵凯陈军刘欣宇江锋曾振华肖圣亮陈景光彭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