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热纤维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47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发热纤维被,包括由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发热层以及胎芯填充物组成的纤维被本体,所述发热层位于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所述上层面料、发热层和下层面料依次叠合后边缘处缝合连接并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胎芯填充物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发热层采用合成纤维和发热纤维纺纱所制成,所述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发热层和胎芯填充物的中部通过若干条弧形绗缝被缝合固定在一起。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发热保温的功效,通过若干条弧形绗缝被缝防止胎芯填充物滑动,造型独特且科学合理,锁温效果好,从而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减少睡眠中的不适,进一步提升睡眠质量,材料成本低,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发热纤维被
本技术涉及家纺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发热纤维被。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棉花被因保暖性和柔软舒适度差,而且棉花被比较重,容易对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及婴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棉花被容易板结,需要经常翻新,使用成本较高。虽然羽绒被质量较轻,但是难洗、易发霉、易滋生寄生虫等弊端也是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另外,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及品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对床上用品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人暖和的身体钻进被窝后要很长时间才能将被里焐热,因此人们越来越趋向于寻求舒适度更高的御寒居家用品。根据医疗气象研究专家的发现,被窝内的气流要有一定的速度,但又不能让被窝四处透风,也不能裹得太紧,最舒适的被窝小气候要求每秒0.2μm的微气流。而目前现在市场上的被子,款式和加工工艺大多单一,是由整块面料覆盖包裹胎芯的整个区域而制成,不能很好地留有最佳的睡眠环境设计。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被面与胎芯之间的摩擦力有限,频繁地拉扯和蹬踢被子会引起胎芯与被面错位,导致胎芯蜷缩成一团,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发热纤维被,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发热层以及胎芯填充物组成的纤维被本体,所述发热层位于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所述上层面料、发热层和下层面料依次叠合后边缘处缝合连接并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胎芯填充物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发热层采用合成纤维和发热纤维纺纱所制成,所述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发热层和胎芯填充物的中部通过若干条弧形绗缝被缝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弧形绗缝被包括第一弧形绗缝被、第二弧形绗缝被、第三弧形绗缝被、第四弧形绗缝被、第五弧形绗缝被、第六弧形绗缝被和第七弧形绗缝被,所述第一弧形绗缝被分别对称设置在纤维被本体的上下两边,所述第二弧形绗缝被分别对称设置在纤维被本体的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发热纤维被,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发热层以及胎芯填充物组成的纤维被本体,所述发热层位于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所述上层面料、发热层和下层面料依次叠合后边缘处缝合连接并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胎芯填充物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发热层采用合成纤维和发热纤维纺纱所制成,所述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发热层和胎芯填充物的中部通过若干条弧形绗缝被缝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弧形绗缝被包括第一弧形绗缝被、第二弧形绗缝被、第三弧形绗缝被、第四弧形绗缝被、第五弧形绗缝被、第六弧形绗缝被和第七弧形绗缝被,所述第一弧形绗缝被分别对称设置在纤维被本体的上下两边,所述第二弧形绗缝被分别对称设置在纤维被本体的左右两边,第一弧形绗缝被和第二弧形绗缝被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三弧形绗缝被相连接并形成环形中心区,所述第四弧形绗缝被分别等间距同方向设置在环形中心区内,所述第五弧形绗缝被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弧形绗缝被的外侧边,所述第六弧形绗缝被设置在第一弧形绗缝被的外侧边并延伸至纤维被本体的上端边缘处,所述第七弧形绗缝被设置在另一第一弧形绗缝被的外侧边并与第六弧形绗缝被呈相反方向,且与第一弧形绗缝被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热纤维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均选用合成纤维面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热纤维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芯填充物包括有硅再生棉、无硅再生棉和吸湿发热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一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磐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