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地区车辆双供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454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原地区车辆双供氧装置,属于整车改制技术领域,包括制氧机控制开关、医用氧气瓶、制氧机、第一单向控制阀、第二单向控制阀、医用氧气管、三通及控制面板;医用氧气瓶与医用氧气管连接,后通过三通与第二单向控制阀连接;制氧机与医用氧气管连接,后与第一单向控制阀串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台车载制氧机、两个氧气瓶同时供氧,氧气通过控制阀、管路、面罩给需要吸氧的乘员供氧;该系统可以实现由制氧机或者氧气瓶单独供氧,也可以二者共同供氧。制氧机为一次性投入,合理使用制氧机,解决了频繁更换氧气瓶带来的不便和减少额外的费用。不仅满足长途行驶时长时间供氧,且可以快速切换供氧形式并满足多人同时供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地区车辆双供氧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整车改制
,具体涉及一种高原地区车辆双供氧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海平面空气中的氧含量为20.95%,在海拔3000米处,为海平面含氧量的77.1%,在海拔高度5000米处,为海平面含氧量的61.8%。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在高原开车空气中氧气浓度低,极易造成无意识缺氧,瞬间引发车祸等严重危害。高原反应有效解决方式是及时吸氧,但是目前主机厂生产车辆很少配备供氧装置,多为用户根据个人的需求改装,改装形式一般是在行李箱处加装一个医用氧气瓶,通过氧气管引到驾驶室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由于是后续改装,氧气瓶为临时固定形式以及氧气管在驾驶室内明管布置,氧气瓶易产生移动,氧气管易产生皱褶,不仅不美观而且容易导致氧气输送不畅通。二、为了保证供氧量,氧气瓶多选用容积为5-6升,为节省空间SUV车多为垂直放置,氧气瓶高度为540-615mm,影响后视野。三、后续改装一般设置2个出气口,这样,超过2人无法同时使用。以6升氧气瓶充气到12MPa为例,2人同时使用只能维持3小时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原地区车辆双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出口(1)、氧气出口控制开关(2)、制氧机控制开关(3)、医用氧气瓶(5)、制氧机(6)、第一单向控制阀(7)、第二单向控制阀(8)、医用氧气管(9)、氧气具(10)、三通(11)及控制面板(12);所述医用氧气瓶(5)和制氧机(6)放置在后排座椅后侧或者行李箱内,通过固定座与汽车地板连接;所述医用氧气瓶(5)与医用氧气管(9)连接,之后通过三通(11)与第二单向控制阀(8)连接;所述制氧机(6)与医用氧气管(9)连接,之后与第一单向控制阀(7)串联;制氧机(6)的一端连接制氧机控制开关(3),驾驶员通过该开关直接控制制氧机(6)的启停;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地区车辆双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出口(1)、氧气出口控制开关(2)、制氧机控制开关(3)、医用氧气瓶(5)、制氧机(6)、第一单向控制阀(7)、第二单向控制阀(8)、医用氧气管(9)、氧气具(10)、三通(11)及控制面板(12);所述医用氧气瓶(5)和制氧机(6)放置在后排座椅后侧或者行李箱内,通过固定座与汽车地板连接;所述医用氧气瓶(5)与医用氧气管(9)连接,之后通过三通(11)与第二单向控制阀(8)连接;所述制氧机(6)与医用氧气管(9)连接,之后与第一单向控制阀(7)串联;制氧机(6)的一端连接制氧机控制开关(3),驾驶员通过该开关直接控制制氧机(6)的启停;所述控制面板(12)固定在驾驶员和三名乘客附近的顶棚处,其上设置有氧气出口(1)及氧气出口控制开关(2),所述氧气具(10)用于吸氧的时候与氧气出口(1)连接实现供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权李光磊崔柏松吕岩陈晓旭王建生赵亮马壮王海涛赵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