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169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23
电接线盒(1)具备带连接器的基板(10)和将带连接器的基板(10)收纳于内部的屏蔽盒体(50)。带连接器的基板(10)具备电路基板(20)、固定于电路基板(20)且与对方连接器(C)嵌合的连接器(30)及组装于连接器(30)的附件(40)。屏蔽盒体(50)具备包围电路基板(20)并且具有用于使连接器(30)面对外部的连接器口(67)的上短壁部(63B)及下短壁部(53B)。附件(40)具备覆盖连接器(30)的朝向对方连接器(C)的嵌合面(33DF)的周围的防水部(41),防水部(41)具备覆盖连接器(30)的周围或对方连接器(C)的周围的防水壁(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接线盒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电接线盒。
技术介绍
搭载于车辆且进行向各种车载电装品的电力的供给及供给电力的控制的电接线盒具备电路基板、连接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器及将电路基板收纳于内部且具有使连接器面向外部的开口的盒体(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的电接线盒中的设置于车室内而使用的电接线盒不需要配置于发动机室的电接线盒那样的高度的防水构造,只要具有即使洒上一玻璃杯左右的水也不容易向内部浸水的程度的防水构造就足够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795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对于简易的防水构造就足够的用途,开发具有防水构造的专用的连接器的成本高,要求便宜且简易的防水构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由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接线盒具备:带连接器的基板,具备电路基板和固定于上述电路基板且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防水部件,组装于上述带连接器的基板;及盒体,将上述带连接器的基板收纳于内部,上述盒体具备包围上述电路基板并且具有用于使上述连接器面对外部的开口部的盒体侧壁,上述防水部件具备覆盖上述连接器的朝向上述对方连接器的嵌合面的周围的防水部,上述防水部具备覆盖上述连接器的周围或上述对方连接器的周围的防水壁。根据上述结构,因为将分体形成的防水部件安装于连接器,所以无需开发具有防水构造的专用的连接器,能够便宜且简易地进行防水。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防水壁从上述开口部向上述盒体的外部突出。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可靠地避免水向盒体及连接器的内部的进入。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防水壁具备:防水上壁,覆盖上述连接器的上方或与上述连接器嵌合的对方连接器的上方;及防水侧壁,从上述防水上壁向下方延伸,覆盖上述连接器的侧方或上述对方连接器的侧方。根据这样的结构,至少能够通过防水壁具备防水上壁和防水侧壁来防止来自上方和侧方的水。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防水部在上述连接器的下方或上述对方连接器的下方具有未配置上述防水壁的非遮蔽部分。根据这样的结构,非遮蔽部分成为对方连接器相对于连接器的嵌合操作时的手指的避让处,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嵌合操作。这样的结构如例如电接线盒设置于车辆的车室内而使用的情况那样无需应对从下方弹起的水,适合于只要能够防止来自上方和侧方的水即可的情况。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连接器固定于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上述防水部件具备防倾斜壁,该防倾斜壁从上述防水部延伸至比上述电路基板靠下方处且沿着上述盒体侧壁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因防水部的重量而防水部件连同连接器一起倾斜从而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的固定部分剥离。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防水部件具备相对于上述防倾斜壁空有间隙地配置的夹持壁,上述盒体侧壁被配置于上述间隙。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由防倾斜壁和夹持壁限制防水部件的倾斜,所以能够可靠地避免防水部件连同连接器一起倾斜从而连接器从电路基板剥离。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防水部件在上述防水部的外表面具有供上述盒体侧壁中的上述开口部的开口缘的周缘部嵌入的槽。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设为盒体侧壁向槽啮入的构造,水更不容易向盒体的内部浸入。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槽中的配置于上述防水部的上表面的部分是由从上述上表面朝向内侧延伸的一对槽侧面和将上述槽侧面彼此连结的槽底面区划出的上槽部,上述槽底面呈以随着从上述上表面的两端间的中央位置分别靠近两端而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山形。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水侵入到上槽部的内部,水也会沿着槽底面的倾斜而流动并从两端排出,因此能够避免水向盒体的内部的侵入。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上述槽中,配置于上述防水部的上述外表面中的侧面的部分成为侧槽部,上述侧槽部的下端配置于比上述电路基板靠下方处。根据这样的结构,侵入到槽的水不向电路基板上流入而可靠地向下方排出。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防水壁具有供上述对方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上述防水部件具备从上述插入口的开口缘向外侧立起的立设壁。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附着于防水壁的水向防水壁的内部进入并从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部分向内部进入。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带连接器的基板具备组装于上述电路基板的框架,上述防水部件具备卡定部,上述框架具备与上述卡定部卡合的卡定支承部。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防水部件卡合于框架,所以与防水部件与连接器卡合的情况相比,由组装防水部件引起的对连接器的应力减轻,能够避免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的接合部分的剥离。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连接器具备能够与设于对方连接器的锁定部卡合的锁定支承部,上述防水壁相对于上述连接器而在与上述锁定支承部同一侧具备在上述连接器嵌合于上述对方连接器的状态下使上述锁定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部露出的凹部。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连接器和对方连接器嵌合的状态下,锁定部的至少一部从凹部向外部露出。因此,在使对方连接器从连接器脱离时,作业者能够将手指放入凹部的内部,能够容易地进行解除锁定部相对于锁定支承部的卡合的操作。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由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接线盒,能够便宜且简易地进行防水。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接线盒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接线盒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1的带连接器的基板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连接器及电路基板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是图1中的A-A线剖视图。图6是图1中的B-B线剖视图。图7是图1中的C-C线剖视图。图8是图7中的区域R内的放大图。图9是实施方式1的附件的立体图。图10是实施方式1的附件的俯视图。图11是实施方式1的附件的主视图。图12是实施方式1的附件的侧视图。图13是变形例1的电接线盒的立体图。图14是变形例1的电接线盒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变形例2的电接线盒的立体图。图16是变形例2的电接线盒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实施方式2的电接线盒的立体图。图18是实施方式2的电接线盒的分解立体图。图19是实施方式2的附件的立体图。图20是从与图19不同的方向观察实施方式2的附件时的立体图。图21是实施方式2的附件的俯视图。图22是实施方式2的附件的侧视图。图23是实施方式2的下盒体的立体图。图24是实施方式2的下盒体的主视图。图25是实施方式2的电接线盒的主视图。图26是将实施方式2的电接线盒以图25中的A-A线切断而示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7是将实施方式2的电接线盒以图26中的B-B线切断而示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8是将在连接器嵌合有对方连接器的实施方式2的电接线盒在与图25的A-A线相同的位置处切断而示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参照图1至图12来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接线盒,/n具备:带连接器的基板,具备电路基板和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且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防水部件,组装于所述带连接器的基板;及盒体,将所述带连接器的基板收纳于内部,/n所述盒体具备包围所述电路基板并且具有用于使所述连接器面对外部的开口部的盒体侧壁,/n所述防水部件具备覆盖所述连接器的朝向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嵌合面的周围的防水部,所述防水部具备覆盖所述连接器的周围或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周围的防水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19 JP 2018-1159451.一种电接线盒,
具备:带连接器的基板,具备电路基板和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且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防水部件,组装于所述带连接器的基板;及盒体,将所述带连接器的基板收纳于内部,
所述盒体具备包围所述电路基板并且具有用于使所述连接器面对外部的开口部的盒体侧壁,
所述防水部件具备覆盖所述连接器的朝向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嵌合面的周围的防水部,所述防水部具备覆盖所述连接器的周围或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周围的防水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防水壁从所述开口部向所述盒体的外部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防水壁具备:防水上壁,覆盖所述连接器的上方或与所述连接器嵌合的对方连接器的上方;及防水侧壁,从所述防水上壁向下方延伸,覆盖所述连接器的侧方或所述对方连接器的侧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防水部在所述连接器的下方或所述对方连接器的下方具有未配置所述防水壁的非遮蔽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连接器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上表面,
所述防水部件具备防倾斜壁,该防倾斜壁从所述防水部延伸至比所述电路基板靠下方处、且沿着所述盒体侧壁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所述防水部件具备相对于所述防倾斜壁空有间隙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田达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