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性部件、导电性薄膜、具备它们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导电性部件的配线图案的制作方法及导电性薄膜的配线图案的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137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22
导电性部件具有由多个金属细线构成的配线部,配线部具有绝缘的2层以上的配线层和将线配线沿2个方向以上重叠而成的网格状配线图案,所述线配线由在导电性部件的正面观察时在1个方向上平行地排列的多个金属细线构成,至少1个方向的线配线是多个金属细线为直线的直线配线,至少1个方向的直线配线为在2层以上的配线层中的至少1层的配线层中连续配置有2根以上的金属细线且在导电性部件的正面观察时规定根数的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为等间距、规定根数的金属细线的各个间距中至少2个间距不同的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导电性部件具有不依赖于观察角度即可视角度而无论在正面观察时还是在倾斜观察时均能够减少叠纹的产生的配线图案。导电性薄膜、显示装置及触摸面板具备导电性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导电性部件、导电性薄膜、具备它们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导电性部件的配线图案的制作方法及导电性薄膜的配线图案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性部件、导电性薄膜、具备它们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导电性部件的配线图案的制作方法及导电性薄膜的配线图案的制作方法,详细而言,涉及具有即使重叠于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图案上也提供叠纹(moire)的可见性得到改善的画质的网格状配线图案的导电性部件、导电性薄膜、具备它们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导电性部件的配线图案的制作方法及导电性薄膜的配线图案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设置于显示装置(以下,也称为显示器)的显示单元上的导电性薄膜,例如可以举出具有导电膜的触摸面板用的导电性薄膜等,该导电膜由具有网格状配线图案(以下,也称为网格图案)的金属细线构成。在这种导电性薄膜中,具有由网格图案与显示器的像素排列图案的干扰引起叠纹的视觉辨认的问题。在此,显示器的像素排列图案能够视为例如R(红)G(绿)B(蓝)滤色器的排列图案或作为其反转图案的黑矩阵(BlackMatrix:以下,也称为BM)图案。作为叠纹的视觉辨认问题,即,一直以来已知有将等间距的配线图案重叠于像素排列图案上时规则性的叠纹显眼这一问题。因此,提出了具有叠纹(尤其是规则性的叠纹)不会被视觉辨认或不易被视觉辨认的网格图案的各种导电性薄膜(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为一种导电性薄膜,其具有配线图案,该配线图案具有形成于1个透明基体的两面或2个以上的透明基体的各单面并配置成层状的2层以上的配线层。在将通过该配线图案的空间频率特性与像素排列图案的空间频率特性的卷积(convolution)而得到的叠纹的空间频率中最低频率设为fm1,将通过配线图案的一半的空间频率特性与像素排列图案的空间频率特性的卷积而得到的叠纹的空间频率中最低频率设为fm2时,成为fm1≤fm2。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不依赖于可视角度(观察角度)而能够减少叠纹的产生。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配线图案,其在透明基材的两面含有导电性材料,具有导电性材料通过液体的移动而分离的结果所形成的2根1组的平行线,透明基材的表面的一方向的平行线的组与另一方向的平行线的组以90°等规定角度交叉,透明基材的背面的一方向的平行线的组与另一方向的平行线的组以90°等规定角度交叉,在通过透明基材观察时,背面的一方向的1组平行线位于表面的一方向的相邻的2组平行线之间,背面的另一方向的1组平行线位于表面的另一方向的相邻的2组平行线之间。专利文献2中能够提高通过透明基材观察两面的配线图案时的低可见性。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技术为以上侧(TOP)和下侧(BOTTOM)的2层配线图案且赋予有不规则的菱形的配线图案为前提的技术。其中,TOP(上侧)和BOTTOM(下侧)中的至少一方为对菱形形状的间距赋予有不规则性的配线图案。该技术由各颜色的叠纹的评价值计算出的叠纹的评价指标成为阈值以下的方式构成2层的配线图案,该各颜色的叠纹的评价值为使视觉响应特性作用于由各颜色的2DFFT(二维高速傅里叶变换)光谱的光谱峰值的强度及频率和所重叠的配线图案的2DFFT光谱的强度及频率计算出的叠纹的频率及强度而得到。在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技术中,不依赖于观察距离而根据显示器的强度能够抑制叠纹的产生,从而能够大幅提高可见性。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71544号公报专利文献2:WO2016-06816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0149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求出如下配线:在将通过该配线图案的空间频率特性与像素排列图案的空间频率特性的卷积而得到的叠纹的空间频率中最低频率设为fm1,将通过配线图案的一半的空间频率特性与像素排列图案的空间频率特性的卷积而得到的叠纹的空间频率中最低频率设为fm2时,成为fm1≤fm2。在专利文献1中,仅单纯地只着眼于叠纹的最低频率而抑制可视角度(观察角度)不是正面观察时的画质的劣化。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透明基材的两面配置有复数组2根1组的平行线的配线图案,但仅仅是公开了用于提高通过透明基材观察两面的配线图案时的低可见性的配线图案,无论关于包含叠纹的画质,还是关于画质的可视角度(观察角度)依赖性,均未加以考虑,且没有提及。在专利文献3中,进行了“选择在赋予不规则性之后叠纹评价指标成为阈值以下的配线图案”的尝试。然而,若进行这种尝试,则与具有规则性的配线图案相比能够减少规则性的叠纹,但无法保证能够减少规则性的叠纹和不规则性的叠纹(噪声)这两者。在专利文献3中,并没有明确与具有规则性的配线图案相比能够减少规则性的叠纹和不规则性的叠纹(噪声)这两者的配线图案的特征及其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点,并提供一种具有不依赖于观察角度(可视角度)而无论在正面观察时还是在倾斜观察时均能够减少叠纹的产生的配线图案的导电性部件、导电性薄膜、具备它们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导电性部件的配线图案的制作方法及导电性薄膜的配线图案的制作方法。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导电性部件为如下导电性部件,其具有由多个金属细线构成的配线部,其中配线部具有绝缘的2层以上的配线层和在导电性部件的正面观察时将线配线沿2个方向以上重叠而成的网格状配线图案,该线配线由在1个方向上平行地排列的多个金属细线构成,至少1个方向的线配线为多个金属细线为直线的直线配线,至少1个方向的直线配线为在2层以上的配线层中的至少1层的配线层中连续配置有2根以上的金属细线且在导电性部件的正面观察时规定根数的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为等间距、规定根数的金属细线的各个间距中至少2个间距不同的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在此,优选导电性部件设置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上,网格状的配线图案重叠于显示单元的像素排列图案上。并且,优选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的叠纹的评价值小于由多个直线的金属细线构成、规定根数的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与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等且各个金属细线的间距相等的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的叠纹评价值,叠纹评价值为叠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的总和,该叠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为使人的视觉响应特性作用于由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及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透射率的二维傅里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和像素排列图案的亮度或透射率的二维傅里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计算出的叠纹的各频率成分而得到。并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的导电性部件为如下导电性部件,其设置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上且具有由多个金属细线构成的配线部,其中配线部具有绝缘的2层以上的配线层和在导电性部件的正面观察时将线配线沿2个方向以上重叠而成的网格状配线图案,该线配线由在1个方向上平行地排列的多个金属细线构成,网格状配线图案重叠于显示单元的像素排列图案上,至少1个方向的线配线为多个金属细线为直线的直线配线,至少1个方向的直线配线为在2层以上的配线层中的至少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性部件,其具有由多个金属细线构成的配线部,其中,/n所述配线部具有绝缘的2层以上的配线层和在所述导电性部件的正面观察时将线配线沿2个方向以上重叠而成的网格状配线图案,所述线配线由在1个方向上平行地排列的多个金属细线构成,/n至少1个方向的所述线配线是所述多个金属细线为直线的直线配线,/n至少1个方向的所述直线配线为在所述2层以上的配线层中的至少1层的所述配线层中连续配置有2根以上的所述金属细线且在所述导电性部件的正面观察时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为等间距、所述规定根数的金属细线的各个间距中至少2个间距不同的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1 JP 2018-0972131.一种导电性部件,其具有由多个金属细线构成的配线部,其中,
所述配线部具有绝缘的2层以上的配线层和在所述导电性部件的正面观察时将线配线沿2个方向以上重叠而成的网格状配线图案,所述线配线由在1个方向上平行地排列的多个金属细线构成,
至少1个方向的所述线配线是所述多个金属细线为直线的直线配线,
至少1个方向的所述直线配线为在所述2层以上的配线层中的至少1层的所述配线层中连续配置有2根以上的所述金属细线且在所述导电性部件的正面观察时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为等间距、所述规定根数的金属细线的各个间距中至少2个间距不同的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导电性部件设置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上,
所述网格状配线图案重叠于所述显示单元的像素排列图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的叠纹的评价值小于由多个直线的金属细线构成、所述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与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等且各个所述金属细线的间距相等的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的叠纹的评价值,
所述叠纹评价值为叠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的总和,所述叠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为使人的视觉响应特性作用于由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及所述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透射率的二维傅里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和所述像素排列图案的亮度或透射率的二维傅里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计算出的叠纹的各频率成分而得到。


4.一种导电性部件,其设置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上且具有由多个金属细线构成的配线部,其中,
所述配线部具有绝缘的2层以上的配线层和在所述导电性部件的正面观察时将线配线沿2个方向以上重叠而成的网格状配线图案,所述线配线由在1个方向上平行地排列的多个金属细线构成,
所述网格状配线图案重叠于所述显示单元的像素排列图案上,
至少1个方向的所述线配线为所述多个金属细线为直线的直线配线,
至少1个方向的所述直线配线为在所述2层以上的配线层中的至少1层的所述配线层中连续配置有2根以上的所述金属细线且在连续配置有所述2根以上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配线层中规定根数的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为等间距、所述规定根数的金属细线的各个间距中至少2个间距不同的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
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的叠纹的评价值小于由多个直线的金属细线构成、所述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与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等且各个所述金属细线的间距相等的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的叠纹的评价值,
所述叠纹评价值为叠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的总和,所述叠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为使人的视觉响应特性作用于由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及所述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透射率的二维傅里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和所述像素排列图案的亮度或透射率的二维傅里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计算出的叠纹的各频率成分而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视觉响应特性以下述式(1)所表示的视觉传递函数VTF给出,
k≤log(0.238/0.138)/0.1
VTF=1
k>log(0.238/0.138)/0.1
VTF=5.05e-0.138k(1-e0.1k)……(1)
k=πdu/180
其中,log为自然对数,k为以立体角定义的空间频率,其单位为周期/deg,u为以长度定义的空间频率,其单位为周期/mm,d为100mm~1000mm的范围内的观察距离,其单位为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视觉响应特性的观察距离d为300mm~800mm中的任一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当将所述叠纹评价值设为I时,所述叠纹评价值I利用下述式(2)由所述叠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导出,
I=(Σ(R[i])x)1/x……(2)
其中,R[i]为叠纹的第i个频率成分的强度,次数x为1~4中的任一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次数x为2。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叠纹评价值利用所述叠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的非线性和导出。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叠纹评价值还包含由所述像素排列图案的频率0和所述配线图案的各频率成分计算出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在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对叠纹贡献最大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强度小于在由多个直线的金属细线构成、所述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与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等且各个所述金属细线的间距相等的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对叠纹贡献最大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强度。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在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对叠纹贡献最大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频率大于在由多个直线的金属细线构成、所述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与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等且各个所述金属细线的间距相等的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对叠纹贡献最大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频率。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在由多个直线的金属细线构成、所述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与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等且各个所述金属细线的间距相等的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对叠纹贡献最大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频率以下,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所述叠纹评价值小于所述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所述叠纹评价值,
所述叠纹评价值为叠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的总和,所述叠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为使人的视觉响应特性作用于由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及所述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透射率的二维傅里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和所述像素排列图案的亮度或透射率的二维傅里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计算出的叠纹的各频率成分而得到。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在由多个直线的金属细线构成、所述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与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等且各个所述金属细线的间距相等的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对叠纹贡献最大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频率下,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强度小于所述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强度。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在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成为对叠纹贡献最大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原因的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频率成分的强度小于在由多个直线的金属细线构成、所述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与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等且各个所述金属细线的间距相等的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成为对叠纹贡献最大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原因的所述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频率成分的强度。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在由多个直线的金属细线构成、所述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与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等且各个所述金属细线的间距相等的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成为对叠纹贡献最大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原因的所述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频率成分的频率下,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频率成分的强度小于所述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频率成分的强度。


17.根据权利要求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在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将所述规定根数设为n且将各个所述金属细线设为金属细线1、金属细线2、......及金属细线n时,距所述金属细线1的各个金属细线的间距p至少满足下述条件1和条件2中的任一个,
条件1:间距p属于(N-d)*T<p<(N+d)*T的区间的金属细线的根数与间距p属于(N+0.5-d)*T<p<(N+0.5+d)*T的区间的金属细线的根数的差分为1根以下,
条件2:间距p属于(N+0.25-d)*T<p<(N+0.25+d)*T的区间的金属细线的根数与间距p属于(N+0.75-d)*T<p<(N+0.75+d)*T的区间的金属细线的根数的差分为1根以下,
其中,T为将在由多个直线的金属细线构成、所述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与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等且各个所述金属细线的间距相等的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成为对叠纹贡献最大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原因的所述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频率成分的频率设为F而以1/F给出的周期,N为0或正的整数且为将所述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间距设为PA而(n*PA/T)以下的整数,d为0.025~0.25的范围中的任一值。


18.根据权利要求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在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将所述规定根数设为n且将各个所述金属细线设为金属细线1、金属细线2、......及金属细线n时,距所述金属细线1的各个金属细线的间距p至少满足下述条件1和条件2中的任一个,
条件1:间距p属于(N-d)*T<p<(N+d)*T的区间的金属细线的根数与间距p属于(N+0.5-d)*T<p<(N+0.5+d)*T的区间的金属细线的根数的差分为1根以下,
条件2:间距p属于(N+0.25-d)*T<p<(N+0.25+d)*T的区间的金属细线的根数与间距p属于(N+0.75-d)*T<p<(N+0.75+d)*T的区间的金属细线的根数的差分为1根以下,
其中,T为将在仅由所述金属细线1、金属细线2、......及金属细线n中的任一金属细线构成的配线图案中成为对叠纹贡献最大的所述叠纹的频率成分的原因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配线图案的频率成分的频率设为F而以1/F给出的周期,N为0或正的整数且为将由多个直线的金属细线构成、所述规定根数的所述金属细线的重复间距与所述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等且各个所述金属细线的间距相等的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的间距设为PA而(n*PA/T)以下的整数,d为0.025~0.25的范围中的任一值。


19.根据权利要求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像素排列图案为黑矩阵图案。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2个方向以上的所有方向的所述线配线的所述多个金属细线均由直线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规定根数为16根以下。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配线部具有将所述线配线沿2个方向重叠而成的所述网格状配线图案,且所有所述多个金属细线为直线。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将所述线配线沿2个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胜山公人中山昌哉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