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线圈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11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21
提供点火线圈控制装置,其能够不使用电流传感器,防止点火线圈的过度发热且适当地切换通电时间。该点火线圈控制装置具备:通电控制部(303),其通过第一通电控制(L)及与该第一通电控制(L)相比通电时间短的第二通电控制(S)对点火线圈(29)进行通电控制;巡航区域判定部(302),其基于油门开度(Th)及发动机转数(Ne)判定车辆(1)的运转区域处于巡航区域(A1);累计计数器(304),其在巡航区域(A1)执行第一通电控制(L)时,每隔规定时间(T1)进行增加,并且在其它情况下,每隔规定时间(T2、T3)进行减小。当累计计数器(304)的计数值(C)达到上限值(Cu)时,执行从第一通电控制(L)切换成第二通电控制(S)的冷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点火线圈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点火线圈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进行使内燃机的火花塞跳火的点火线圈的通电控制的点火线圈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进行使内燃机的火花塞跳火的点火线圈的通电控制的点火线圈控制装置。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点火线圈控制装置,基于蓄电池的端子电压,推定点火线圈的温度,通过在低温时比高温时增加火花塞的放电时间(增加点火线圈的通电时间),防止点火线圈的过度发热并提高火花塞的引燃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41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专利文献1的技术,当在规定的运转区域使点火线圈的通电时间变长时,随着引燃性的提高,能够期待运转中的运转性能的提高。但是,专利文献1的点火线圈控制装置需要用于测定点火线圈的温度的电流传感器,存在零件数量及生产成本增加之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能够不使用电流传感器而防止点火线圈的过度发热且适当地切换通电时间的点火线圈控制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点火线圈控制装置,其控制使作为车辆(1)的动力源的发动机(E)的火花塞(28)跳火的点火线圈(29),具备:通电控制部(303),其通过第一通电控制(L)和与该第一通电控制(L)相比通电时间短的第二通电控制(S)对所述点火线圈(29)进行通电控制;巡航区域判定部(302),其基于节气门开度(Th)及发动机转速(Ne),判定所述车辆(1)的运转区域(A1、A2、A3、A4、A5、A6)处于巡航区域(A1);累计计数器(304),其在所述巡航区域(A1)执行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时每隔规定时间(T1)进行增加,并且在其它情况下每隔规定时间(T2、T3)进行减小,当所述累计计数器(304)的计数值(C)达到上限值(Cu)时,所述通电控制部(303)执行从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切换成所述第二通电控制(S)的冷却处理。另外,第二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控制部(303)在所述冷却处理的执行中当所述累计计数器(304)的计数值(C)达到下限值(Cd)时结束所述冷却处理。另外,第三特征在于,使所述累计计数器(304)进行减小的第二规定时间(T2)比使所述累计计数器(304)进行增加的第一规定时间(T1)长。另外,第四特征在于,当基于所述节气门开度(Th)及所述发动机转速(Ne)判定所述车辆(1)的运转区域(A1、A2、A3、A4、A5、A6)为怠速区域(A4)时,所述累计计数器(304)每隔比所述第二规定时间(T2)短的第三规定时间(T3)使所述累计计数器(304)进行减小。另外,第五特征在于,具备第二通电控制切换部(306),其使通过所述巡航区域判定部(302)判定为所述巡航区域(A1)时的默认设定为第一通电控制(L),若在所述巡航区域(A1)执行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时满足规定条件,则即使是所述巡航区域(A1),也从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切换成所述第二通电控制(S)。另外,第六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巡航状态判定部(307),其在通过所述巡航区域判定部(302)判定为巡航区域(A1)且满足附加条件(309)时,判定为巡航状态(P),所述规定条件是在所述巡航区域(A1)执行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时通过所述巡航状态判定部(307)判定为所述巡航状态(P)。进而,第七特征在于,所述规定条件是在所述巡航区域(A1)执行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时所述节气门开度(Th)大幅减少。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一特征,一种点火线圈控制装置,其控制使作为车辆(1)的动力源的发动机(E)的火花塞(28)跳火的点火线圈(29),具备:通电控制部(303),其通过第一通电控制(L)和与该第一通电控制(L)相比通电时间短的第二通电控制(S)对所述点火线圈(29)进行通电控制;巡航区域判定部(302),其基于节气门开度(Th)及发动机转速(Ne),判定所述车辆(1)的运转区域(A1、A2、A3、A4、A5、A6)处于巡航区域(A1);累计计数器(304),其在所述巡航区域(A1)执行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时每隔规定时间(T1)进行增加,并且在其它情况下每隔规定时间(T2、T3)进行减小,当所述累计计数器(304)的计数值(C)达到上限值(Cu)时,所述通电控制部(303)执行从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切换成所述第二通电控制(S)的冷却处理,因此,通过利用累计计数器推测检测点火线圈的温度,能够不使用电流传感器,从第一通电控制切换成第二通电控制,防止点火线圈的过度发热。由此,通过将行驶中的使用频率高的运转区域设为巡航区域,能够通过可以期待加速性的提高的第一通电控制,提高巡航区域中的运转性能。根据第二特征,所述通电控制部(303)在所述冷却处理的执行中当所述累计计数器(304)的计数值(C)达到下限值(Cd)时结束所述冷却处理,因此,能够推测检测点火线圈被充分冷却,过渡到可从第二通电控制恢复成第一通电控制的状态。根据第三特征,使所述累计计数器(304)进行减小的第二规定时间(T2)比使所述累计计数器(304)进行增加的第一规定时间(T1)长,因此,能够在点火线圈的冷却速度的预想值中带有余量地冷却点火线圈。根据第四特征,当基于所述节气门开度(Th)及所述发动机转速(Ne)判定所述车辆(1)的运转区域(A1、A2、A3、A4、A5、A6)为怠速区域(A4)时,所述累计计数器(304)每隔比所述第二规定时间(T2)短的第三规定时间(T3)使所述累计计数器(304)进行减小,因此,能够按照点火线圈的温度容易降低的怠速区域来执行累计计数器的减小。根据第五特征,具备第二通电控制切换部(306),其使通过所述巡航区域判定部(302)判定为所述巡航区域(A1)时的默认设定为第一通电控制(L),若在所述巡航区域(A1)执行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时满足规定条件,则即使是所述巡航区域(A1),也从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切换成所述第二通电控制(S),因此,即使车辆的运转区域为巡航区域,在不需要提高运转性能的规定条件下,也能够切换成第二通电控制,促进点火线圈的冷却。根据第六特征,具备所述巡航状态判定部(307),其在通过所述巡航区域判定部(302)判定为巡航区域(A1)且满足附加条件(309)时,判定为巡航状态(P),所述规定条件是在所述巡航区域(A1)执行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时通过所述巡航状态判定部(307)判定为所述巡航状态(P),因此,例如,通过将以节气门开度的变化量少的状态经过规定时间设为附加条件,能够判定以一定速度巡航的巡航状态。由此,即使为巡航区域,在以一定速度进行巡航的巡航状态下也不需要提高运转性能时,从而能够切换成第二通电控制,促进点火线圈的冷却。根据第七特征,所述规定条件是在所述巡航区域(A1)执行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时所述节气门开度(Th)大幅减少,因此,即使为巡航区域,在节气门大幅关闭的减速状态下不需要提高运转性能,从而能够切换成第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火线圈控制装置,其控制使作为车辆(1)的动力源的发动机(E)的火花塞(28)跳火的点火线圈(29),其特征在于,具备:/n通电控制部(303),其通过第一通电控制(L)和与该第一通电控制(L)相比通电时间短的第二通电控制(S)对所述点火线圈(29)进行通电控制;/n巡航区域判定部(302),其基于节气门开度(Th)及发动机转速(Ne),判定所述车辆(1)的运转区域(A1、A2、A3、A4、A5、A6)处于巡航区域(A1);/n累计计数器(304),其在所述巡航区域(A1)执行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时每隔规定时间(T1)进行增加,并且在其它情况下每隔规定时间(T2、T3)进行减小,/n当所述累计计数器(304)的计数值(C)达到上限值(Cu)时,所述通电控制部(303)执行从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切换成所述第二通电控制(S)的冷却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30 JP 2018-1039761.一种点火线圈控制装置,其控制使作为车辆(1)的动力源的发动机(E)的火花塞(28)跳火的点火线圈(29),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电控制部(303),其通过第一通电控制(L)和与该第一通电控制(L)相比通电时间短的第二通电控制(S)对所述点火线圈(29)进行通电控制;
巡航区域判定部(302),其基于节气门开度(Th)及发动机转速(Ne),判定所述车辆(1)的运转区域(A1、A2、A3、A4、A5、A6)处于巡航区域(A1);
累计计数器(304),其在所述巡航区域(A1)执行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时每隔规定时间(T1)进行增加,并且在其它情况下每隔规定时间(T2、T3)进行减小,
当所述累计计数器(304)的计数值(C)达到上限值(Cu)时,所述通电控制部(303)执行从所述第一通电控制(L)切换成所述第二通电控制(S)的冷却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电控制部(303)在所述冷却处理的执行中当所述累计计数器(304)的计数值(C)达到下限值(Cd)时结束所述冷却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火线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累计计数器(304)进行减小的第二规定时间(T2)比使所述累计计数器(304)进行增加的第一规定时间(T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俊章北村良平竹中伸享加岛隆广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