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率低的基板布局及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10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短路率低的基板布局及其显示装置,其在显示基板上形成有多个显示单元,并利用切割区域来分隔每个显示单元,且每一个显示单元电性连接至少一条导线,且导线具有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第一导线的起始端点电性连接在显示单元上、第二导线的终止端点则是电性连接在另一电路单元上,且导线的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通过跨设在切割区域上的导电层来导通,且为了降低信号短路的可能性,在导电层上覆盖保护层以避免导电粒子的污染。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跨设在切割区域上的导电层来降低切割裂片工艺后产生大量导电粒子的污染机率,同时利用覆盖在导电层上的保护层来进一步降低导电层受到污染的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板布局及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短路率 低的基板布局及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以目前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中段工艺而言,参考图l(A)至图1(D) 所示。首先,由于在母玻璃1中具有多个显示单元100,然而就单个 显示单元100来说,其具有端子区域20与反端子区域101,其中, 端子区域20主要做为放置驱动元件的位置,例如数据驱动器与扫描 驱动器...等等,而反端子区域101上则用以承载液晶分子(未绘示于 图中),因此,在工艺的第一步骤中通常先对显示单元100内的反端 子区域101与彩色滤光片121分别形成导电层102、 122与配向层103、 123,其中,彩色滤光片121上的导电层102、 122分别作为显示单元 IOO的两电极。接着,利用胶框104将液晶分子固定于相对应的反端 子区域IOI,同时因为胶框104具有黏着的特性,因此作为黏合显示 基板101与彩色滤光片121之用。在完成上述之工艺步骤后,为了确 认母玻璃1上每个显示单元100是否可以正常运作,在已知的测试方 法中将测试数据分别传送至每一显示单元100进行电性导通以确认 是否有发生短路的问题。然而,随着母玻璃1中显示单元100的密度 逐渐提高,上述逐一电性导通显示单元100的测试效率变得相当地 低。因此,如图l(D)所示已知的显示单元测试电路示意图,其利用多 条金属导线42自显示单元100连接至相对应的测试单元40,且这些 测试单元40位在母玻璃1的四周围上。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使母玻 璃1在进行最终的切割裂片后即可以将不必要的测试单元40同时切 除。另外,上述的金属导线42由显示单元100中的端子区域10导出, 跨过切割道32后再沿着母玻璃1上空白区域30以连接至位于母玻璃l周围的测试单元40上。不过,上述的测试电路设计仅可应用在已知的具有较低显示单元IOO密度的母玻璃1中。随着母玻璃1中所设 计的显示单元100密度逐渐增加,而使得用以提供作为设置金属导线 42的区域逐渐被压縮。例如在目前常见的小尺寸显示单元的母玻璃1 上,参考图l(E)所示,相邻近的显示单元100之间几乎只剩下切割道 32的空间。换而言之,两个显示单元100之间是以其中之一的端子 区域20紧邻于另一个的反端子区域10。因此,使得显示单元100所 属的金属导线42自其中的端子区域20延伸以经过切割道32而跨越 至其相邻近的显示单元100中反端子区域10的边缘,在进行后续的 切割裂片后,在端子区域20的切割截面上,可以利用进一步的清洗 或是研磨以将残留在切割截面上的金属粒子去除。但是就反端子区域 10的切割截面而言,因为无法直接对于反端子区域10的切割截面进 行清洗或是研磨,因而时常导致金属导线42在切割后的切割截面上 发生有腐蚀的现象,或者是金属导线42中部分金属粒子、或者是在 紧邻于切割道32的胶框104中所含有的部分金属粒子在进行切割时 产生掉落、沾黏...等等情形而污染了切割截面。因此,使得显示单元 IOO在进行操作时,用以作为电极的两导电层102、 122因为接收到 不同来源的输入信号,而在电性上发生短路的问题。基于上述的缺失,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短路率低的基板布局及其 显示装置,其利用不导电的保护层作为隔绝,以有效地降低在切割时 所引发的短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短路率低的基板布局及其显示装 置,其将跨设于切割道的导电层上方覆盖不导电的保护层,利用此保 护层以降低在进行切割后因为导电介质的污染而导致显示单元发生 信号的短路的机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短路率低的基板布局及其显示装 置,其利用保护层以覆盖跨设于切割道的导电层,使得显示基板上的 显示单元密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并同时兼顾显示单元在进行切割后仍可保持一定的好品率。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短路率低的基板布局, 在基板上形成有多个显示单元,而在这些显示单元之间由切割区域来 分隔,且在切割区域上首先覆盖导电层,并在导电层上再覆盖保护层。 而由于每一个显示单元电性连接于至少一个电路单元导线,并且这些 电路单元通常位于基板的四周围,因此,用以电性连接在显示单元与 电路单元之间的介质分别是第一导线、切割道上的导电层与第二导 线,其中,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分别具有两个端点,且第一导线的起始端点电性连接在显示单元上、第二导线的终止端点则是电性连接在 另一电路单元上,而第一导线的终止端点与第二导线的起始端点分别 位在切割区域的两侧,且利用导电层来将第一导线的终止端点与第二 导线的起始端点进行电性连接。换而言之,导线并未跨越过切割区域, 而是通过跨设在切割区域上的导电层来导通显示单元与电路单元之 间的电性连接关系,并且为了降低导电层在进行切割裂片工艺后受到 导电粒子的沾黏,还在导电层上覆盖保护层以避免导电层受到污染, 减少信号短路的机会。而上述导电层所使用的材料可为氧化铟锡,保 护层则是由不导电的物质所构成,例如可利用聚乙烯胺...等有机化合 物作为保护层的材料,而上述的电路单元可用以测试显示单元。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短路率低的显示单元,其是从短路率低 的基板布局切割得到的,并且还利用此短路率低的显示单元来形成短 路率低的显示装置。在短路率低的显示装置中包括背光模块、短路率 低的液晶显示模块与显示控制模块,其中,利用显示控制模块使背光 模块提供适当的光源至短路率低的液晶显示模块内,以便使得影像可 完整地显示,而其中短路率低的液晶显示模块是从短路率低的显示基 板切割得到的,而此短路率低的显示基板中的短路率低的显示单元中 具有端子部与一反端子部,且在反端子部上环设固定单元,而因为未 切割的显示单元通过导线与导电层来电性连接于相对应的电路单元, 其中用以电性连接显示单元与导电层之间的为第一导线,而用以电性 连接电路单元与导电层之间的则为第二导线,因此,位于切割区域的 两侧的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不会在切割后产生导线腐蚀的问题,此外,在导电层上覆盖保护层更可以降低导电层被污染的机率。而上述 的f电层所使用的材料可为氧化铟锡,保护层则是由不导电的物质所 构成,例如可利用聚乙烯胺...等有机化合物来作为保护层的材料,电 路单元则是可以用来测试显示单元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因此,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短路率低的基板布局及其显示装置中, 连接于显示单元上的导线并未跨越切割区域,在显示基板的切割截面 上并不会有金属外露而导致腐蚀的问题,同时因为导电层上覆盖有保 护层,在显示基板切割时亦可避免掉落的导电粒子附着或是沾黏在导 电层上,而使得显示单元发生信号短路的问题。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加说明,应该更加容易理解本发 明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功效。附图说明图l(A)为已知的对显示基板中显示单元内的反端子区域进行导 电、配向的工艺的结构示意图1(B)为已知的对彩色滤光片进行导电、配向的工艺的结构示意图l(C)为将图l(A)中的显示单元与图l(B)中的彩色滤光片进行 黏合后的结构示意图l(D)为相对应于图l(A)的显示单元的测试电路示意图l(E)为图l(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短路率低的基板布局的结构示意图2(B)为图2(A)中其中一个显示单元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以及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板布局结构,包括:基板;多个显示单元,其形成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多个显示单元是由多个切割区域来分隔;多个导电层,其覆盖在相应的所述切割区域上;多个保护层,其覆盖在所述多个导电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惠敏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