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分流片的导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36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分流导叶,属于流体机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通过增设副叶片来改善导叶流道中流体的流动状态,导叶流道中的旋涡面积及强度明显减少,能显著提高泵的效率,降低了流体诱发的振动噪声,提高了泵运行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分流片的导叶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分流导叶,属于流体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泵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转换和流体输送装置,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导叶作为其主要的过流部件之一,广泛应用在混流泵、轴流泵等旋转机械领域。不同泵型被应用于农田排灌、电站冷却系统、航天航空等各个领域,对泵性能要求愈发严格,因此提高泵的能量性能、降低泵的振动噪声对于国民经济以及节能减排都有着极为具重要的意义。导叶可以消除从叶轮流出液体的速度环量并将部分动能转换成压能,因此,导叶内流动结构影响其水力损失,从而影响泵的整体性能。目前对导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水力设计、改变导叶几何参数等方面,通过改变导叶的周向布置位置、导叶包角、导叶进出口边位置以及导叶安放角可以提高泵的性能。导叶厚度也有一定影响,导叶叶片厚度太小,导叶的能量转化能力减弱,导叶厚度过大,导叶间的排挤增大,能量损失加大。分流叶片的设计多用于叶轮中,起到优化叶轮内部流动的作用,减少能量损失,分流叶片的设计在导叶中鲜有涉及,因此在导叶中增置偏置分流叶片,优化导叶流道中的内部流动,对提高泵的能量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明显改善导叶出口流动状态,降低流动损失的导叶。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具有导流作用的分流导叶体,包括主叶片、副叶片,主叶片和副叶片交错布置。主叶片和副叶片叶型相同,副叶片为主叶片偏置后截断而成,副叶片偏置方向为主叶片背面至次主叶片工作面,偏置角度为5°~30°并且在前缘处进行倒圆处理,副叶片长度为主叶片长度的0.1~0.8倍,且主叶片和副叶片叶片数保持一致。本专利技术优点: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增设副叶片来改善导叶流道中流体的流动状态,导叶流道中的旋涡面积及强度明显减少,能显著提高泵的效率,降低了流体诱发的振动噪声,提高了泵运行平稳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导叶木模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轴面投影图。附图标记说明:包括1、主叶片;2、副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更加明显。如图1所示,在不改变泵其他主要部件的前提下,更换内部的导叶,增设副叶片2。本专利技术分流导叶包括主叶片1,副叶片2。本实施例采用的方案副叶片2偏置至流道中,偏置角度为15°,副叶片2叶片长度为主叶片1长度的0.5倍,其中增设副叶片2之后,在副叶片的干涉作用下,主叶片尾缘的脱落涡得到抑制,导叶流道出口处的流动更加均匀,降低流动损失,改善流动状态的作用,从而提高泵的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实施例仅为针对此优化方案的一种方案,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并不指示所述元件等必须有特定的位置及构造,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修改亦或是替换,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及范畴,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分流片的导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体包括主叶片、副叶片,主叶片和副叶片交错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流片的导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体包括主叶片、副叶片,主叶片和副叶片交错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流片的导叶体,其特征在于,主叶片和副叶片叶型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流片的导叶体,其特征在于,副叶片为主叶片偏置后截断而成,前缘进行倒圆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流片的导叶体,其特征在于,副叶片偏置方向为主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周志威高波倪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