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自动抛投破胎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0268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自动抛投破胎器装置,手柄的一端固定于发射壳体的一端;端盖设置于发射壳体的另一端;固定支架固定于发射壳体的内壁;固定线的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或发射壳体的内壁连接;发射壳体一端开有若干个盲孔,每个盲孔内均放置有发射弹簧;发射弹簧的一端与发射壳体接触或固定,另一端与端盖接触;若干个破胎钉通过破胎钉连线连接成一体,形成破胎钉组;破胎钉组放置于发射壳体内;破胎钉连线的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或发射壳体连接;发射壳体的侧面开有通孔,刀片设置于此通孔中,刀片的设置位置与固定线对应,能够沿此通孔往复运动。采用手持式设计,易于握持和携带,可以远距离施放,布设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自动抛投破胎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用于交通安防器材,具体是一种手持式自动抛投破胎器装置。
技术介绍
破胎器又被称为车辆拦截器、阻车钉,是警务、防暴人员在维持社会治安,打击违法时常用的安防设备,主要是为了制止犯罪分子乘车逃跑,作为反恐防暴设备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目前破胎器以固定式为主,其特点是固定安装,无法移动,无法用于流动执法。偶见的移动式破胎器,往往体积重量很大,需要车载,布设步骤繁琐,导致反应速度无法达到流动执法要求。申请号为201910369178.6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抛掷式破胎器,此装置采用平行连杆机构,辅助以扭簧储能,机械扳手释放。该抛掷式破胎器有以下缺点:平行连杆力传递效率低,只在两端设置的扭簧无法弹出大射程破胎钉;抛掷后需要调整角度及破胎钉方向,无法自适应;携带不便,需要专人持有施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式自动抛投破胎器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持式自动抛投破胎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发射壳体、破胎钉、发射弹簧、端盖、手柄、刀片、固定线、固定支架和破胎钉连线;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于发射壳体的一端;端盖设置于发射壳体的另一端;固定支架固定于发射壳体的内壁;固定线的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或发射壳体的内壁连接;发射壳体的用于设置端盖的一端开有若干个盲孔,每个盲孔内均放置有发射弹簧;发射弹簧的一端与发射壳体接触或固定,另一端与端盖接触;若干个破胎钉通过破胎钉连线连接成一体,形成破胎钉组;破胎钉组放置于发射壳体内;破胎钉连线的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或发射壳体连接;发射壳体的侧面开有通孔,刀片设置于此通孔中,能够沿此通孔往复运动;刀片的设置位置与固定线对应,能够将固定线切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手持式设计,易于握持和携带,可以远距离施放,布设反应速度快。2)破胎钉采用三角钉结构,其特点是姿态自适应,无需进行姿态调整即可保证破胎钉的尖刺始终朝上。3)在破胎钉处于未释放状态时,破胎钉在发射壳体内嵌套排列,节约空间。4)破胎钉通过破胎钉连线连接在一起,破胎钉发射时呈线状分布,可以按照预定轨迹布置于地面上,并且使破胎钉易于收回。5)在紧急状态下可以作为破胎器使用,平时作为指挥棒使用,用途多样。6)通过刀片切断固定线,释放发射弹簧的弹性势能触发发射,操作简单,不易误触发,布设快速。7)采用多组发射弹簧,破胎钉能够具有更远的射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未发射破胎钉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沿图1的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沿图1的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沿图3的C-C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刀片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破胎钉发射后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未发射的破胎钉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破胎钉发射后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发射壳体,2-破胎钉,3-发射弹簧,4-端盖,5-手柄,6-底部端盖,7-刀片,8-固定线,9-驱动电路板,10-电源,11-固定支架,12-破胎钉连线,13-发光组件,14-电源开关,15-按压弹簧,16-刀片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不限制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自动抛投破胎器装置(简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发射壳体1、破胎钉2、发射弹簧3、端盖4、手柄5、刀片7、固定线8、固定支架11和破胎钉连线12;所述手柄5的一端固定于发射壳体1的一端;端盖4为空心结构,在破胎钉2处于未释放状态时,设置于发射壳体1的另一端;固定支架11固定于发射壳体1的内壁;固定线8的一端与端盖4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11或发射壳体1的内壁连接;发射壳体1的用于设置端盖4的一端开有若干个盲孔,每个盲孔内均放置有发射弹簧3;发射弹簧3的一端与发射壳体1接触或固定,另一端在破胎钉2未释放状态下与端盖4接触;若干个破胎钉2通过破胎钉连线12连接成一体,形成串联的破胎钉组;破胎钉组放置于发射壳体1内;破胎钉连线12的一端与端盖4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11或发射壳体1连接;发射壳体1的侧面开有通孔,刀片7设置于此通孔中,能够沿此通孔往复运动;刀片7的设置位置与固定线8对应,能够将固定线8切断。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按压弹簧15和刀片盖板16;刀片7为十字形结构,具有侧翼;发射壳体1的用于放置刀片7主体的通孔旁、沿通孔周向开有至少两个盲孔,盲孔中放置有按压弹簧15;按压弹簧15的一端与发射壳体1接触或固定,另一端与刀片7的侧翼接触;刀片7的侧翼外侧设置有刀片盖板16;刀片盖板16与发射壳体1连接。优选地,当按压弹簧15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按压弹簧15对称设置。刀片7由发射壳体1的通孔和按压弹簧15限位,不发生晃动;刀片盖板16上有开孔。优选地,若干个破胎钉2均匀固定于破胎钉连线12上,形成串联结构均匀间隔固定设置;相邻两个破胎钉2的间隔为10cm。优选地,发射壳体1中,放置固定线8的空间与放置破胎钉连线12的空间不连通。优选地,至少三个发射弹簧3沿发射壳体1的周向均匀布置,均不与破胎钉2发生干涉。优选地,所述破胎钉2采用三角钉结构,其特点是姿态自适应,即无需进行姿态调整即可保证破胎钉2的尖刺朝上。其具有四个尖端,中间为镂空结构,每三个尖端的连线围成的平面面积均相等,所以释放时无论哪一个平面落在地面上,总有一个尖端向上,因此是姿态自适应。优选地,端盖4的顶部开有通孔,用于固定固定线8和破胎钉连线12。更优选地,端盖4的侧壁开有通孔,用于固定从端盖4的顶部通孔穿出的固定线8和破胎钉连线12。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底部端盖6、驱动电路板9、电源10、发光组件13和电源开关14;底部端盖6可拆卸安装于手柄5的另一端;驱动电路板9、电源10和电源开关14均设置于手柄5内;若干发光组件13设置于发射壳体1内侧,沿发射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周向设置,不与发射弹簧3发生干涉;驱动电路板9与发光组件13电连接;电源10通过电源开关14与驱动电路板9电连接,电源10给驱动电路板9供电;电源开关14伸出手柄5的外侧,用于操作人员控制。优选地,发射壳体1采用透明硬质材料制成,发光组件13发出的光可以透过发射壳体1;所述发光组件13为LED模组,LED模组为单色或由三基色组合的呈长条形发光体;电源10为电池,具体为普通电池或蓄电池。电池的负极与电源开关14上的弹簧连接,正极与驱动电路板9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是:作为指挥棒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电源开关14控制驱动电路板9与电源10之间的通断;按压电源开关14,驱动电路板9通电,发光组件13发光,本装置可作为指挥棒使用;再次按压电源开关14,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自动抛投破胎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发射壳体、破胎钉、发射弹簧、端盖、手柄、刀片、固定线、固定支架和破胎钉连线;/n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于发射壳体的一端;端盖设置于发射壳体的另一端;固定支架固定于发射壳体的内壁;固定线的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或发射壳体的内壁连接;发射壳体的用于设置端盖的一端开有若干个盲孔,每个盲孔内均放置有发射弹簧;发射弹簧的一端与发射壳体接触或固定,另一端与端盖接触;若干个破胎钉通过破胎钉连线连接成一体,形成破胎钉组;破胎钉组放置于发射壳体内;破胎钉连线的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或发射壳体连接;发射壳体的侧面开有通孔,刀片设置于此通孔中,能够沿此通孔往复运动;刀片的设置位置与固定线对应,能够将固定线切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自动抛投破胎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发射壳体、破胎钉、发射弹簧、端盖、手柄、刀片、固定线、固定支架和破胎钉连线;
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于发射壳体的一端;端盖设置于发射壳体的另一端;固定支架固定于发射壳体的内壁;固定线的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或发射壳体的内壁连接;发射壳体的用于设置端盖的一端开有若干个盲孔,每个盲孔内均放置有发射弹簧;发射弹簧的一端与发射壳体接触或固定,另一端与端盖接触;若干个破胎钉通过破胎钉连线连接成一体,形成破胎钉组;破胎钉组放置于发射壳体内;破胎钉连线的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或发射壳体连接;发射壳体的侧面开有通孔,刀片设置于此通孔中,能够沿此通孔往复运动;刀片的设置位置与固定线对应,能够将固定线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自动抛投破胎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按压弹簧和刀片盖板;刀片具有侧翼;发射壳体的用于放置刀片主体的通孔旁、沿通孔周向开有至少两个盲孔,盲孔中放置有按压弹簧;按压弹簧的一端与发射壳体接触或固定,另一端与刀片的侧翼接触;刀片的侧翼外侧设置有刀片盖板;刀片盖板与发射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自动抛投破胎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按压弹簧的数量为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广宋志涛李浩宇李港庆郑宇张凯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