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洒调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007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洒调控系统,包括水罐、喷嘴、管道、传感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水罐与火车车厢上方设置的喷嘴通过管道连接;传感器安装在对准火车车厢侧面位置以检测车厢间隔处;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管道的阀门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传感器获取火车车厢间隔处的反馈信号,再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管道的阀门,喷嘴在列车车厢间隔处停止喷洒,使液体不遗洒在车厢外部(铁轨上,轨基上),从而减少铁路维护工作量,确保火车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洒调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炭运输抑尘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喷洒调控系统。
技术介绍
煤炭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风力等原因会随风流失、抛洒扬尘,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当抑尘剂喷洒到煤炭运输的专列上,使车厢上表面煤层硬化结壳,能有效抵抗因风力造成的煤炭损耗和扬尘污染,减少经济损失和保护运输沿线的生态环境。但是,目前移动喷洒车和固定的喷洒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识别火车车厢间隔,不能在车厢间隔处停喷,导致在车厢间隔处的铁轨上积水、积冰。因此,提供一种减少铁路维护工作量及确保火车行驶安全性的喷洒调控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洒调控系统,解决抑尘剂在火车车厢间隔处遗洒,造成积水或积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洒调控系统,包括水罐、喷嘴、管道、传感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水罐与火车车厢上方设置的所述喷嘴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对准火车车厢侧面位置以检测车厢间隔处;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管道的阀门电性连接。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传感器获取火车车厢间隔处的反馈信号,再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管道的阀门,喷嘴在列车车厢间隔处停止喷洒,使液体不遗洒在车厢外部(铁轨上,轨基上),从而减少铁路维护工作量,确保火车行驶的安全性。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水泵,<br>所述阀门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顶部的第一流道口以及两侧的第二流道口和第三流道口;所述三通阀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管道还包括第一管子、第二管子、第三管子和第四管子;所述第一流道口通过所述第一管子与所述水罐连接,所述第二流道口通过所述第二管子与所述第一水泵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通过第三管子与所述水罐连接,所述第三流道口通过所述第四管子与所述喷嘴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需要抑尘剂在列车车厢间隔处停止喷洒时,三通阀接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指令,将通路切换至水罐方向,此时第一水泵将液体输送回到水罐里,形成循环,同时利用第一水泵输送液体产生的流量和压力,使整个水罐内部液体受到冲击,实现类似搅拌功能,使抑尘液始终保持均匀混合状态。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水泵,所述阀门包括第一两通阀和第二两通阀;所述第一两通阀和所述第二两通阀均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管道还包括第五管子、第六管子、第七管子、第八管子和第九管子;所述第一两通阀一端通过所述第五管子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第一两通阀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六管子与所述第二水泵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七管子与所述水罐连接;所述第二两通阀一端通过所述第八管子与所述水罐连接,所述第二两通阀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九管子与所述第六管子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第一两通阀和第二两通阀组合而成具有三通阀功能的阀组,需要抑尘剂在列车车厢间隔处停止喷洒时,第一两通阀和第二两通阀接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指令,第一两通阀和第二两通阀一开一闭,将通路切换至水罐方向,此时第二水泵将液体输送回到水罐里,形成循环,同时利用第二水泵输送液体产生的流量和压力,使整个水罐内部液体受到冲击,实现类似搅拌功能,使抑尘液始终保持均匀混合状态。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两通阀和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三两通阀和所述第一流量计依次安装在所述第四管子上;所述第三两通阀和所述第一流量计均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首先用安装好的传感器测得火车与喷嘴的相对速度,用第一流量计测得抑尘液的流量,然后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计算以及比对预先设定的单位面积喷洒量,根据比对结果调节第三两通阀开度,从而控制喷洒量,使之与车速匹配,达到每平米的预定喷洒量。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两通阀和第二流量计,所述管道还包括第十管子和第十一管子;所述第四两通阀一端通过所述第十管子与所述水罐连接,所述第四两通阀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十一管子与所述第四管子连通;所述第二流量计安装在所述第四管子上;所述第四两通阀和所述第二流量计均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首先用安装好的传感器测得火车与喷嘴的相对速度,用第二流量计测得抑尘液的流量,然后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计算以及比对预先设定的单位面积喷洒量,根据比对结果调节第四两通阀开度,从而控制喷洒量,使之与车速匹配,达到每平米的预定喷洒量。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流量计,所述第三流量计安装在所述第五管子上;并且所述第三流量计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首先用安装好的传感器测得火车与喷嘴的相对速度,用第三流量计测得抑尘液的流量,然后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计算以及比对预先设定的单位面积喷洒量,根据比对结果调节第二两通阀开度,从而控制喷洒量,使之与车速匹配,达到每平米的预定喷洒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一种喷洒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一种喷洒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中一种喷洒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罐,2-喷嘴,3-管道,4-传感器,5-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第一水泵,7-第三两通阀,8-第一流量计,9-第四两通阀,10-第二流量计,11-第二水泵,12-第三流量计,31-三通阀,32-第一管子,33-第二管子,34-第三管子,35-第四管子,36-第十管子,37-第十一管子,38-第一两通阀,39-第二两通阀,310-第五管子,311-第六管子,312-第七管子,313-第八管子,314-第九管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喷洒调控系统,包括水罐1、喷嘴2、管道3、传感器4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水罐1与火车车厢上方设置的喷嘴2通过管道3连接;传感器4安装在对准火车车厢侧面位置以检测车厢间隔处;传感器4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电性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与管道3的阀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利用传感器4获取火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洒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罐、喷嘴、管道、传感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n所述水罐与火车车厢上方设置的所述喷嘴通过所述管道连接;/n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对准火车车厢侧面位置以检测车厢间隔处;/n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管道的阀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洒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罐、喷嘴、管道、传感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述水罐与火车车厢上方设置的所述喷嘴通过所述管道连接;
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对准火车车厢侧面位置以检测车厢间隔处;
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管道的阀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洒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泵,
所述阀门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顶部的第一流道口以及两侧的第二流道口和第三流道口;所述三通阀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管道还包括第一管子、第二管子、第三管子和第四管子;
所述第一流道口通过所述第一管子与所述水罐连接,所述第二流道口通过所述第二管子与所述第一水泵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通过第三管子与所述水罐连接,所述第三流道口通过所述第四管子与所述喷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洒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泵,
所述阀门包括第一两通阀和第二两通阀;所述第一两通阀和所述第二两通阀均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管道还包括第五管子、第六管子、第七管子、第八管子和第九管子;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波秦静波齐波尹伊张伟李江旭杨帆彭浩邢涛于建强刘洋魏连东寇继云田颖盛盈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首创思泰意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