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取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003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擦取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上的取向膜进行摩擦取向的加工装置。该装置包括:位于待摩擦玻璃基板上方的摩擦辊以及固定在摩擦辊表面上的具有毛系的摩擦布,其特征在于:摩擦布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置碎屑的缝隙,该缝隙中填充有粘住碎屑的黏性物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摩擦取向装置能有效收集摩擦取向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并将其带离玻璃基板,能够避免碎屑影响产品的显示效果,提高了产品质量,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改进即可实施,投入的成本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擦取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上 的取向膜进行摩擦取向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一般采用5次或4次光刻掩模版方法对各 层金属进行沉积、曝光和显影,最终在玻璃基板表面形成特定的阵列式像素 结构,主要包括栅电极、绝缘层、有源层、源电极、漏电极、像素电极和 钝化层等,玻璃基板表面上不设置上述功能部件的区域成为虛设(以下称 dummy)区域,上述功能性部件总体上可与d腿my区域形成最高达14400A的 高度差异,这种高度上的差异会使后期取向层涂布、固化也形成相同趋势的 高度差异。同样,在彩色滤光片上活动(以下称Active)区与dummy区也有 高达20000A的高度差异。众所周知,目前对于玻璃基板表面取向膜的摩擦处理,采用如图l所示 的摩擦取向装置,该装置包括摩擦辊IOI,摩擦辊IOI的圓柱面上经胶体102 黏着摩擦布103,摩擦布103上还设有毛系104,在工作过程中,将玻璃基板 105平行放置在可动基台上,摩擦辊1Q1设置在玻璃基板105上方,玻璃基 板105上有功能性部件106,其与周围的du隱y区有一定高度差,在功能性 部件106和周边的dummy区上还覆盖有取向膜107。工作时,基台载着玻璃 基板105平行行进的同时,摩擦辊101可与基台成一定角度并按一定速度旋 转,摩擦辊101转动的切向方向与基台行进的方向呈一角度,通过控制摩擦 辊101上摩擦布103的毛系104压入玻璃基板105上取向膜107的深度、强度等工艺参数,使取向膜107原本随机形成的表面状态,因为织物的摩擦作用,而造成具有一定角度并均匀排列的预倾角,从而使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 与基板表面成一定角度倾斜,以便于利用薄膜晶体管产生的电压来驱动液晶 的转向以达到显示的目的。摩擦所用的织物一般是根据摩擦辊体的直径、长度以及玻璃基板的尺寸 进行整张切割,利用双面胶体粘贴到摩擦辊的圆周面,然后摩擦辊体载着摩 擦织物一体旋转进行摩擦作用。然而,如前所述,因基板表面存在高度差, 所以基板表面涂布的取向膜并非完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而是具有一定的 高度差异,从而在机械摩擦取向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摩擦碎屑,加上取向膜涂 布、固化后本身的碎屑物,若不能及时清理出来,很容易在摩擦过程中由于摩擦带动在玻璃基板表面有高度差的边角端形成堆积,如图5所示,而造成 产品的显示不良,例如出现亮点、黑区(block)等。为解决取向摩擦中产生碎屑物质对显示效果产生影响的问题,申请号为 03142948. 3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摩擦取向方法,利用反向滚动摩擦方法,即 摩擦辊以其底部的切线速度方向与玻璃基板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滚动方式对玻 璃基板表面的取向膜进行反向滚动摩擦,从而实现不会在玻璃基板表面的可 视区域留下摩擦碎屑痕迹。但是,该申请的摩擦取向方法对摩擦过程产生的 碎屑物质缺乏解决方案,甚至会随着摩擦过程的进行,碎屑物质会因为织物 的夹带,或分散或集中地被带到其他部位而使不良发生的机率扩大。另外, 该专利申请提出的方案只是利用反向滚动摩擦将可视区域边际的碎屑物质分 散化或带离到不可视区域,即du隨y区域,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将碎屑物清 除出玻璃基板,另外对可视区中心区域,即具有功能性部件的区域上的碎屑 物也未能提出解决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擦取向装置,能够有效清理玻璃基板摩擦取向加工时残留的碎屑量,避免碎屑对产品显示效果的影响, 保证产品的显示质量。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取向装置,包括 位于待摩擦玻璃基板上方的摩擦辊以及固定在摩擦辊表面上的具有毛系的摩 擦布,其特征在于摩擦布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置碎屑的缝隙,该缝隙 中填充有粘住碎屑的黏性物质。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摩擦布上设置收集并容置碎屑的缝隙, 并在缝隙中填充将碎屑粘住的翁性物质的技术手段,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摩擦取向装置无法有效清除摩擦碎屑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有效收集摩擦取向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并将其带离玻璃基板,能够避 免碎屑影响产品的显示效果,提高了产品质量,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 以使产品的不良率大大降低至10°/。以下;2、 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改进即可实施,投入的成本较少。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摩擦取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摩擦取向装置具体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摩擦布表面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摩擦取向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玻璃基板上碎屑的分布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摩擦取向装置具体实施例中缝隙收集碎屑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将玻璃基板表面的碎屑物清除,本专利技术通过一些实 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摩擦取向装置,即在现有摩擦取向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摩纟察取向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 例的摩擦取向装置包括摩擦辊1,位于待摩擦玻璃基板5的上方;具有毛 系4的摩擦布3,摩擦布3经胶体2黏着固定在摩擦辊1的表面上;该摩擦 布3朝向玻璃基板5的外侧设有多条垂直于摩擦辊1转动切线方向的缝隙8, 该缝隙8中填充有翁性物质9,缝隙8用于在摩4察取向过程中收集并容置碎 屑,黏性物质9将这些碎屑粘住,使碎屑不会被重新甩出而落到其他部位, 如图3所示为图2中摩擦布3表面的一个局部示意图,图4所示为摩擦辊1 上缝隙8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在一整块摩擦布3的表面上开设 缝隙8,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也可以由尺寸配合的几块摩擦布3拼接粘贴在 摩擦辊1上,则在摩擦布3的表面上各摩擦布3之间可形成缝隙8,且摩擦 布3之间露出的胶体2即可作为缝隙8之中的黏性物质9,或者在拼接形成 的缝隙8中进一步填充黏性物质9,以提高其翁着吸附碎屑的能力。以在整块摩擦布3上开设缝隙8为例,缝隙8的数量、位置、宽度、长 度和深度可以依照下述规定设置缝隙8的数量可以根据摩擦辊1的旋转速度、基台的行进速度进行设置, 以单位时间内能够至少有两条缝隙8经过玻璃基板5同一位置为准,例如一 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是摩擦辊1的旋转速度为1200转/分钟,摩擦辊1的半 径为70mm,不考虑胶体2及摩擦布3的厚度,摩擦辊1的切线速度可达 8796mm/s,而基台的行进速度为45 ~ 50隱/s,所以缝隙8数量的取值范围可 以为3 ~ 5条,即可保证摩擦和收集碎屑的效果;缝隙8在摩擦布3上相互平行,以等间距分布在摩擦布3的外表面上, 并且垂直于摩擦辊1转动切线方向,即与摩擦辊1的轴向平行,设摩擦布3 的周向长度为L,缝隙8的个数为n,则相邻缝隙8的距离为l=L/n,进一 步的,缝隙8的方向也可以与摩擦辊1的转动切向方向呈一夹角,同样能够 满足收集碎屑的目的;取向膜经过缝隙8的摩擦位置与经过正常摩擦布3毛系4的摩擦位置时, 若缝隙8过宽,就可能会出现摩擦不均匀,则表面取向特性出现差异,而表现在显示效果上是亮度不均匀,上述问题即为Rubbing B型mura。所以缝隙 8的宽度在不造成其他摩纟察不良,例如Rubbing B型mura的前纟是下,以大于 毛系4的长度为准,且尽量选较大的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擦取向装置,包括位于待摩擦玻璃基板上方的摩擦辊以及固定在摩擦辊表面上的具有毛系的摩擦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布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置碎屑的缝隙,该缝隙中填充有粘住碎屑的黏性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