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01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包括框架体和位于框架体内一侧的隔室,隔室的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电加热管一和电加热管二,电加热管一和电加热管二上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薄板,散热薄板的上方且位于框架体内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的顶端设有对称设置的保护元件一和保护元件二,且导流板的顶端中部设有散热机构一。有益效果:保护元件可控制电加热管停止加热,从而保证环境温度的适中;电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可沿的散热通孔内散布到外部环境中,扇叶提高了电加热管的散热速率,从而缩短了客室电加热器使周围环境达到适宜的温度的时间;大大地增大了散热面积,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在中国国内铁路客车运行区间跨越了东西南北,随着城市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车内设施结构设计更为人性化,为了使车辆客室内的温度保持在正常的室温,保证旅客身体健康和旅途舒适,在铁路车辆的客室内配置了加热器,客室电加热器主要用于冬季驾驶室内取暖或客车车室内取暖,保证乘客乘坐客车的舒适度。客室电加热器主要通过给加热元件(电加热管)通电后,加热元件产生巨大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周围的环境中,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从而实现驾驶室内取暖或客车车室内取暖,保证司机或乘客的舒适度。但是这种方式供热仅仅依靠热气自然散发,供热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不能使能源充分利用,由于客车内室的空气流通较慢,因此电加热管在自然条件下将热量传递到周围的环境中是较慢的,电加热管通电后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司机室或客车内室的温度才能升高到较合适的温度,其升温速度慢导致司机或乘客在一段时间内舒适度较差。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包括框架体和位于所述框架体内一侧的隔室,所述隔室的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电加热管一和电加热管二,所述电加热管一和所述电加热管二上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薄板,所述散热薄板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框架体内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顶端设有对称设置的保护元件一和保护元件二,且所述导流板的顶端中部设有散热机构一,所述隔室内的两侧均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为S型结构,两组所述散热管之间且位于所述隔室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电加热管一和所述电加热管二相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隔室内设有散热机构二;其中,所述散热机构一包括位于所述框架体内一侧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为L型结构,且所述连接轴的底端设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底端设有贯穿所述筒体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端设有扇叶,所述筒体上套设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通过对称设置的连接柱一与所述筒体相连接,且所述连接框的两侧均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柱二,两组所述连接柱二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的连接杆;所述散热机构二包括位于所述隔室内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端设有轴套一,且所述固定轴的一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为L型结构,且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轴套二,所述轴套一与所述轴套二之间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端分别相对应的与所述轴套一和所述轴套二相连接,所述双轴电机的其中一个靠近所述轴套一的输出端上设有散热叶,所述双轴电机的另一个输出端上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涡轮,所述涡轮的底端设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底端轴心处设有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接的限位杆。作为优选的,所述齿轮二上设有分别与所述齿轮一和所述涡轮相连接的支架。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通过轴杆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接,且所述支撑柱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隔室相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一和所述连接柱二均为转轴,且所述连接杆为L型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框架体的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为腰形孔。作为优选的,所述框架体位于所述隔室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孔,且所述导流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通孔。作为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外壁环绕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荧光条,且所述框架体位于所述散热薄板的下方设有横向设置的保护挡板。作为优选的,所述框架体的底端两侧均设有对称设置的水平支脚,所述水平支脚上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安装孔。。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框架体内壁相连接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为横向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框架体的顶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横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保护元件一和保护元件二与电加热管的配合设计,使得电加热管一和电加热管二通电后,开始对周围环境进行加热,保护元件可检测电加热管加热的环境温度,当温度过高时,保护元件可控制电加热管停止加热,从而保证环境温度的适中;而散热机构一和散热机构二的设计,散热机构一能够带动扇叶进行倾斜选择,电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可沿的散热通孔内散布到外部环境中,扇叶提高了电加热管的散热速率,从而缩短了客室电加热器使周围环境达到适宜的温度的时间;而散热机构二则能够有效的隔室内元器件进行散热,大大地增大了散热面积,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中散热机构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中散热机构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中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中散热薄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中齿轮一和齿轮二的俯视图。图中:1、框架体;2、隔室;3、电加热管一;4、电加热管二;5、散热薄板;6、导流板;7、保护元件一;8、保护元件二;9、散热机构一;10、散热管;11、接线端子;12、散热机构二;13、连接块;14、连接轴;15、筒体;16、传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旋转轴;19、扇叶;20、连接框;21、连接柱一;22、连接柱二;23、连接杆;24、支撑柱;25、固定轴;26、轴套一;27、支架;28、轴套二;29、双轴电机;30、散热叶;31、蜗杆;32、涡轮;33、齿轮一;34、齿轮二;35、限位杆;36、支架;37、固定孔;38、散热孔;39、散热通孔;40、保护挡板;41、水平支脚;42、固定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体(1)和位于所述框架体(1)内一侧的隔室(2),所述隔室(2)的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电加热管一(3)和电加热管二(4),所述电加热管一(3)和所述电加热管二(4)上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薄板(5),所述散热薄板(5)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框架体(1)内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的顶端设有对称设置的保护元件一(7)和保护元件二(8),且所述导流板(6)的顶端中部设有散热机构一(9),所述隔室(2)内的两侧均设有散热管(10),所述散热管(10)为S型结构,两组所述散热管(10)之间且位于所述隔室(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电加热管一(3)和所述电加热管二(4)相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11),所述隔室(2)内设有散热机构二(12);/n其中,所述散热机构一(9)包括位于所述框架体(1)内一侧的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内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块(13)的底端设有连接轴(14),所述连接轴(14)为L型结构,且所述连接轴(14)的底端设有筒体(15),所述筒体(15)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连接轴(14)上套设有传动齿轮(16),所述传动齿轮(16)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从动齿轮(17),所述从动齿轮(17)的底端设有贯穿所述筒体(15)的旋转轴(18),所述旋转轴(18)的底端设有扇叶(19),所述筒体(15)上套设有连接框(20),所述连接框(20)通过对称设置的连接柱一(21)与所述筒体(15)相连接,且所述连接框(20)的两侧均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柱二(22),两组所述连接柱二(2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连接块(13)相连接的连接杆(23);/n所述散热机构二(12)包括位于所述隔室(2)内的支撑柱(24),所述支撑柱(24)的顶端设有固定轴(25),所述固定轴(25)的顶端设有轴套一(26),且所述固定轴(25)的一侧设有支架(27),所述支架(27)为L型结构,且所述支架(27)的顶端设有轴套二(28),所述轴套一(26)与所述轴套二(28)之间设有双轴电机(29),所述双轴电机(29)的输出端分别相对应的与所述轴套一(26)和所述轴套二(28)相连接,所述双轴电机(29)的其中一个靠近所述轴套一(26)的输出端上设有散热叶(30),所述双轴电机(29)的另一个输出端上设有蜗杆(31),所述蜗杆(31)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涡轮(32),所述涡轮(32)的底端设有齿轮一(33),所述齿轮一(33)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齿轮二(34),所述齿轮二(34)的底端轴心处设有与所述支撑柱(24)相连接的限位杆(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快具有安全性能的客室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体(1)和位于所述框架体(1)内一侧的隔室(2),所述隔室(2)的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电加热管一(3)和电加热管二(4),所述电加热管一(3)和所述电加热管二(4)上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薄板(5),所述散热薄板(5)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框架体(1)内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的顶端设有对称设置的保护元件一(7)和保护元件二(8),且所述导流板(6)的顶端中部设有散热机构一(9),所述隔室(2)内的两侧均设有散热管(10),所述散热管(10)为S型结构,两组所述散热管(10)之间且位于所述隔室(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电加热管一(3)和所述电加热管二(4)相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11),所述隔室(2)内设有散热机构二(12);
其中,所述散热机构一(9)包括位于所述框架体(1)内一侧的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内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块(13)的底端设有连接轴(14),所述连接轴(14)为L型结构,且所述连接轴(14)的底端设有筒体(15),所述筒体(15)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连接轴(14)上套设有传动齿轮(16),所述传动齿轮(16)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从动齿轮(17),所述从动齿轮(17)的底端设有贯穿所述筒体(15)的旋转轴(18),所述旋转轴(18)的底端设有扇叶(19),所述筒体(15)上套设有连接框(20),所述连接框(20)通过对称设置的连接柱一(21)与所述筒体(15)相连接,且所述连接框(20)的两侧均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柱二(22),两组所述连接柱二(2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连接块(13)相连接的连接杆(23);
所述散热机构二(12)包括位于所述隔室(2)内的支撑柱(24),所述支撑柱(24)的顶端设有固定轴(25),所述固定轴(25)的顶端设有轴套一(26),且所述固定轴(25)的一侧设有支架(27),所述支架(27)为L型结构,且所述支架(27)的顶端设有轴套二(28),所述轴套一(26)与所述轴套二(28)之间设有双轴电机(29),所述双轴电机(29)的输出端分别相对应的与所述轴套一(26)和所述轴套二(28)相连接,所述双轴电机(29)的其中一个靠近所述轴套一(26)的输出端上设有散热叶(30),所述双轴电机(29)的另一个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葛文广陈玉林王俊蒋洲朱振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