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甲车辆用防冲击减振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00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5
一种装甲车辆用防冲击减振后视镜,由安装板(1)、弹簧(2)、十字槽沉头螺钉M8(3)、镜片(4)、镜框(5)安装座(6)、十字槽沉头螺钉M6(7)组成;先将弹簧(2)用AB结构胶粘接或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弹簧(2)固定在镜框(5)上,再将镜片(4)放置在弹簧(2)上,最后将安装板放置在镜片上,按压压至十字槽沉头螺钉M8(3)孔位对应位置,拧紧十字槽沉头螺钉M8(3)即可完成整个后视镜的安装;将已装配完整的后视镜用十字槽沉头螺钉M6(7)安装在任意装甲车后视镜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装甲车辆在不拆卸后视镜的情况下不能直接射击的问题,提高了行车间射击时驾驶的安全性;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互换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甲车辆用防冲击减振后视镜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甲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装甲车辆用防冲击减振后视镜。
技术介绍
装甲车辆在射击时会在炮口产生冲击波,冲击波从炮口向四周扩散,距离炮口越近受到的冲击波越大,通常情况下装甲车炮口距后视镜直线距离为1米至2米,此距离冲击波极大,传统玻璃后视镜无法承受此冲击波会被振碎或振脱落。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在火炮射击前将后视镜拆下,如在战场环境下射击还需要人员下车去拆卸后视镜才能射击,影响作战效率及人员安全,不拆后视镜又会被火炮冲击波振碎,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装甲车辆用防冲击减振后视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装甲车辆用防冲击减振后视镜,由安装板(1)、弹簧(2)、十字槽沉头螺钉M8(3)、镜片(4)、镜框(5)、安装座(6)、十字槽沉头螺钉M6(7)组成,先将弹簧(2)用AB结构胶粘接或焊接固定在镜框(5)上,再将镜片(4)放置在弹簧(2)上,最后将安装板(1)放置在镜片(4)上,按压至十字槽沉头螺钉M8(3)孔位对应位置,拧紧十字槽沉头螺钉M8(3)即完成整个后视镜的安装;然后将已装配完整的后视镜用十字槽沉头螺钉M6(7)安装在任意装甲车后视镜杆上。本专利技术的装甲车辆用防冲击减振后视镜,解决了装甲车辆在不拆卸后视镜的情况下不能直接射击的问题,减少了射击前拆下后视镜的繁琐工序,提高了射击时的方便性,提高了行车间射击时驾驶的安全性;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互换性好的特点;后视镜重量轻,镜片成像效果好,后视镜组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切视图;图4是图3的I向放大视图;上述图中:1安装板、2弹簧、3十字槽沉头螺钉M8、4镜片、5镜框、6安装座、7十字槽沉头螺钉M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装甲车辆用防冲击减振后视镜,由安装板(1)、弹簧(2)、十字槽沉头螺钉M8(3)、镜片(4)、镜框(5)、安装座(6)、十字槽沉头螺钉M6(7)组成,先将弹簧(2)用AB结构胶粘接或焊接固定在镜框(5)上,再将镜片(4)放置在弹簧(2)上,最后将安装板(1)放置在镜片(4)上,按压至十字槽沉头螺钉M8(3)孔位对应位置,拧紧十字槽沉头螺钉M8(3)即完成整个后视镜的安装;然后将已装配完整的后视镜用十字槽沉头螺钉M6(7)安装在任意装甲车后视镜杆上。本实施例的装甲车辆用防冲击减振后视镜,可安装在任意装甲车辆上;调整后视镜的角度、高低位置时,只需用十字螺丝刀拧松十字槽沉头螺钉M6(7)调整后视镜角度、高低位置,后视镜位置调整好后,拧紧十字槽沉头螺钉M6(7)即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装甲车辆在不拆卸后视镜的情况下不能直接射击的问题,减少了射击前拆下后视镜的繁琐工序,提高了射击时的方便性,提高了行车间射击时驾驶的安全性;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互换性好的特点;后视镜重量轻,镜片成像效果好,后视镜组装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甲车辆用防冲击减振后视镜,由安装板(1)、弹簧(2)、十字槽沉头螺钉M8(3)、镜片(4)、镜框(5)安装座(6)、十字槽沉头螺钉M6(7)组成;先将弹簧(2)用AB结构胶粘接或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弹簧(2)固定在镜框(5)上,再将镜片(4)放置在弹簧(2)上,最后将安装板放置在镜片上,按压压至十字槽沉头螺钉M8(3)孔位对应位置,拧紧十字槽沉头螺钉M8(3)即可完成整个后视镜的安装;将已装配完整的后视镜用十字槽沉头螺钉M6(7)安装在任意装甲车后视镜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甲车辆用防冲击减振后视镜,由安装板(1)、弹簧(2)、十字槽沉头螺钉M8(3)、镜片(4)、镜框(5)安装座(6)、十字槽沉头螺钉M6(7)组成;先将弹簧(2)用AB结构胶粘接或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弹簧(2)固定在镜框(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果马圣杰邓明汪福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