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92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配件加工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底板上方两侧安装有连接柱,所述底板左侧连接柱上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底板上方安装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内部安装有气压杆,所述气压杆顶部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侧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该装置通过附加往复换向装置,使打磨模组可以自动在紧固件上方做往复运动,可以对紧固件的各个位置各个角度进行加工,全自动化实现,加工效果更为精准,同时对固定装置进行改装,使用升降式移动的方式来进行固定,使装置可以调节的范围更大,使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紧固件,使用行业广泛,包括能源、电子、电器、机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压等等行业,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化工、仪表和用品等上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固件,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基础件。它的特点是品种规格繁多,性能用途各异,而且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程度也极高。因此,也有人把已有国家标准的一类紧固件称为标准紧固件,或简称为标准件。汽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紧固件,一般汽车紧固件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目前市场上汽车紧固件打磨装置一般只能对一种大小型号汽车紧固件进行打磨,适用范围小,不利于大批量加工,同时常需要依靠人力来不断切换打磨模组的位置,从而达到对不同位置紧固件打磨的效果,但依靠操作人员进行换位工作无法实现等速、等距离的运转,容易引起左右两侧加工效果不相同,为后期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还十分浪费人力,从而降低了打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的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汽车紧固件打磨装置一般只能对一种大小型号汽车紧固件进行打磨,适用范围小,不利于大批量加工,同时常需要依靠人力来不断切换打磨模组的位置,从而达到对不同位置紧固件打磨的效果,但依靠操作人员进行换位工作无法实现等速、等距离的运转,容易引起左右两侧加工效果不相同,为后期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还十分浪费人力,从而降低了打磨的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底板上方两侧安装有连接柱,所述底板左侧连接柱上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底板上方安装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内部安装有气压杆,所述气压杆顶部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侧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中部安装有往复换向装置,所述往复换向装置底部安装有打磨模组;所述底板上方位于左侧连接柱和气压缸之间对向安装有两个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打磨模组下方。优选地,所述往复换向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部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开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第四导向槽、第五导向槽和第六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不与第二导向槽相连的一端设有第一坡体,所述第六导向槽不与第五导向槽相连的一端设有第二坡体,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相连、第二导向槽与第三导向槽相连、第三导向槽与第四导向槽相连、第四导向槽与第五导向槽相连、第五导向槽与第六导向槽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位于第一转盘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套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中部安装有主控杆,所述主控杆中部开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轴承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两端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旋转块的一端安装有导向球,所述旋转块底部安装有导向杆;所述主控杆底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安装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铰接有主导向柱,所述主导向柱内部开有导向杆槽,所述导向杆位于导向杆槽内部,所述导向杆槽底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与导向杆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导向球的直径小于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三导向槽、第四导向槽、第五导向槽和第六导向槽的槽宽。优选地,第一导向槽与第六导向槽的半径差值小于第一连接柱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六导向槽的半径差值小于滑动杆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支撑板两侧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安装有导向环,所述控制板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侧部安装有套杆,所述套杆内部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顶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轴承连接有转动套环,所述转动套环底部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上远离转动套环的一端通过万向轴承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导向环内部,所述连接柱底部安装有压板。优选地,所述压板运动至最高点时,所述滑动杆不与套杆相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的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附加往复换向装置,使打磨模组可以自动在紧固件上方做往复运动,可以对紧固件的各个位置各个角度进行加工,全自动化实现,加工效果更为精准,同时对固定装置进行改装,使用升降式移动的方式来进行固定,使装置可以调节的范围更大,可以适配各种不同规格的紧固件,使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往复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往复换向装置第一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往复换向装置第一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固定装置的工作状态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图;附图中:1、底板;2、支撑座;3、连接柱;4、第一滑槽;5、第一滑块;6、气压缸;7、气压杆;8、第一连接块;9、往复换向装置;91、第一电机;92、第一转盘;93、第一导向槽;94、第二导向槽;95、第三导向槽;96、第四导向槽;97、第五导向槽;98、第六导向槽;99、第一坡体;910、第二坡体;911、第一连接柱;912、滑动杆;913、主控杆;914、通槽;915、旋转块;916、第一连杆;917、导向球;918、导向杆;919、连接板;920、第二滑槽;921、第二滑块;922、主导向柱;923、导向杆槽;924、弹簧;10、第一连接杆;11、打磨模组;12、固定装置;121、支撑板;122、控制板;123、安装块;124、导向环;125、第二电机;126、旋转杆;127、套杆;128、滑动杆;129、连接杆;1210、转动套环;1211、压杆;1212、连接柱;1213、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底部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底板1上方两侧安装有连接柱3,所述底板1左侧连接柱3上开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底板(1)上方两侧安装有连接柱(3),所述底板(1)左侧连接柱(3)上开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上设置有第一滑块(5);所述底板(1)上方安装有气压缸(6),所述气压缸(6)内部安装有气压杆(7),所述气压杆(7)顶部安装有第一连接块(8),所述第一连接块(8)侧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0),所述第一连接杆(10)远离第一连接块(8)的一端与第一滑块(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0)中部安装有往复换向装置(9),所述往复换向装置(9)底部安装有打磨模组(11);所述底板(1)上方位于左侧连接柱(3)和气压缸(6)之间对向安装有两个固定装置(12),所述固定装置(12)位于打磨模组(11)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底板(1)上方两侧安装有连接柱(3),所述底板(1)左侧连接柱(3)上开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上设置有第一滑块(5);所述底板(1)上方安装有气压缸(6),所述气压缸(6)内部安装有气压杆(7),所述气压杆(7)顶部安装有第一连接块(8),所述第一连接块(8)侧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0),所述第一连接杆(10)远离第一连接块(8)的一端与第一滑块(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0)中部安装有往复换向装置(9),所述往复换向装置(9)底部安装有打磨模组(11);所述底板(1)上方位于左侧连接柱(3)和气压缸(6)之间对向安装有两个固定装置(12),所述固定装置(12)位于打磨模组(11)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紧固件的多角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换向装置(9)包括第一电机(91),所述第一电机(91)底部安装有第一转盘(92),所述第一转盘(92)上开有第一导向槽(93)、第二导向槽(94)、第三导向槽(95)、第四导向槽(96)、第五导向槽(97)和第六导向槽(98);所述第一导向槽(93)不与第二导向槽(92)相连的一端设有第一坡体(99),所述第六导向槽(98)不与第五导向槽(97)相连的一端设有第二坡体(910),所述第一导向槽(93)与第二导向槽(94)相连、第二导向槽(94)与第三导向槽(95)相连、第三导向槽(95)与第四导向槽(96)相连、第四导向槽(96)与第五导向槽(97)相连、第五导向槽(97)与第六导向槽(98)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10)上位于第一转盘(92)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911),所述第一连接柱(911)上套接有滑动杆(912),所述滑动杆(912)中部安装有主控杆(913),所述主控杆(913)中部开有通槽(914),所述通槽(914)内部轴承连接有旋转块(915),所述旋转块(915)两端安装有第一连杆(916),所述第一连杆(916)远离旋转块(915)的一端安装有导向球(917),所述旋转块(915)底部安装有导向杆(918);所述主控杆(913)底部安装有连接板(919),所述连接板(9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米锐汽车配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