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87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47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其包括能在工件的腔体内转动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上用于对工件腔体内壁进行车削加工的刀体;刀体与转轴转动连接,刀体的转动轴线与转轴的轴线垂直,转轴上设置有驱使刀体摆动的驱动机构;转轴带动刀体转动的同时杠杆机构带动刀体沿转轴方向摆动,刀体的摆动与转轴带动刀体的转动叠加使刀体的车削端移动轨迹为球形,在不需要对工件进行分割和拼接、不需要进行数控的情况下就可以克服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在不移动转轴的情况下就可以用刀体直接在腔体内切削出完整的球形凹面。本申请具有无需数控、加工形状规整、便于操作、便于维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
本申请涉及腔体内加工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工件进行内腔加工时,例如差速器的机身,需要在工件的内腔加工出球形凹面。在加工球形凹面时,工作人员一般会将工件沿球形凹面的中线分割成两部分进行球形凹面的加工,在加工球形凹面时,由于球形凹面的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较难控制,还需要使用数控机床进行精确的加工;在球形凹面切削完毕后,再将两部分工件拼接在一起。在实际生产时,进行数控加工的成本很高,而且操作很繁琐;拼接后的工件还存在拼接缝,使工件的密封性降低。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加工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更方便地进行内腔的球形凹面加工,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包括能在工件的腔体内转动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上用于对工件腔体内壁进行车削加工的刀体;刀体与转轴转动连接,刀体的转动轴线与转轴的轴线垂直,转轴上设置有驱使刀体摆动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带动刀体转动的同时驱动机构带动刀体沿转轴方向摆动,刀体的摆动与转轴带动刀体的转动叠加使刀体的车削端移动轨迹为球形,在不需要进行数控的情况下可以将工件内腔加工出球形凹面。在加工时只需要将刀体与转轴的转动轴线和转轴的轴线交点位置与需要加工的球形凹面的圆心对应,就可以克服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在不移动转轴的情况下加工出规整的球形凹面。在加工时可以直接将转轴伸入工件的腔体内,不需要对工件进行分割和拼接,就可以用刀体直接在腔体内切削出完整的球形凹面。可选的,转轴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刀体的安装孔,安装孔沿转轴的长度方向设置,刀体转动支撑在安装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体转动支撑在安装孔内壁上,在转轴带动刀体轴向转动时可以对刀体进行更好的支撑;并且在转轴进入工件腔体内时可以在安装孔内收起,便于转轴进入开口较小的工件。可选的,刀体沿转动轴线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机构的安装槽,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支撑于安装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支撑在安装槽内,在转轴带动刀体和驱动机构一起转动时,可以使驱动机构对刀体的支撑更加稳定,也使驱动机构和刀体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可选的,驱动机构包括伸缩件,伸缩件设置在转轴内,伸缩件与刀体之间设置有牵引杆,牵引杆一端转动支撑于安装槽内,牵引杆的另一端与伸缩件的输出端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杆在伸缩件的驱动下向刀体方向移动,并且牵引刀体沿转轴方向摆动;采用伸缩件和牵引杆驱动刀体,并且将伸缩件设置在转轴内,可以在转轴转动时更加稳定地带动刀体摆动,不易受到离心力的影响。可选的,转轴内设置有用于安装伸缩件的滑孔,滑孔开口与安装孔连通,伸缩件设置在滑孔内,且伸缩件的输出端朝向安装孔,伸缩件的输出端可以在滑孔内伸缩;滑孔靠近刀体摆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牵引杆进行让位的斜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伸缩件对牵引杆和刀体进行驱动时受到反作用力时,滑孔的内壁可以为伸缩件提供稳定的支撑;设置斜槽后,可以将滑孔的开口设置于伸缩件输出端伸长的最远端,不仅可以对伸缩件进行更好的支撑,还保留了牵引杆的转动空间。可选的,牵引杆靠近刀体车削端的一侧设置有对应车削端位置的让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了让位槽后,可以使牵引杆与刀体转动连接的位置尽可能靠近车削端,使牵引杆对刀体支撑的力矩尽可能大,由于杠杆原理中动力与动力矩之积等于阻力与阻力矩之积,车削端的受力和力矩都是固定的,牵引杆对刀体支撑的力矩与刀体所需牵引杆提供的支撑力成反比,从而使刀体所需牵引杆提供的支撑力更小,使牵引杆对刀体的驱动更加稳定。可选的,刀体关于刀体的转动轴线对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转动时,刀体两侧的车削端可以从工件沿转轴方向的两侧同时进行车削加工,刀体只需要沿转轴转动至与转轴垂直的角度时,即可完成车削加工;从球形凹面的两侧进行加工,更容易切削,并且提高了至少一倍工作效率;对称的刀体还可以使转轴在转动时受力更加均匀,加工更加稳定。可选的,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还包括用于对转轴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机构可以对转轴进行限位,使转轴在转动时更加稳定,加工的形状也更加规整。可选的,转轴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凹槽,限位机构包括用于与限位凹槽配合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嵌设且转动连接于限位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转动配合,对转轴进行限位。可选的,转轴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同轴线设置有限位轴,限位轴的半径小于转轴的半径,限位机构包括用于卡入腔体内的限位环,限位环滑移套设于限位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针对腔体不连通的工件,利用工件内的孔将限位环卡入,限位环与限位轴的转动配合,对转轴进行限位。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刀体的摆动与转轴带动刀体的转动叠加使刀体的车削端移动轨迹为球形,在不需要对工件进行分割和拼接、不需要进行数控的情况下就可以用刀体直接在腔体内切削出完整的球形凹面;2.通过设置安装孔、安装槽和滑孔,是刀体在进行切削时,可以受到更稳定均衡的支撑,也使伸缩件得到更稳定的支撑;3.通过设置限位机构,使转轴在转动时更加稳定,加工的形状也更加规整。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的爆炸图;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刀体收起时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刀体展开时的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2中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削机构;11、转轴;111、安装孔;112、第一定位孔;113、滑孔;1131、斜槽;114、限位凹槽;115、限位轴;1151、限位卡环;12、刀体;121、刀片;1211、第三固定孔;122、第一固定孔;123、安装槽;124、第二定位孔;125、第三定位孔;13、牵引杆;131、第二固定孔;132、让位槽;21、液压缸;3、限位机构;31、限位凸起;32、限位环;321、防滑层;4、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实施例1参照图1,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包括用于对工件4腔体内壁进行车削加工的车削机构1和用于为车削机构1提供驱动力的驱动机构。参照图1、图2,车削机构1包括转轴11、与转轴11转动连接的刀体12和用于带动刀体12沿转轴11方向摆动的牵引杆13;参照图3、图4,驱动机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在工件(4)的腔体内转动的转轴(11)、设置在转轴(11)上用于对工件(4)腔体内壁进行车削加工的刀体(12);刀体(12)与转轴(11)转动连接,刀体(12)的转动轴线与转轴(11)的轴线垂直,转轴(11)上设置有驱使刀体(12)摆动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在工件(4)的腔体内转动的转轴(11)、设置在转轴(11)上用于对工件(4)腔体内壁进行车削加工的刀体(12);刀体(12)与转轴(11)转动连接,刀体(12)的转动轴线与转轴(11)的轴线垂直,转轴(11)上设置有驱使刀体(12)摆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刀体(12)的安装孔(111),安装孔(111)沿转轴(11)的长度方向设置,刀体(12)转动支撑在安装孔(1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2)沿转动轴线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机构的安装槽(123),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1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伸缩件,伸缩件设置在转轴(11)内,伸缩件与刀体(12)之间设置有牵引杆(13),牵引杆(13)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123)内,牵引杆(13)的另一端与伸缩件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加工工件腔体内部的展开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伸缩件的滑孔(113),滑孔(113)开口与安装孔(111)连通,伸缩件设置在滑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学军陈燕楠田晓奇陆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超尔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