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样数据配置液体肥和水的比例并进行施肥的移动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62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土样数据配置液体肥和水的比例并进行施肥的移动小车,由驱动小车、探测针、土壤采样机、传感检测集成模块、中央处理器、水箱、液体肥母液箱、肥水混合箱、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土壤出水孔、叶面喷洒装置、搅拌装置、进水口组成。探测针和土壤采样机检测土壤数据,传感检测集成模块将相关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通过算法得出母液和水的比例,水箱和液体肥母液箱自动对肥水混合箱进行肥水输送,肥水混合箱中进行自动搅拌,土壤出水孔和叶面喷洒装置将配置好的肥料进行施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土壤施肥和叶面施肥两种施肥方式,施肥效率高;全程均由车自动进行施肥,无需人工辅助,减少了劳动力和财力的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土样数据配置液体肥和水的比例并进行施肥的移动小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检测和土壤施肥
,具体涉及一种施肥小车。
技术介绍
目前小车在作业时使用的都是传统的固体肥,固体肥对小车的装载重量要求高,同时还对储存仓的位置设计有所要求,以防止增加劳动强度。许多施肥车在技术上作出了一些改进,比如ZL201820581478.1的施肥小车专利设计了研磨装置,但施肥时仅是把固体肥水混合液洒在地面上,土壤对肥水混合液的吸收效率极差;ZL201720734566.6的施肥车和ZL201820734271.3的施肥小车,采用手推车进行施肥,一定程度上的确减少劳动力投入,但是仍然需要人力去辅助施肥作业,无法实现施肥车的自动移动。以上施肥小车本身均无法进行自动土样检测并自动配置,耗费时间长,劳动力投入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土壤采样装置和检测集成模块主要结构,以检测土壤的湿度、pH值、温度等数据信息,自动配置肥水比例,从而达到高效自动施肥的功能。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测土样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测土样数据配置液体肥和水的比例并进行施肥的移动小车,由驱动小车(1)、探测针(2)、土壤采样机(3)、传感检测集成模块(4)、中央处理器(5)、水箱(6)、液体肥母液箱(7)、肥水混合箱(8)、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第三阀门(11)、土壤出水孔(12)、叶面喷洒装置(13)、搅拌装置(14)、进水口(1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针(2)位于传感检测集成模块(4)下方且在驱动小车(1)左右两端各有一个;所述的土壤采样机(3)位于传感检测集成模块(4)下方且在驱动小车(1)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内设置第三阀门(11)和进水口(15);中央处理器(5)位于传感检测集成模块(4)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测土样数据配置液体肥和水的比例并进行施肥的移动小车,由驱动小车(1)、探测针(2)、土壤采样机(3)、传感检测集成模块(4)、中央处理器(5)、水箱(6)、液体肥母液箱(7)、肥水混合箱(8)、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第三阀门(11)、土壤出水孔(12)、叶面喷洒装置(13)、搅拌装置(14)、进水口(1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针(2)位于传感检测集成模块(4)下方且在驱动小车(1)左右两端各有一个;所述的土壤采样机(3)位于传感检测集成模块(4)下方且在驱动小车(1)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内设置第三阀门(11)和进水口(15);中央处理器(5)位于传感检测集成模块(4)上方;叶面喷洒装置(13)位于驱动小车(1)侧部;土壤出水孔(12)位于驱动小车(1)底部;第一阀门(9)有两个,均位于肥水混合箱(8),连接着水箱(6)和液体肥母液箱(7);第二阀门(10)有两个,分别位于肥水混合箱(8)的底部和侧部各一个,分别连接土壤出水孔(12)和叶面喷洒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芮琳沈常宇徐戴天舒金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