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59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耳机芯模块(A)包括前壳(1)和固定于前壳(1)内的扬声器(2),功能模块(B)包括后壳(3)和设置于后壳(3)内的电源(4)和控制电路。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耳机具有较高的模块化程度,通过将不同的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进行组合,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便于用户进行耳机内的电源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
本技术涉及扬声器
,具体涉及一种耳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个性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可能需要具有不同功能、音质和外观的耳机,但是目前的耳机的功能、音质等通常在出厂时已被设定完毕,用户需要购买多种耳机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这使用户对于耳机的支出增加,同时对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能够提高耳机的个性化程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包括:耳机芯模块,包括前壳和固定于所述前壳内的扬声器;以及功能模块,包括后壳和设置于所述后壳内的电源和控制电路,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耳机芯模块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耳机芯模块连接时,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扬声器包括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电源相对设置,所述磁铁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源吸合以连接所述耳机芯模块和所述功能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通过卡扣或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固定于所述基座朝向所述耳机芯模块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为PCB板,所述控制电路印制于所述PCB板。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功能元件被配置为进行传感或数据处理。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具有电源容置槽和设置于所述电源容置槽外周的功能元件容置槽,所述电源固定于所述电源容置槽内,所述功能元件固定于所述功能元件容置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后壳具有螺纹孔,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螺钉,所述螺钉自所述电源容置槽的底部贯穿所述基座并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电源通过粘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电源容置槽。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元件包括传感器和/或数据处理装置,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人体状态、外部环境状态以及/或者所述耳机的运动状态,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功率放大器和/或音频解码器;所述功能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后壳内。进一步地,所述耳机芯模块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与所述弹片连接的触点,所述耳机芯模块与所述功能模块连接时,所述弹片与所述触点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耳机芯模块和功能模块,耳机芯模块包括前壳和固定于前壳内的扬声器,功能模块包括后壳和设置于后壳内的电源和控制电路。由此,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具有较高的模块化程度,通过将不同的耳机芯模块和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便于用户进行耳机内的电源的更换。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A-耳机芯模块;B-功能模块;C-入耳胶套;1-前壳;11-音嘴;12-第一开口;2-扬声器;21-磁铁;3-后壳;31-第二开口;4-电源;5-基座;51-电源容置槽;52-功能元件容置槽;6-功能元件;7-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图1-图3分别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的外形示意图、剖视示意图和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的剖切面为耳机的轴线所在的一个平面。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包括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耳机芯模块A包括前壳1和固定于前壳1内的扬声器2,功能模块B包括后壳3和设置于后壳3内的电源4和控制电路。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由此可以提高耳机的模块化程度,便于将不同的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进行组合而得到具有不同功能的耳机。扬声器2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动式扬声器、电磁式扬声器、静电式扬声器、压电式扬声器或其他形式的扬声器。本技术以扬声器2为电动式扬声器中的动圈式扬声器为例进行说明。动圈式扬声器通过向处于磁路系统产生的磁间隙中的音圈通以电信号,使音圈受到安培力而运动,推动振膜振动,从而推动空气发声。音圈受到的安培力与电流强度、导线垂直于磁感线的长度、磁感应强度正相关。磁路系统通常包括磁铁和磁碗,磁碗用于承载和定位磁铁。参考图3,前壳1具有供扬声器2装入的第一开口12,扬声器2可以通过焊接、粘接、卡扣连接、紧固件连接(例如螺钉连接、销连接等)或其他的连接方式与前壳1固定。耳机的佩戴形式可以是耳塞式、入耳式、头戴式或其他形式。以入耳式耳机为例,前壳1远离第一开口12的一侧具有音嘴11,音嘴11与扬声器2相对。耳机还包括入耳胶套C,入耳胶套C与音嘴11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将入耳胶套C套设在音嘴11上。入耳胶套C用于在耳机使用时放入外耳道以对扬声器2发出的声音的传播起到导向的作用。入耳胶套C可以采用硅胶、乳胶、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可选地,耳机芯模块A、功能模块B和入耳胶套C连接后可以基本形成为胶囊状,便于将耳机放置在外耳道。图4是本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4所示,后壳3具有供电源4和控制电路装入的第二开口31,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连接时,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31相对,第二开口31与第一开口12的形状相匹配,由此可以减小前壳1和后壳3之间连接后的缝隙,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耳机内影响耳机正常工作。扬声器2的磁碗一侧朝向前壳1的第一开口12,电源4固定在朝向第二开口31的一侧并与磁铁21相对设置。优选地,可以采用具有钢质外壳或其他能够被磁铁21吸引的材料制成的外壳的电源4,或者在电源4表面固定铁片、磁片等能够被磁铁21吸引的材料,由此,在耳机芯模块A与功能模块B靠近时,磁铁21能够与电源4之间进行吸合,从而连接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电源4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干电池、锂电池或其他形式的可充电或一次性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耳机芯模块(A),包括前壳(1)和固定于所述前壳(1)内的扬声器(2);以及/n功能模块(B),包括后壳(3)和设置于所述后壳(3)内的电源(4)和控制电路,所述功能模块(B)与所述耳机芯模块(A)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功能模块(B)与所述耳机芯模块(A)连接时,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扬声器(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芯模块(A),包括前壳(1)和固定于所述前壳(1)内的扬声器(2);以及
功能模块(B),包括后壳(3)和设置于所述后壳(3)内的电源(4)和控制电路,所述功能模块(B)与所述耳机芯模块(A)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功能模块(B)与所述耳机芯模块(A)连接时,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扬声器(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2)包括磁铁(21),所述磁铁(21)与所述电源(4)相对设置,所述磁铁(21)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源(4)吸合以连接所述耳机芯模块(A)和所述功能模块(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与所述后壳(3)之间通过卡扣或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B)还包括基座(5),所述基座(5)与所述后壳(3)固定连接,所述电源(4)固定于所述基座(5)朝向所述耳机芯模块(A)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为PCB板,所述控制电路印制于所述PCB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B)还包括功能元件(6),所述功能元件(6)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功能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善勇王庆依辛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精拓丽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