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路器及其旁路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56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合路器及其旁路开关电路,该旁路开关电路至少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一控制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二开关电路耦接,第一控制电路耦接第一开关电路,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第二开关电路,并接收第二控制信号,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本申请通过第一控制电路以及第二控制电路分别控制第一开关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无需额外的调制解调器对第一开关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调制,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路器及其旁路开关电路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合路器及其旁路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在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多频段合路器应用中,基站系统需经由合路器旁路输出直流电压与控制信号至下一级设备,如塔放,天线控制器等。控制信号一般指AISG(AntennaInterfaceStandardsGroup,天线接口通信标准)的OOK(OnOffKeying,开关调制)的信号,直流电压为+10V至+30V,OOK信号的强度为-18dBm至+5dBm。常规的多频合路器一般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固定的端口,系统只能从事先设计好的逻辑中选择其中一个端口将直流电压和控制信号旁路输出至COMMPort(公共端口)。同时,如此合路器作为分路器使用时,则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逻辑将COMMPort的直流电压和控制信号旁路至其中一个端口,因此需要双向开关来实现这种灵活的开关功能。现有技术采用场效应晶体管作为直流开关,通过将OOK信号单独分离,并对OOK信号进行解调后再进行调制的方法进行开关控制。采用多个调制解调器电路对合路器的各旁路进行解调,使得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合路器及其旁路开关电路,以解决上述成本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书:提供一种旁路开关电路,该旁路开关电路至少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一控制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二开关电路耦接,第一控制电路耦接第一开关电路,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第二开关电路,并接收第二控制信号,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其中,第一开关电路至少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收第一射频信号,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其中,第一开关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三开关管以及第四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控制电路至少包括第一电容、第五电阻、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三端,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六开关管的第三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收第一电压,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第六电阻,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其中,在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六开关管导通,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第五开关管截止;第三开关管与第四开关管导通,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导通,第一射频信号经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输出。其中,在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三开关管与第四开关管截止,以使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截止;第六开关管截止,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五电阻接收第一电压,第五开关管导通,第一射频信号通过第一电容以及第五开关管接地。其中,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相同,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相同。其中,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在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二开关电路断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书:提供一种合路器,该合路器包括信号控制器和如上述的旁路开关电路,信号控制器与旁路开关电路耦接,信号控制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给旁路开关电路,以使旁路开关电路输出第一射频信号或/和第二射频信号。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第二开关电路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通过改变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实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导通或断开,无需额外的调制解调器对第一开关电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调制,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旁路开关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开关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一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图1中第二开关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图1中第二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旁路开关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合路器的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旁路开关电路以及合路器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旁路开关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旁路开关电路110包括第一旁路、第一开关电路111、第一控制电路112、第二旁路、第二开关电路113和第二控制电路114。第一旁路的输入端接收第一射频信号U1,第二旁路的输入端接收第二射频信号U2,第二旁路的输出端与第一旁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电路111串联在第一旁路的输入端和第一旁路的输出端之间,第一控制电路112耦接第一开关电路111,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U3,根据第一控制信号U3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断开;第二开关电路113串联在第二旁路的输入端和第二旁路的输出端之间,第二控制电路114耦接第二开关电路113,并接收第二控制信号U4,根据第二控制信号U4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13导通或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旁路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开关电路至少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一控制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耦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耦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耦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并接收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旁路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开关电路至少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第一控制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耦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耦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耦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并接收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旁路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至少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收第一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旁路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三开关管以及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旁路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至少包括第一电容、第五电阻、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
申请(专利权)人: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