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专用漏电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45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漏电断路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变频器专用漏电断路器,包括漏电断路器本体和回复机构,所述回复机构包括防护隔板,所述防护隔板安装有蓄电池、压力传感器和警报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警报器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回复机构通过触发杆与所述漏电断路器本体连接,所述漏电断路器本体设有操作手柄和探出槽,所述探出槽的上方开设有通孔,所述触发杆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触发杆启动蓄电池、压力传感器与警报器的电路,警报器发出声响,提醒相应的人员及时恢复变频器的用电正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专用漏电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漏电断路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变频器专用漏电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漏电断路器通过设置在断路器内的电压采集器及电流采集器采集信号,判断设备的用电状况,当发生用电状况异常时,通过断路器实现自动开断。对于变频器,当电路断开时,而相关人员没有及时发现,不能及时检修重新启动电路,将导致变频器不能及时重新启动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专用漏电断路器,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变频器专用漏电断路器,包括漏电断路器本体和回复机构,所述回复机构包括防护隔板,所述防护隔板安装有蓄电池、压力传感器和警报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警报器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回复机构通过触发杆与所述漏电断路器本体连接,所述漏电断路器本体设有操作手柄和探出槽,所述探出槽的上方开设有通孔,所述触发杆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触发杆包括主轴、触发板和挤压杆,所述通孔包括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主轴与所述上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杆与所述下通孔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主轴设有位移限位片。优选地,所述触发杆设有回复挡板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回复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隔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操作手柄设有横向搭手,所述横向搭手的高度大于所述探出槽顶端到所述下通孔底端的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变频器发生用电状况异常而断开时,操作手柄从探出槽的下方跳转到探出槽的上方,跳转到探出槽上方的操作手柄促使触发杆移动并压向压力传感器,蓄电池、压力传感器与警报器的电路接通,警报器发出声响,提醒相应的人员及时恢复变频器的用电正常;同时漏电断路器本体和蓄电池、压力传感器、警报器处于防护隔板的不同端,互不干扰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保护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护隔板的右视图;图3为主轴的俯视图;图4为触发杆与通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压力传感器与警报器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漏电断路器本体,2-防护隔板,3-蓄电池,4-压力传感器,5-警报器,6-触发杆,11-操作手柄,12-探出槽,13-上通孔,14-下通孔,61-主轴,62-触发板,63-挤压杆,64-位移限位片,65-回复挡板,66-复位弹簧,111-横向搭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变频器专用漏电断路器,包括漏电断路器本体1和回复机构,回复机构包括防护隔板2,防护隔板2安装有蓄电池3、压力传感器4和警报器5,压力传感器4、警报器5与蓄电池3电性连接,回复机构通过触发杆6与漏电断路器本体1连接,漏电断路器本体1设有操作手柄11和探出槽12,探出槽12的上方开设有通孔,触发杆6与通孔滑动连接。当变频器发生用电状况异常而断开时,操作手柄11从探出槽12的下方跳转到探出槽12的上方,跳转到探出槽12上方的操作手柄11促使触发杆6移动并压向压力传感器4,蓄电池3、压力传感器4与警报器5的电路接通,警报器5发出声响,提醒相应的人员及时恢复变频器的用电正常。漏电断路器本体1和蓄电池3、压力传感器4、警报器5处于防护隔板2的不同端,互不干扰影响。其中,触发杆6包括主轴61、触发板62和挤压杆63,通孔包括上通孔13和下通孔14,主轴61与上通孔13滑动连接,挤压杆63与下通孔14滑动连接。其中,主轴61设有位移限位片64。当变频器发生用电状况异常而断开时,操作手柄11从探出槽12的下方跳转到探出槽12的上方,位移限位片64防止挤压杆63在操作手柄11的跳转冲击下过多地移入下通孔14的内部。其中,触发杆6设有回复挡板65和复位弹簧66,复位弹簧66的一端与回复挡板65固定连接,复位弹簧66的另一端与防护隔板2固定连接。恢复变频器用电正常后,将操作手柄11翻转至探出槽12的下方,在复位弹簧66的作用下,挤压杆63向下通孔14的外部移动,触发板62与压力传感器4分离,蓄电池3、压力传感器4与警报器5的电路断开。其中,操作手柄11设有横向搭手111,横向搭手111的高度大于探出槽12顶端到下通孔14底端的距离。当变频器发生用电状况异常而断开时,操作手柄11从探出槽12的下方跳转到探出槽12的上方,确保跳转到探出槽12上方的操作手柄11能够将挤压杆63压向下通孔14的内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变频器发生用电状况异常而断开时,操作手柄11从探出槽12的下方跳转到探出槽12的上方,跳转到探出槽12上方的操作手柄11将挤压杆63压回下通孔14中,主轴61随挤压杆63同步向后移动,触发板62随主轴61同步向后移动,向后移动的触发板62向压力传感器4施加压力,蓄电池3、压力传感器4与警报器5的电路接通,警报器5发出声响,提醒相应的人员及时恢复变频器的用电正常;电路恢复正常后,将操作手柄11翻转至探出槽12的下方,在复位弹簧66的作用下,挤压杆63向下通孔14的外部移动,触发板62与压力传感器4分离,蓄电池3、压力传感器4与警报器5的电路断开。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专用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漏电断路器本体(1)和回复机构,所述回复机构包括防护隔板(2),所述防护隔板(2)安装有蓄电池(3)、压力传感器(4)和警报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4)、所述警报器(5)与所述蓄电池(3)电性连接,所述回复机构通过触发杆(6)与所述漏电断路器本体(1)连接,所述漏电断路器本体(1)设有操作手柄(11)和探出槽(12),所述探出槽(12)的上方开设有通孔,所述触发杆(6)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专用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漏电断路器本体(1)和回复机构,所述回复机构包括防护隔板(2),所述防护隔板(2)安装有蓄电池(3)、压力传感器(4)和警报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4)、所述警报器(5)与所述蓄电池(3)电性连接,所述回复机构通过触发杆(6)与所述漏电断路器本体(1)连接,所述漏电断路器本体(1)设有操作手柄(11)和探出槽(12),所述探出槽(12)的上方开设有通孔,所述触发杆(6)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专用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杆(6)包括主轴(61)、触发板(62)和挤压杆(63),所述通孔包括上通孔(13)和下通孔(14),所述主轴(61)与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恩正黄立耕李大钧张世安周磊魏佳丽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立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