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45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属于低压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断路器本体,在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的断路装置、功能元件、处理器;所述断路装置的进线端设置有变压装置,所述断路装置的出线端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电流互感器、变压装置和功能元件;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上设置通讯接口,所述通讯接口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外侧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通讯接口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低压断路器柜内避免了通过导线或电缆接线的方式连接各类元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
本技术属于低压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低压配电柜的需求量十分巨大。现有低压配电系统框架断路器柜方案中,在框架断路器柜内铜排上需要装设三只电流互感器,在柜门上需要装设测量各种电气参数的表计、合闸指示灯、分闸指示灯、合闸按钮、分闸按钮等元器件,并需要通过接线端子、二次线对柜内的所有元器件进行连。这种传统的方案相对较为繁琐,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成本。在安装接线过程中容易出现接线错误、虚接等情况;此外,同时,当出现故障时,排查、维修工作相对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断路器,在框架断路器柜内避免通过二次接线的方式连接各类元器件。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框架断路器,包括框架断路器本体,在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的断路装置、功能元件、处理器;在所述断路装置的进线端通过导线并联有变压装置,所述断路装置的出线端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电流互感器、变压装置和功能元件;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上设置通讯接口,所述通讯接口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外侧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通讯接口连接。优选的,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内并联设置有开关腔室和互感腔室,所述断路装置设置在所述开关腔室内,所述电流互感器设置在所述互感腔室内;所述互感腔室上设置有信号接线端子,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信号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信号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优选的,所述开关腔室的一端设置有电力进线端,所述互感腔室一端设置有电力出线端,开关腔室和互感腔室内设置有电缆,电缆一端连接电力进线端,另一端连接电力出线端;所述电缆包括一端连接所述电力进线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断路装置进线一端的第一电缆段,以及连接所述断路装置的出线一端和电力出线端的第二电缆段;所述第二电缆段穿过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感应区域。优选的,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内设置有电流整定器,所述电流整定器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电流整定器(430)的输出档位信息。优选的,所述功能元件包括欠压脱扣器、分励脱扣器、闭合电磁铁、和/或蓄能电动机。优选的,所述显示器包括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控制器、液晶屏、按钮、指示灯和通讯模块;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液晶屏、按钮、指示灯和通讯模块;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处理器判断的电路工作状态,并基于所述电路工作状态控制所述液晶屏显示所述断路装置所在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控制所述指示灯执行亮灯或者灭灯;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USB数据接口。优选的,所述按钮包括合闸按钮和分闸按钮;所述指示灯包括合闸指示灯和分闸指示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在配电箱内避免了通过二次接线的方式连接各类元器件,在进行安装时,安装更加的方便、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低压配电箱(柜)的内部更加的简洁、运检更加方便;同时,对断路模块所在电路实时监控,通过显示屏显示故障原因,当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判断故障原因,解决了排查故障原因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中突出断路装置和电流互感器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中突出显示器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00、框架断路器本体;110、通讯接口;120、开关腔室;121、电力进线端;130、互感腔室;131、电力出线端;132、信号接线端子;140、电缆;141、第一电缆段;142、第二电缆段;150、外部接线端子;200、断路装置;300、电流互感器;400、处理器;500、功能元件;600、变压装置;700、显示器;710、安装板;720、液晶屏;730、按钮;740、指示灯;750、控制器;760、通讯模块;761、USB数据接口;800、电流整定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在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内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的断路装置200、功能元件500、处理器400、辅助触头和外部接线端子150;在断路装置200的进线端通过导线并联有变压装置600,断路装置200的出线端设置有电流互感器300,处理器400分别连接电流互感器300、变压装置600和功能元件500;框架断路器本体100上设置通讯接口110,通讯接口110连接处理器400;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外侧设置有显示器700,显示器700与通讯接口110连接。在使用时,断路装置200控制整个框架断路器所在电路的连通或者断开。功能元件500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高压保护。变压装置600调节断路装置200进线端的电压,使其能够对处理器400等设备供电。通过设置的电流互感器300对断路装置200所在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显示器700对监控的数据进行显示。具体的,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内并联设置有开关腔室120和互感腔室130,断路装置200设置在开关腔室120内,电流互感器300设置在互感腔室130内。开关腔室120和互感腔室130内串联有电缆140,断路装置200控制电缆140内是否有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300检测电缆140内的电流信号。通过设置的开关腔室120和互感腔室130,在开关腔室120和互感腔室130内分别安装断路装置200和电流互感器300,断路装置200控制电流的通断,电流互感器300用于检测电缆140内的电流信号,通过将断路装置200和电流互感器300集成为一体,使得电流互感器300集成在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内部,不需要再二次安装电流互感器300,使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内部空间简洁,同时安装方便、快捷,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开关腔室120的一端设置有电力进线端121,互感腔室130一端设置有电力出线端131。开关腔室120和互感腔室130内设置有电缆140。电缆140一端连接电力进线端121,另一端连接电力出线端131。电缆140包括一端连接电力进线端121、另一端连接断路装置200进线一端的第一电缆140段,以及连接断路装置200出线一端和电力出线端131的第二电缆140段;第二电缆140段穿过电流互感器300的感应区域。通过上述连接方式,通过设置的断路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在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内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的断路装置(200)、功能元件(500)、处理器(400);/n在所述断路装置(200)的进线端通过导线并联有变压装置(600),所述断路装置(200)的出线端设置有电流互感器(300);/n所述处理器(400)分别连接电流互感器(300)、变压装置(600)和功能元件(500);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100)上设置通讯接口(110),所述通讯接口(110)连接所述处理器(400);/n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外侧设置有显示器(700),所述显示器(700)与所述通讯接口(11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在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内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的断路装置(200)、功能元件(500)、处理器(400);
在所述断路装置(200)的进线端通过导线并联有变压装置(600),所述断路装置(200)的出线端设置有电流互感器(300);
所述处理器(400)分别连接电流互感器(300)、变压装置(600)和功能元件(500);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100)上设置通讯接口(110),所述通讯接口(110)连接所述处理器(400);
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外侧设置有显示器(700),所述显示器(700)与所述通讯接口(1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断路器本体(100)内并联设置有开关腔室(120)和互感腔室(130),所述断路装置(200)设置在所述开关腔室(120)内,所述电流互感器(300)设置在所述互感腔室(130)内;
所述互感腔室(130)上设置有信号接线端子(132),所述电流互感器(300)与所述信号接线端子(132)连接;所述处理器(400)通过所述信号接线端子(132)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框架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腔室(120)的一端设置有电力进线端(121),所述互感腔室(130)一端设置有电力出线端(131),开关腔室(120)和互感腔室(130)内设置有电缆(140),电缆(140)一端连接电力进线端(121),另一端连接电力出线端(131);
所述电缆(140)包括一端连接所述电力进线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天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