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野铭专利>正文

一种弦乐器抽芯式旋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420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弦乐器抽芯式旋钮,包括旋钮外壳;所述旋钮外壳的内孔安装有旋钮拉芯和拉芯行程控制螺母;所述旋钮拉芯的大径端侧壁形成有穿弦入孔、穿弦出孔以及绕弦槽,琴弦由穿弦入孔穿入从穿弦出孔伸出并围绕绕弦槽后再次由穿弦入孔穿入从穿弦出孔伸出,所述旋钮拉芯的大径上端通过夹弦螺母将琴弦夹紧;所述旋钮拉芯的小径端与拉芯行程控制螺母相连;所述旋钮外壳的底端外部套接手调螺母,所述拉芯行程控制螺母通过顶丝与手调螺母旋转联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传统蜗轮蜗杆设计的旋钮结构,以及调节琴弦至标准音高的方法,比较传统缠绕的调节方式具有减少琴弦缠绕应力,剪切多余琴弦,无需配备专用剪弦器,调谐更精密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弦乐器抽芯式旋钮
本技术涉及弦乐器卷弦器
,具体涉及一种弦乐器抽芯式旋钮。
技术介绍
调节琴弦拉伸的调节旋钮或者叫卷弦器,是弦乐器上调节琴弦至所需音高的必要装置,这种卷弦器通常包括涡轮,蜗杆,安装外壳,和装置在蜗杆一端同步旋动的手柄。这种卷弦器在使用时,通过蜗杆驱动涡轮,联动涡轮上的绕弦杆,使琴弦缠绕在绕弦杆上,不断蜷曲的过程中逐渐拉紧琴弦,直至达到标准音高为止。蜗轮蜗杆这种机械设计可以实现双向锁定,这样就可以保证琴弦的拉力稳定,然而,弦乐器在使用过程中琴弦的不规则震动对卷弦器稳定性要求很高。由于卷弦器是通过将琴弦不断卷曲缠绕改变张力来实现该弦的标准音高的,因此琴弦调谐的过程就是弦不断在绕弦杆上缠绕的过程,每多缠绕一圈就相应的产生一圈应力,应力越多琴弦越不稳定,反复使用弹奏弦乐器的时候,琴弦稳定性越低,缠绕的长度直接影响该弦标准音的稳定性。通用的琴弦都是在制造的过程中加长琴弦的长度,以用来实现不同弦长要求的乐器,这样在使用琴弦的时候就需要在调谐完成后用剪弦器减掉多余的部分,需要配备一个专用剪弦器,不方便随同琴一起携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弦乐器抽芯式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外壳(7);所述旋钮外壳(7)的内孔(8)安装有旋钮拉芯(1)和拉芯行程控制螺母(13);所述旋钮拉芯(1)的大径端侧壁形成有穿弦入孔(4)、穿弦出孔(5)以及绕弦槽(6),琴弦由穿弦入孔(4)穿入从穿弦出孔(5)伸出并围绕绕弦槽(6)后再次由穿弦入孔(4)穿入从穿弦出孔(5)伸出,所述旋钮拉芯(1)的大径上端通过夹弦螺母(2)将琴弦夹紧;所述旋钮拉芯(1)的小径端与拉芯行程控制螺母(13)相连;所述旋钮外壳(7)的底端外部套接手调螺母(20),所述拉芯行程控制螺母(13)通过紧固螺丝(22)与手调螺母(20)旋转联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弦乐器抽芯式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外壳(7);所述旋钮外壳(7)的内孔(8)安装有旋钮拉芯(1)和拉芯行程控制螺母(13);所述旋钮拉芯(1)的大径端侧壁形成有穿弦入孔(4)、穿弦出孔(5)以及绕弦槽(6),琴弦由穿弦入孔(4)穿入从穿弦出孔(5)伸出并围绕绕弦槽(6)后再次由穿弦入孔(4)穿入从穿弦出孔(5)伸出,所述旋钮拉芯(1)的大径上端通过夹弦螺母(2)将琴弦夹紧;所述旋钮拉芯(1)的小径端与拉芯行程控制螺母(13)相连;所述旋钮外壳(7)的底端外部套接手调螺母(20),所述拉芯行程控制螺母(13)通过紧固螺丝(22)与手调螺母(20)旋转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抽芯式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拉芯(1)的大径端通过销(9)插进旋钮外壳(7)上的销孔(10)并与旋钮拉芯(1)上的销导槽(11)对齐配合定向活动在旋钮外壳(7)的内孔(8)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抽芯式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拉芯(1)的大径端的顶部形成第一螺纹孔(3),夹弦螺母(2)与旋钮拉芯(1)上的第一螺纹孔(3)配合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抽芯式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野铭
申请(专利权)人:赵野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