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器的微调器和弦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64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24
弦乐器(10)的微调器,包括主体(24)、抓持元件(86)和调节装置(88),所述主体具有底侧(44)、上侧(40)、用于琴弦(22)的第一贴靠区域(80)和第二贴靠区域(84),其中,第二贴靠区域(84)与第一贴靠区域(80)间隔开,所述抓持元件用于抓持位于第一贴靠区域(80)与第二贴靠区域(84)之间的琴弦区段(132),所述调节装置位于主体(24)上并且作用于抓持元件(86),其中,通过调节装置(88)能可固定地调节抓持元件(86)相对于主体(24)的位置,并且抓持元件(86)的位置规定了琴弦(22)借助所述微调器的偏移位置,其中,所述抓持元件(86)逆着从所述上侧(40)延伸至所述底侧(44)的方向(48)带动所述琴弦区段(1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弦乐器的微调器和弦乐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弦乐器的微调器。
技术介绍
DE102008064418A1公开了一种用于弓弦乐器的具有微调器的系弦板。所述系弦板连接在弓弦乐器的主体的与弦轴箱对置的一端上。AT91268公开了一种用于弦乐器的装置,以便可以调节琴弦的音调。DE7001625公开了一种用于拨弦乐器的琴弦的微调装置。DE7228818公开了一种用于弦乐器的调弦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微调器,其以结构简单且紧凑的方式构建,并且能够以简单且精确的方式实现对琴弦并且尤其是紧邻的琴弦的微调。按照本专利技术,该任务在开始时提到的类型的微调器的情况下通过如下方式解决:设有主体,其具有底侧、上侧、用于琴弦的第二贴靠区域和第一贴靠区域,其中,所述第二贴靠区域与第一贴靠区域间隔开,设有抓持元件,其用于抓持处于所述第一贴靠区域和所述第二贴靠区域之间的琴弦区段,并且设有调节装置,其位于主体上并且作用于抓持元件,其中,通过所述调节装置能可固定地调节抓持元件相对于主体的位置并且所述抓持元件的位置规定了琴弦借助微调器的偏移位置,其中,所述抓持元件逆着从上侧延伸至底侧的方向带动所述琴弦区段。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微调器能够以简单且紧凑的方式构造。所述微调器尤其能够以相对小的宽度尺寸(垂直于高度方向)构造。于是,例如可以在多根琴弦相对窄地彼此并排的齐特琴类乐器中使用这样的微调器。尤其可以为每根琴弦使用自身的微调器。通过调节装置能够以简单且精确的方式通过琴弦区域经由抓持元件借助微调器的偏移来调节琴弦张力并且由此能够实现微调。原则上可以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微调器用在弹奏区域上或者用在琴弦的非弹奏区域上。由于微调器的紧凑的构造,所述微调器例如也能够定位在琴马和弦轴之间并且因此有利地用于齐特琴类乐器。通过使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微调器,能够避免弦轴处的粘滑效应。通过抓持元件并且通过调节装置,能够通过调节琴弦借助微调器(相对于主体)的偏移在无粘滑效应的情况下实施精确地可调节性。通过抓持元件逆着从主体的上侧延伸至底侧的方向带动琴弦区段进而尤其将琴弦区段远离弦乐器的琴身抬起,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微调器能够补充地安放到琴弦上(即使空间情况很窄),以便实现微调。不必将微调器装配在乐器本身上。尤其能够实现琴弦区段远离弦乐器的琴身的偏移。这能实现在空间情况很窄(例如齐特琴作为弦乐器)时的微调。此外,也能够由此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实现:调弦器本身形成用于琴弦区段的偏移的贴靠面,从而可以将所述调弦器补充地安放到琴弦上并且不必与弦乐器固定地装配。抓持元件尤其引起琴弦远离弦乐器的琴身的拉动,以便实现微调。琴弦借助微调器的偏移例如可以是纯沿高度方向的偏移,或者也可以包括高度偏移和横向偏移的混合。有利的是,抓持元件沿着高度方向相对于第一贴靠区域和第二贴靠区域的高度位置能可固定地调节,和/或抓持元件绕平行于高度方向的转动轴线的转动方向能可固定地调节。由此,能够调节琴弦区段借助微调器的偏移并且由此能够实施微调。所述偏移可以通过特定的琴弦区域的移动进行和/或通过针对特定的琴弦区域的转动运动进行。在主体的底侧和上侧之间的方向尤其平行于或者同轴于高度方向或者沿着高度方向。特别有利的是,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抓持元件的移动引导部。因此,抓持元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固定在期望的位置中。由此能够实现精确的微调。在结构上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移动引导部具有套管,在所述套管中引导抓持元件。由此,实现用于张紧琴弦的限定的可移动性。此外,由此例如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转轴的转动运动转换成抓持元件的移动运动。由此,也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微调。在一实施方式中,套管轴线平行于移动引导部的移动轴线,其中,所述移动轴线平行于高度方向。因此,得出微调器的结构简单且紧凑的构造。有利的是,套管具有至少一个敞开的侧面。抓持元件可以突出于所述敞开的侧面。由此,也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通过抓持元件抓持琴弦。有利的是,抓持元件突出于敞开的侧面,以便能实现简单的抓持。有利的是,在所述敞开的侧面上形成用于琴弦的第三贴靠面。由此,微调器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安放在乐器上。所述第三贴靠区域定义为一种用于琴弦的止挡。由此,琴弦也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贴靠在第一贴靠区域和第二贴靠区域上。此外,第三贴靠区域可以用于在抓持元件的高度定位时引导琴弦。特别有利的是,第三贴靠区域具有平坦的贴靠面,所述贴卡面尤其平行于移动引导部的移动轴线定向。因此,能够在调音过程中沿着第三贴靠区域引导琴弦。由此得出琴弦的限定的位置并且便利于微调。特别有利的是,移动引导部这样适配于抓持元件地构造,使得抓持元件不可相对转动地引导。由此,例如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调节装置的转动转换成抓持元件的移动。由此,微调器能够以结构简单的方式构造并且能够紧凑地构造。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抓持元件的配合元件,所述配合元件的高度小于移动引导部沿着移动轴线的高度并且所述配合元件尤其在这种情况下与移动引导部的套管对置地设置。尤其可以针对相应的琴弦的调音位置将配合元件用作一种遮盖部,所述配合元件防止琴弦从抓持元件滑落。有利地,配合元件限定用于容纳琴弦的狭缝并且尤其形成用于所述狭缝的一种壁。备选地或者附加地,可以规定,在抓持元件的特定的高度位置(并且尤其是调音位置)中,通过配合元件遮盖抓持元件的狭缝。由此,防止琴弦在抓持元件上滑落。也可能的是,通过保持在抓持元件上且贴靠在主体上的琴弦阻挡可转动性。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琴弦在微调器上的一种夹紧方式阻挡抓持元件的可转动性。相应的微调器能够以结构简单的方式构造。尤其第一贴靠区域和/或第二贴靠区域具有至少一个阻挡面,所述阻挡面平行于转动轴线(最初也是抓持元件的转动轴线)定向。在抓持元件最初转动时,琴弦可以贴靠在所述至少一个阻挡面上并且由此(通过关于转动轴线的平行的定向)阻挡进一步转动,其中,所述可转动性又是受阻的。有利的是,第一贴靠区域和/或第二贴靠区域具有对置的阻挡面,在所述阻挡面之间存在具有横向于转动轴线的定向的贴靠面。通过对置的阻挡面能够阻挡抓持元件沿相反的转动方向的可转动性。通过在阻挡面之间的贴靠面,琴弦可以贴靠在主体上,所述贴靠能实现琴弦沿高度方向的偏移。例如当相应的抓持元件作为螺母位于转轴上并且可转动性如上所述地受阻时,在转轴进一步转动时进行抓持元件的高度运动。由此,又进行具有微调可能性的琴弦的高度偏移。尤其规定,抓持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具有平行于转动轴线定向的阻挡面的抓钩。由此,在抓持元件连同“钩入”的琴弦最初还可能进行转动时,通过贴靠在阻挡面上阻挡琴弦滑落。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抓持元件上存在多个抓钩,这些抓钩尤其间隔开并且尤其参照转动轴线周向分布(并且优选均匀分布)地设置在抓持元件上。由此,得出简单的可操作性。在一结构简单的、能以紧凑的方式实现的实施方式中,调节装置具有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位于主体上并且尤其不可移动地位于主体上。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转轴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弦乐器(10)的微调器,包括主体(24;204)、抓持元件(86;214)和调节装置(88;209),所述主体具有底侧(44)、上侧(40)、用于琴弦(22)的第一贴靠区域(80;226)和第二贴靠区域(84;228),其中,所述第二贴靠区域(84;228)与所述第一贴靠区域(80;226)间隔开,所述抓持元件用于抓持位于所述第一贴靠区域(80;226)与所述第二贴靠区域(84;228)之间的琴弦区段(132),所述调节装置位于所述主体(24;204)上并且作用于所述抓持元件(86;214),其中,通过所述调节装置(88;209)能可固定地调节所述抓持元件(86;214)相对于所述主体(24;204)的位置,并且所述抓持元件(86;214)的位置规定了所述琴弦(22)借助所述微调器的偏移位置,其中,所述抓持元件(86;214)逆着从所述上侧(40)延伸至所述底侧(44)的方向(48)带动所述琴弦区段(132)。/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18 DE 102018112086.91.弦乐器(10)的微调器,包括主体(24;204)、抓持元件(86;214)和调节装置(88;209),所述主体具有底侧(44)、上侧(40)、用于琴弦(22)的第一贴靠区域(80;226)和第二贴靠区域(84;228),其中,所述第二贴靠区域(84;228)与所述第一贴靠区域(80;226)间隔开,所述抓持元件用于抓持位于所述第一贴靠区域(80;226)与所述第二贴靠区域(84;228)之间的琴弦区段(132),所述调节装置位于所述主体(24;204)上并且作用于所述抓持元件(86;214),其中,通过所述调节装置(88;209)能可固定地调节所述抓持元件(86;214)相对于所述主体(24;204)的位置,并且所述抓持元件(86;214)的位置规定了所述琴弦(22)借助所述微调器的偏移位置,其中,所述抓持元件(86;214)逆着从所述上侧(40)延伸至所述底侧(44)的方向(48)带动所述琴弦区段(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元件(86;214)沿着高度方向(32;210)相对于所述第一贴靠区域(80;226)和所述第二贴靠区域(84;228)的高度位置能可固定地调节和/或所述抓持元件绕平行于所述高度方向(32;210)的转动轴线能可固定地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24;204)上设置用于所述抓持元件(86;214)的移动引导部(9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引导部(98)具有套管(100),在所述套管中引导所述抓持元件(8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套管轴线(104)平行于所述移动引导部(88)的移动轴线(106),其中,所述移动轴线(106)平行于所述高度方向(3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0)具有至少一个敞开的侧面(1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元件(86)突出于所述敞开的侧面(108)。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敞开的侧面(108)上存在用于琴弦(22)的第三贴靠区域(1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贴靠区域(108)具有平坦的贴靠面(114),所述贴靠面尤其平行于所述移动引导部(98)的移动轴线(106)定向。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之一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引导部(98)适配于所述抓持元件(86)地构造成不可相对转动地引导所述抓持元件(86)。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之一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24)上设置用于所述抓持元件(86)的配合元件(120),所述配合元件的高度小于所述移动引导部(98)沿着移动轴线(106)的高度并且尤其所述配合元件(120)与所述移动引导部(98)的套管(100)对置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元件(120)限定用于容纳琴弦(22)的狭缝(122)和/或在所述抓持元件(86)的特定的高度位置中遮盖所述抓持元件(86)的狭缝(126)。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保持在所述抓持元件(214)上且贴靠在所述主体(204)上的琴弦(22)阻挡所述抓持元件(214)的可转动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靠区域(226)和/或所述第二贴靠区域(228)具有至少一个阻挡面(230、232),所述阻挡面平行于转动轴线(206)定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靠区域(226)和/或所述第二贴靠区域(228)具有对置的阻挡面(230、232),具有横向于所述转动轴线(206)的定向的贴靠面(234)位于所述阻挡面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之一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元件(214)具有至少一个抓钩(216),所述抓钩具有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线(206)定向的阻挡面(22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抓钩(216),所述抓钩尤其间隔开并且尤其参照所述转动轴线(206)周向分布地设置在所述抓持元件(214)上。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88;209)具有转轴(90;208),所述转轴可转动地位于所述主体(24;204)上并且尤其不可移动地位于所述主体(24;204)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元件(86;214)位于所述转轴(90;208)上,其中,尤其所述转轴(90;208)能相对于所述抓持元件(86;214)转动,并且其中,尤其转动轴线(92;206)平行于所述抓持元件(86;214)的移动轴线(106)。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操纵元件(94;212)不可相对转动地位于所述转轴(90;208)上,所述操纵元件定位在所述主体(24;204)之外并且尤其定位在所述主体(24;204)上方。


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微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元件(86;214)具有用于所述琴弦(22)的贴靠的容纳部(126;2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沃切泽
申请(专利权)人:维特纳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