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诱导防污防雾自清洁的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9350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诱导防污防雾自清洁的树脂镜片及制备方式,该树脂镜片包括有树脂镜片基片,形成于所述树脂镜片基片上的硬膜层,以及覆盖于所述硬膜层上的减反膜,所述的减反膜由至少五层的薄膜组成,其中最外层的薄膜为TiO↓[2-x-y]C↓[x]N↓[y]薄膜,其它层薄膜为TiO↓[2-x]C↓[x]薄膜与SiO↓[2]薄膜交叠设置,且贴近硬膜层的第一层为TiO↓[2-x]C↓[x]薄膜,该树脂镜片的减反膜通过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镀有加硬膜的树脂镜片上进行制备,在磁控溅射过程中利用反应气体实现二氧化钛薄膜的碳掺杂,减反膜最外层的碳掺杂二氧化钛薄膜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进一步实现氮掺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树脂镜片功能全面,性能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产品具有长效防污、防雾自清洁和抗磨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镜片,尤其是一种光诱导防污防雾自清洁的树脂镜片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树脂镜片重量轻、抗冲击力强、光学性能稳定,在国内外己经得到了广泛 的使用。树脂镜片由有机聚合物材料构成,表面硬度较低,抗磨损能力较差, 需要镀加硬膜、多层减反膜及顶膜来提高性能。尽管如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镀膜镜片表面仍然容易受雾气等微小颗粒的沾染,出现水雾、油污吸附等诸多 问题,特别是当温差较大时,镜片表面形成的雾气难以快速消除,影响了配戴 者视物的清晰度,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另外,树脂镜片在使用过程中, 镜片表面将不可避免与外物发生碰触并沾染污垢,虽然用擦镜布能够擦除污渍, 但长久擦拭会对薄膜造成伤害,引起脱膜现象。镜片防污防雾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改变镜片表面性质上,目前国内外已有利用二氧化钛在玻璃上成膜来获得 防污防雾效果的报道。二氧化钛具有光催化活性和光诱导超亲水性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光催化反应主要是指二氧化钛在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下,位于价带的电子吸收 光能量,激发至导带,在电子脱离的位置出现空穴,空穴具有捕获电子的能力, 会和附近的水分子反应生成氢氧自由基;电子和分子氧反应则生成超氧化物自 由基。氢氧自由基与超氧化物自由基分别具有活性极大的氧化与还原能力,而 一般的污染物多为碳水化合物,故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其价键破坏,分解成 无害的二氧化碳与水分子进行消除,达到防污功效。经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后,二氧化钛的亲水性也会增加,可以大幅降低二 氧化钛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度,消除疏水现象,避免水气冷凝结成小水滴在表面 附着,并使水分容易渗入污垢与二氧化钛的界面,让污垢随水冲刷脱落而具有 防雾自清洁效果。上述功效归功于二氧化钛具有相对较小的禁带宽度,其禁带宽度为3. 2eV, 相当于波长385nm的光波能量,只要照射光源的波长小于385nm就能激发二氧化 钛内的电子跃迁。但是该波长位于紫外光范围内,对人体有害。此外,紫外光 能量在太阳光谱分布中所占比例不超过10%,比例最高的是400-700nm的可见光波段,因此仅以通常日光中的紫外光激发二氧化钛的防污防雾功能效率不高,要设法将二氧化钛的禁带宽度降低至可见光范围方可提高其实用性;二氧化钛 属于高折射率材料,折射率达到2.2,如果直接覆盖在原有减反膜上方将严重破 坏减反射效果,使树脂镜片出现鬼影和眩目等负作用,因此需要将二氧化钛薄 膜纳入减反膜的膜系设计中,将其视作减反膜的高折射率膜层,进行膜系整体 优化。低成本的二氧化钛薄膜一般通过溶胶凝胶法进行制备。将钛金属盐溶于水 或醇类溶液中,加热搅拌进行水解及縮合反应形成凝胶;以旋转涂布法将凝胶 均匀涂布于基材上形成薄膜;再将基材放入高温炉中,加热干燥以去除溶剂和 多余的有机物,并令二氧化钛薄膜形成结晶。薄膜厚度受溶液浓度、旋转涂布 时的转速以及基材表面活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难以准确控制;涂布形成的二 氧化钛薄膜属于非晶态,为获得具有最高光催化效率的锐钛矿相结晶,薄膜需 要经受50(T C的高温退火过程,这一温度远远超过了树脂镜片的熔点,因而只 能在玻璃、陶瓷或金属等高熔点的基材上应用。反应热蒸发也能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在真空室中用电子束对二氧化钛膜料 进行加热,使其全部融化并缓慢蒸发,蒸发粒子与氧气发生反应沉积于基材表 面形成二氧化钛薄膜。薄膜厚度由石英晶控或者宽光谱的光学监控进行准确控 制。缺点是热蒸发的二氧化钛薄膜致密度不高,缺陷较多,薄膜呈非晶态,同 样需要借助高温退火才能转化为锐钛矿相,因而也不适用于树脂镜片。另一方面,为提高可见光波段对二氧化钛薄膜防污防雾功能的激发作用, 通常采用在二氧化钛中掺杂过渡金属的方法。部分钛原子被过渡金属取代后引 入杂质能带,可以降低能带间隙并延缓电子-空穴对的再结合,使二氧化铁薄膜 能被可见光催化。所掺杂的过渡金属元素包括钨、镍、铁等,通过高温烧结掺 入到钛靶中制成合金靶,合金靶经过磁控溅射得到改性的二氧化钛功能薄膜。 合金耙制造成本高,价格昂贵,所制备的二氧化钛薄膜中过渡金属元素含量固 定不变,无法调整;掺杂的金属材料氧化后对特定频率的光波存在较强吸收, 并使薄膜呈现颜色,降低了可见光的透过率,不能在减反膜中应用。总体来说,目前基于二氧化钛的防污防雾自清洁镀层制备技术都无法直接 在树脂镜片上得到应用。针对树脂镜片本身材质的物理特性及其在人眼视觉方 面的应用要求,需要研制具有减反射基本功能同时具备长效防污防雾功能的复 合型减反膜。该复合型减反膜的工艺要求必须满足常温制备、低应力、耐磨损、 高硬度、高透射和低成本等条件,因此研究开发树脂镜片专用的防污防雾自清 洁减反膜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防污防雾自清洁镀层制备技术上的不足,提供 一种具光诱导防污防雾自清洁的树脂镜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诱导防污防雾自清洁的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光诱导防污防雾自清洁 的树脂镜片,包括有树脂镜片基片,形成于所述树脂镜片基片上的硬膜层,以 及覆盖于所述硬膜层上的减反膜,其特点是所述的减反膜由至少五层的薄膜组成,其中最外层的薄膜为TiOh-ANy薄膜,其它层薄膜为Ti02-Xx薄膜与Si02 薄膜交叠设置,且贴近硬膜层的第一层为TiOhCx薄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 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光诱导防污防雾自 清洁的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 加硬前树脂镜片基片预处理将树脂镜片基片放入清洗剂中清洗, 然后脱水收干;(2) 树脂镜片基片加硬处理将树脂镜片基片放入加硬液浸渍;(3) 镀膜前树脂镜片预处理将加硬过的树脂镜片用洗涤液进行清洗, 然后烘干,再固定在镀膜机的工件架上;(4) 磁控溅射制膜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分别溅射硅靶和钛靶并与气体反应,在基片上得到Ti0h(;薄膜和si02薄膜,并确保最外层的薄膜为TiOhCx;(5) 阴极磁控等离子体处理实现氮惨杂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使氮气电离,在负偏压作用下氮离子轰击最外层薄膜而获得Ti02"C凡薄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优良的减反射性能和光诱导防污防雾自清洁功能,薄膜耐久性能好,可以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能同时实现除污、 除雾与减反射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树脂镜片仅仅依靠一台反应磁控溅射机完成整套薄膜制备工序, 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效率高,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制造成本低等显著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光诱导防污防雾自清洁的树脂镜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光诱导防污防雾自清洁的树脂镜片的实施例,包括有树脂镜片基片,形成于所述树脂镜片基片上的硬膜层,以及覆盖于所述硬膜 层上的减反膜,所述的减反膜由五层的薄膜组成,第一至第四层薄膜分别为Ti02iCx薄膜与Si02薄膜交叠设置,且贴近硬膜层的第一层为Ti(VxCx薄膜,最外 层的薄膜为Ti02"aNy薄膜。本实施例的减反膜中,二氧化硅膜层的折射率为 1.46, 二氧化钛膜层的折射率为2.3,根据减反膜设计的经验公式,当膜层高低 折射率的差值越大,减反膜剩余反射率的平均值就越低。在可见光范围内,二 氧化钛具有最高的折射率,折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诱导防污防雾自清洁的树脂镜片,包括有树脂镜片基片,形成于所述树脂镜片基片上的硬膜层,以及覆盖于所述硬膜层上的减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反膜由至少五层的薄膜组成,其中最外层的薄膜为TiO↓[2-x-y]C↓[x]N↓[y]薄膜,其它层薄膜为TiO↓[2-x]C↓[x]薄膜与SiO↓[2]薄膜交叠设置,且贴近硬膜层的第一层为TiO↓[2-x]C↓[x]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以宇苏晓东陈浩瞿佳王勤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学院眼视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