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组参数测量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33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组参数测量电路,包括电源Bat、继电器R1‑Rn、继电器R1a‑Rna、MOS管T1、MOS管T2、电流传感器CT、A/D芯片U1、CPU中央处理器U2、译码器片选芯片U3和光继电器组U4,所述电源Bat由蓄电池Bat1‑蓄电池Batn串联组成,蓄电池Bat1的正极通过继电器Rn的触点连接MOS管T1的漏极和充电熔芯F1,蓄电池Batn的正极通过继电器Rn的触点连接MOS管T1的漏极和充电熔芯F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集的蓄电池参数更准确,精度更高。2、可以对蓄电池组中性能落后的蓄电池进行均衡补充电和活化充电,可以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组参数测量电路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
,具体是一种蓄电池组参数测量电路。
技术介绍
在电力220V/110V直流屏、UPS电源屏和EPS电源屏中,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使用量很大,一般是由十几节,或是几十节单体蓄电池串联形成蓄电池组,为这些电源屏提供后备能源。外部交流电正常时,由电源屏的整流充电模块并接在整组蓄电池的两端给蓄电池组充电。当电网交流电停电时,由蓄电池组给电源屏提供不间断能源。整流充电模块是并接在整组蓄电池的两端给蓄电池组充电,充电电流流过整组串联的每一个单体蓄电池。当单体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存在微小个体差异时,在给整组蓄电池的串联充电过程中,必然出现某些蓄电池已充满或过充,某些蓄电池还没有充满或欠充现象。长时间的积累,过充或欠充的蓄电池性能会急剧下降。一旦由多个单体蓄电池串联构成的蓄电池组中出现某一个蓄电池失效,就会导致整组蓄电池不能正常供电输出,从而引起严重停电事故。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的检测,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半年或一年对蓄电池组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检查蓄电池组容量是否达标,这项工作是非常繁琐的,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放电时蓄电池组必须脱离直流母线,引发直流母线供电安全隐患;并且蓄电池由正常到落后的转换时间只需要半个月左右,在定期放电核对性维护的周期内往往不能发现落后的蓄电池。另一种是采用在线电池巡检仪,仅在线测量每一节蓄电池电压。因蓄电池内部的复杂性,这种检测方法也是不完善的,不能准确检测出异常单体蓄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组参数测量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组参数测量电路,包括电源Bat、继电器R1-Rn、继电器R1a-Rna、MOS管T1、MOS管T2、电流传感器CT、A/D芯片U1、CPU中央处理器U2、译码器片选芯片U3和光继电器组U4,所述电源Bat由蓄电池Bat1-蓄电池Batn串联组成,蓄电池Bat1的正极通过继电器R1的触点连接MOS管T1的漏极和充电熔芯F1,蓄电池Batn的正极通过继电器Rn的触点连接MOS管T1的漏极和充电熔芯F1,MOS管T1的源极连接电流传感器CT,电流传感器CT还连接A/D芯片U1,A/D芯片U1还分别连接CPU中央处理器U2和光继电器组U4,蓄电池Bat1的负极通过继电器R1a的触点连接放电电阻Res和MOS管T2的漏极,蓄电池Batn的负极通过继电器Rna的触点连接放电电阻Res和MOS管T2的漏极,放电电阻Res的另一端连接电流传感器CT,MOS管T2的源极连接DC/DC模块S1,充电熔芯F1的另一端连接DC/DC模块S1的另一端,CPU中央处理器U2还连接译码器片选芯片U3,译码器片选芯片U3还连接光继电器组U4,CPU中央处理器U2还分别连接MOS管T1的栅极和MOS管T2的栅极,继电器R1-Rn、继电器R1a-Rna均连接译码器片选芯片U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MOS管T1为放电MOS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MOS管T2为充电MOS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继电器R1-Rn为机械继电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光继电器组U4的型号为PhotoMOSRELAYS。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集的蓄电池参数更准确,精度更高。2、可以对蓄电池组中性能落后的蓄电池进行均衡补充电和活化充电,可以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实施例1:一种蓄电池组参数测量电路,包括电源Bat、继电器R1-Rn、继电器R1a-Rna、MOS管T1、MOS管T2、电流传感器CT、A/D芯片U1、CPU中央处理器U2、译码器片选芯片U3和光继电器组U4,所述电源Bat由蓄电池Bat1-蓄电池Batn串联组成,蓄电池Bat1的正极通过继电器R1的触点连接MOS管T1的漏极和充电熔芯F1,蓄电池Batn的正极通过继电器Rn的触点连接MOS管T1的漏极和充电熔芯F1,MOS管T1的源极连接电流传感器CT,电流传感器CT还连接A/D芯片U1,A/D芯片U1还分别连接CPU中央处理器U2和光继电器组U4,蓄电池Bat1的负极通过继电器R1a的触点连接放电电阻Res和MOS管T2的漏极,蓄电池Batn的负极通过继电器Rna的触点连接放电电阻Res和MOS管T2的漏极,放电电阻Res的另一端连接电流传感器CT,MOS管T2的源极连接DC/DC模块S1,充电熔芯F1的另一端连接DC/DC模块S1的另一端,CPU中央处理器U2还连接译码器片选芯片U3,译码器片选芯片U3还连接光继电器组U4,CPU中央处理器U2还分别连接MOS管T1的栅极和MOS管T2的栅极,继电器R1-Rn、继电器R1a-Rna均连接译码器片选芯片U3。电路如图1所示,包含四部分:电压采集回路,由译码器片选芯片U3提供信号,PhotoMOSRELAYS光继电器组U4,唯一选通一只蓄电池,该唯一待测蓄电池电压与A/D芯片U1相连。蓄电池放电回路,由译码器片选芯片U3提供信号,机械继电器R1,R1a~Rn,Rna唯一选通一只蓄电池,与放电MOS管T1,电流传感器CT,放电电阻Res相连。均衡活化补充电回路,由译码器片选芯片U3提供信号,机械继电器R1,R1a~Rn,Rna唯一选通一只蓄电池,与充电MOS管T2,充电熔芯F1,DC/DC模块S1相连。CPU中央处理器U2,与译码器片选芯片U3﹑A/D芯片U1﹑放电MOS管T1﹑充电MOS管T2完成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本技术具体的步骤如下:步骤一,闭合需要测量的单节蓄电池两极的机械继电器和光继电器组;步骤二,延时闭合放电MOS管T1,延时50mS后,通过电流传感器CT、A/D芯片U1获取放电电流,同时通过光继电器组和A/D芯片U1获取放电时蓄电池电压;步骤三,完成获取放电电流和放电电压后,断开放电MOS管T1,之后在1mS的时间内通过光继电器组和A/D芯片U1获取断开放电MOS管T1后的蓄电池电压;步骤四,断开闭合的机械继电器和光继电器组。在闭合需要测量的单节电池两极的机械继电器与闭合放电MOS管T1之间相隔的时间为40ms,在闭合放电MOS管T1之后延时50ms,获取一次放电电流和放电电压,在断开放电MOS管T1之后的1mS时间内获取一次蓄电池电压。实施例2,基于上述实施例1,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由本技术测控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组参数测量电路,包括电源Bat、继电器R1-Rn、继电器R1a-Rna、MOS管T1、MOS管T2、电流传感器CT、A/D芯片U1、CPU中央处理器U2、译码器片选芯片U3和光继电器组U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Bat由蓄电池Bat1-蓄电池Batn串联组成,蓄电池Bat1的正极通过继电器R1的触点连接MOS管T1的漏极和充电熔芯F1,蓄电池Batn的正极通过继电器Rn的触点连接MOS管T1的漏极和充电熔芯F1,MOS管T1的源极连接电流传感器CT,电流传感器CT还连接A/D芯片U1,A/D芯片U1还分别连接CPU中央处理器U2和光继电器组U4,蓄电池Bat1的负极通过继电器R1a的触点连接放电电阻Res和MOS管T2的漏极,蓄电池Batn的负极通过继电器Rna的触点连接放电电阻Res和MOS管T2的漏极,放电电阻Res的另一端连接电流传感器CT,MOS管T2的源极连接DC/DC模块S1,充电熔芯F1的另一端连接DC/DC模块S1的另一端,CPU中央处理器U2还连接译码器片选芯片U3,译码器片选芯片U3还连接光继电器组U4,CPU中央处理器U2还分别连接MOS管T1的栅极和MOS管T2的栅极,继电器R1-Rn、继电器R1a-Rna均连接译码器片选芯片U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组参数测量电路,包括电源Bat、继电器R1-Rn、继电器R1a-Rna、MOS管T1、MOS管T2、电流传感器CT、A/D芯片U1、CPU中央处理器U2、译码器片选芯片U3和光继电器组U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Bat由蓄电池Bat1-蓄电池Batn串联组成,蓄电池Bat1的正极通过继电器R1的触点连接MOS管T1的漏极和充电熔芯F1,蓄电池Batn的正极通过继电器Rn的触点连接MOS管T1的漏极和充电熔芯F1,MOS管T1的源极连接电流传感器CT,电流传感器CT还连接A/D芯片U1,A/D芯片U1还分别连接CPU中央处理器U2和光继电器组U4,蓄电池Bat1的负极通过继电器R1a的触点连接放电电阻Res和MOS管T2的漏极,蓄电池Batn的负极通过继电器Rna的触点连接放电电阻Res和MOS管T2的漏极,放电电阻Res的另一端连接电流传感器CT,MOS管T2的源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进科彭云华李幼峰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智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