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31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设有固定机构,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有与对应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且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设有调节机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均包括有第一驱动电机,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两个所述主动轮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两个所述从动轮远离对应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中心处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分别贯穿对应第一滑块呈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移动即可调节两个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适用于不同长度镀锌带钢管的表面检测,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镀锌带钢管
,具体涉及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镀锌钢管是表面有热浸镀或电镀锌层的焊接钢管,镀锌可增加钢管的抗腐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镀锌管的用途很广,除作输水、煤气、油等一般低压力流体的管线管外,还用作石油工业特别是海洋油田的油井管、输油管,化工焦化设备的油加热器、冷凝冷却器、煤馏洗油交换器用管,以及栈桥管桩、矿山坑道的支撑架用管等。目前在实际使用时,现在的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在对镀锌带钢管进行检测时,直接把镀锌带钢管放置在凹槽内部,对镀锌带钢管进行固定,通过重力挤压进行检测,由于现有的固定装置是不可调节的,这样使得在检测时,不能根据镀锌带钢管的长度进行有效的固定,适用性较低。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中对钢管的固定机构不可调节,适用性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设有固定机构,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有与对应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且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设有调节机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均包括有设置在底座一端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主动轮,两个所述主动轮的一侧均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两个所述从动轮远离对应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中心处均通过转轴延伸至对应第一滑槽内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分别贯穿对应第一滑块呈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两端对称焊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两端对称焊接有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焊接有C型座,所述C型座的内底板上通过支杆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滑槽的宽度尺寸。优选的,所述C型座的顶端设置有呈垂直设置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C型座的顶端后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第二弧形夹板。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对称焊接有侧面板,两个所述侧面板的顶端设有挡板。优选的,所述侧面板的一侧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侧面板后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端贯穿滑动连接有导向杆。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底部一侧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呈垂直设置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后通过伸缩杆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端设有检测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启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工作,使得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分别驱动对应主动轮转动,两个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两个从动轮通过转轴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两个第一螺纹杆即可带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移动即可调节两个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适用于不同长度镀锌带钢管的表面检测,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移动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2、调节机构;21、第一驱动电机;22、主动轮;23、从动轮;24、第一螺纹杆;3、侧面板;31、第二驱动电机;32、第二螺纹杆;33、移动块;34、导向杆;35、支撑板;36、第二液压缸;37、压块;38、检测设备;4、挡板;5、固定机构;51、第一液压缸;52、C型座;53、支撑柱;54、移动板;55、第二弧形夹板;56、第一弧形夹板;57、第一滑块;58、第二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1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1内均设有固定机构5,通过固定机构5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使得在进行检测时,钢管不容易发生移位蹦出的情况,提高安全性,两个所述固定机构5均包括有与对应第一滑槽1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57,且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1内均设有调节机构2,两个所述调节机构2均包括有设置在底座1一端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21,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主动轮22,两个所述主动轮22的一侧均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从动轮23,两个所述从动轮23远离对应第一驱动电机21的一侧中心处均通过转轴延伸至对应第一滑槽11内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4,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4分别贯穿对应第一滑块57呈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第一滑块57的两端对称焊接有第二滑块58,所述第二滑块58与第二滑槽12滑动连接,通过第二滑块58与第二滑槽12滑动连接以及第一滑块57与第一滑槽11滑动连接的作用,能够起到便于移动板54移动以及限位的作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滑块58的顶端设有移动板54,所述移动板54的顶部两端对称焊接有支撑柱53,多个所述支撑柱53的顶端焊接有C型座52,所述C型座52的内底板上通过支杆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56,所述移动板54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滑槽11的宽度尺寸,所述C型座52的顶端设置有呈垂直设置第一液压缸51,所述第一液压缸51的输出端贯穿C型座52的顶端后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第二弧形夹板55,通过启动第一液压缸51工作,使得伸缩杆带动第二弧形夹板55向下运动,从而便于与第一弧形夹板56配合将待检测钢管进行固定。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端对称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1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1)内均设有固定机构(5),两个所述固定机构(5)均包括有与对应第一滑槽(1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57),且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1)内均设有调节机构(2),两个所述调节机构(2)均包括有设置在底座(1)一端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21),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主动轮(22),两个所述主动轮(22)的一侧均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从动轮(23),两个所述从动轮(23)远离对应第一驱动电机(21)的一侧中心处均通过转轴延伸至对应第一滑槽(11)内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4),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4)分别贯穿对应第一滑块(57)呈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1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1)内均设有固定机构(5),两个所述固定机构(5)均包括有与对应第一滑槽(1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57),且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1)内均设有调节机构(2),两个所述调节机构(2)均包括有设置在底座(1)一端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21),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主动轮(22),两个所述主动轮(22)的一侧均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从动轮(23),两个所述从动轮(23)远离对应第一驱动电机(21)的一侧中心处均通过转轴延伸至对应第一滑槽(11)内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4),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4)分别贯穿对应第一滑块(57)呈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镀锌带钢管表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57)的两端对称焊接有第二滑块(58),所述第二滑块(58)与第二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58)的顶端设有移动板(54),所述移动板(54)的顶部两端对称焊接有支撑柱(53),多个所述支撑柱(53)的顶端焊接有C型座(52),所述C型座(52)的内底板上通过支杆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兆利达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