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30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上板、下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工作平台,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热继电器和开关电源,固定安装在下板上;风扇,固定安装在右侧板上;检测仪器和电源按钮,固定安装在前板上;小温控仪,固定在前板上;检测按钮和检测盒,安装在工作平台上。该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能设定导热温度差,判断不合格品,提高后续组装工序效率,同时组织不合格组装件流入市场,减少售后的维修率。对于零件的导热性检测,能减少不合格率的产生,防止不合格品流入组装工序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产品中通常会遇到传热零件的导热性问题,对于零件的导热性检测能减少不合格率的产生,防止不合格品流入组装工序中。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1)在机械产品中通常会遇到传热零件的导热性问题,对于零件的导热性检测能减少不合格率的产生,防止不合格品流入组装工序中。(2)对于热管两端的温度差没法检测;(3)热管两端的温度计算需要人工处理,并且判断合格和不合格;(3)热管在一般环境下检测,温度数值不稳定,难以判断。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1)根据保温下模拟使用环境的温度值;(2)热管检测后需要人工判读数值和成品率;(3)批量检测,人工参与计算和判读容错率高。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1)根据使用环境,设定保温值,模拟使用环境温度;(2)机器检测,检测并计算差值,通过颜色可以判读合格和不合格,减少人工计算判读容错率;(3)批量检测,提供工作效率。(4)对所有零件进行编号,这样对有问题的热管进行追溯到对应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该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安装下板,上板安装在支架的上面,前板安装在支架前面,后板安装在支架后面,左侧板安装在支架的左侧,右侧板安装在支架右侧;工作平台,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热继电器和开关电源,固定安装在下板上;风扇,固定安装在右侧板上;检测仪器和电源按钮,固定安装在前板上;小温控仪,固定在前板上;检测按钮和检测盒,安装在工作平台上。进一步,所述检测盒由底部保温外壳、底部保温垫、加热板、耐温工装、上部保温垫和上部保温外壳组装而成,底部保温垫铺在底部保温外壳里,加热板放置在底部保温垫上,耐温工装放在底部保温垫上,上部保温垫放置在上部保温外壳里。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第一、该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能设定导热温度差,判断不合格品,提高后续组装工序效率,同时组织不合格组装件流入市场,减少售后的维修率。第二、对于零件的导热性检测,能减少不合格率的产生,防止不合格品流入组装工序中。第三、减少人工计算和判别的容错率。第四、对所有零件进行编号,这样对有问题的热管进行追溯到对应的产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的检测盒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的检测原理图。图中:1.支架,2.后板,3.左侧板,4.右侧板,5.上板,6.下板,7.前板,8.工作平台,9.小温控仪,10.检测仪器,11.电源按钮,12.M4螺钉,13.检测盒,14.M8螺钉,15.检测按钮,16.风扇,17.开关电源,18.热继电器,19,底部保温外壳,20.底部保温垫,21.加热板,22.耐温工装,23.上部保温垫,24.上部保温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该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包括上板5、下板6、前板7、后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安装在支架1上,工作平台8通过4个M8螺钉14安装在支架1上,热继电器18和开关电源17安装在下板6,风扇16安装在右侧板4上,检测仪器10和电源按钮11安装在前板7上,小温控仪9通过M4螺钉12固定在前板7上,检测按钮15和检测盒13安装在工作平台8上。检测盒13由底部保温外壳19、底部保温垫20、加热板21、耐温工装22、上部保温垫23和上部保温外壳24组装而成。在检测仪器(10)上设定检测点B和检测点C和差值,仪器会判断测量值和设定值得大小,来判断合格还是不合格。本技术一种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的使用方法是:按下电源按钮11,整个仪器通电,加热板21加热保持环境温度恒定;然后按下检测按钮15,加热板加热保持环境温度,耐温工装22上的加热点A放入加热片,当达到设定加热温度后,耐温工装22检测点B和检测点C的温度值,其值显示在检测仪器上,在检测仪器上设定检测点B和检测点C和差值,仪器会判断测量值和设定值得大小,来判断合格还是不合格,同时对所测零件进行编号。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上板、下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支架底部安装下板,上板安装在支架的上面,前板安装在支架前面,后板安装在支架后面,左侧板安装在支架的左侧,右侧板安装在支架右侧;/n工作平台,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n热继电器和开关电源,固定安装在下板上;/n风扇,固定安装在右侧板上;/n检测仪器和电源按钮,固定安装在前板上;/n小温控仪,固定在前板上;/n检测按钮和检测盒,安装在工作平台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零件导热性机构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上板、下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支架底部安装下板,上板安装在支架的上面,前板安装在支架前面,后板安装在支架后面,左侧板安装在支架的左侧,右侧板安装在支架右侧;
工作平台,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热继电器和开关电源,固定安装在下板上;
风扇,固定安装在右侧板上;
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光刘亚军万长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誉邦德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