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29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竖直设置在底座任一边缘处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测量装置,所述底座上水平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接近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V型槽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V型槽,所述第一V型槽与第二V型槽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分别旋转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底座与所述移动板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快速对试样模内的混凝土进行测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检测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技术介绍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测定的仪器,利用贯入阻力法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采用杠杆原理,轻巧美观,便于读数,非常精准。实验过程中,每个试样作贯入阻力试验应不少于六次。授权公告号为CN2066711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砼贯入阻力仪,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一种砼贯入阻力仪,设置于地面的工作台、连接工作台竖直向上的支架、连接于支架顶端的显示器、支架的中部安装有与工作台平行的支架臂,支架臂上方设有与支架臂铰接的压杆,压杆的水平部与测试装置铰接,所述测试装置的下方套设有贯针装置,贯针装置包括固定在测试装置上的筒体,筒体底部开有筒孔,筒体上端开有与贯针组件相对应的卡槽,其内设有可向下滑动的贯针。本技术解决了初凝试验和终凝试验前后需要人工手动换针的问题。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未能实现快速移动试样模,使试样模可快速在测量装置的正下方更换测量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进行贯入阻力实验的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竖直设置在底座任一边缘处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测量装置,所述底座上水平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接近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V型槽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V型槽,所述第一V型槽与第二V型槽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分别旋转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底座与所述移动板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装置使用时,将灌有混凝土的试样模放置到移动板上,然后通过旋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配合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带动移动板在底座上进行移动,使试样模内的混凝土需要测定的位置对正测量装置,然后使用测量装置对试验模内的混凝土进行测量,这样可快速且更加精确移动试样模,对试样模内的混凝土阻力值进行测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移动板接近所述底座一侧的边沿上均朝向底座设置有限位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板的接近底座一侧的四周设置限位条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至移动板的四周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不能通过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再继续与移动板进行啮合,保证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与移动板一定处于啮合状态,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任意相对两条所述限位条上的万向轮,每个所述限位条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板在底座上移动时需要保持处于水平状态,通过设置在限位条上的万向轮对移动板进行支撑,移动板在底座进行移动时,万向轮将在底座上进行滚动,这样保证了移动板处于水平状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移动板远离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多个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均不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环形凹槽适配于直径不同的试样模,使得试样模放置在移动板上后由环形凹槽进行固定,这样提高了试装置的适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旋转设置有手轮,两个所述手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旋转两个手轮分别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转动,这样方便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转动,提高了该装置使用时的便利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第一V型槽的轴线与任一所述限位条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V型槽与任一所述限位条平行设置,使得第一V型槽的轴线和第二V型槽的轴线平行移动板相互垂直的两个边沿,这样提高了移动板的移动距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任意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位于底座中心位置后,在第二齿轮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板时,使得移动板仍能与第一齿轮处于啮合状态,同理,第二齿轮靠近第二齿轮设置后,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移动时,使得移动板仍能与第二齿轮处于啮合状态,这样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设置为矩形,所述底座接近所述移动板一侧的边长不小于直径最大的环形凹槽直径的两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了移动板在移动时可以带动试样模的边缘移动到测量装置的正下方。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配合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可快速且更加精确移动试样模,对试样模内的混凝土阻力值进行测量;2.在移动板的接近底座一侧的四周设置限位条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至移动板的四周时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不能通过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再继续与移动板进行啮合,保证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与移动板一定处于啮合状态,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3.多个环形凹槽适配于直径不同的试样模,使得试样模放置在移动板上后由环形凹槽进行固定,这样提高了试样模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手轮;2、支架;3、测量装置;4、移动板;41、第一V型槽;42、第二V型槽;43、限位条;44、万向轮;45、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竖直设置在底座1任一边缘处的支架2和设置在支架2上的测量装置3,底座1上水平设置有移动板4。参照图2与图3,移动板4接近底座1一侧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V型槽41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V型槽42,第一V型槽41与第二V型槽42的轴线垂直,底座1上对应第一V型槽41和第二V型槽42分别旋转设置有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底座1与移动板4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本实施例中,第一V型槽41和第二V型槽42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的结构完全相同。参照图1,底座1上对应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均旋转设置有手轮13,两个手轮13分别与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1位于底座1的中心位置,第二齿轮12位于第一齿轮11的任意一侧。本实施例中,两个手轮13均通过连接杆分别于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同轴固定连接,底座1接近移动板4一侧通过U型抱箍将连接杆与底座1旋转连接。参照图2与图3,移动板4接近底座1一侧的四周边沿上均朝向底座1设置有限位条43。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任意相对两条限位条43上的万向轮44,每个限位条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竖直设置在底座(1)任一边缘处的支架(2)和设置在支架(2)上的测量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水平设置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接近所述底座(1)一侧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V型槽(41)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V型槽(42),所述第一V型槽(41)与第二V型槽(42)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底座(1)上对应所述第一V型槽(41)和第二V型槽(42)分别旋转设置有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所述底座(1)与所述移动板(4)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竖直设置在底座(1)任一边缘处的支架(2)和设置在支架(2)上的测量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水平设置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接近所述底座(1)一侧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V型槽(41)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V型槽(42),所述第一V型槽(41)与第二V型槽(42)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底座(1)上对应所述第一V型槽(41)和第二V型槽(42)分别旋转设置有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所述底座(1)与所述移动板(4)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接近所述底座(1)一侧的边沿上均朝向底座(1)设置有限位条(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任意相对两条所述限位条(43)上的万向轮(44),每个所述限位条(43)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万向轮(44)。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宏基混凝土构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