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材料生产车间余热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20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火材料生产车间余热再利用装置,属于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该耐火材料生产车间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吸热外壳,所述吸热外壳为中空结构,吸热外壳内部设置有循环结构的水盘管,吸热外壳内壁分别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熔砣盛放炉,吸热外壳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入水口,吸热外壳的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抽风管和出水口,出水口外壁设置有高压水泵,高压水泵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输送水管,抽风管的外壁设置有抽风机;通过设置保护壳、隔板和矩形通槽,隔板可以将保护壳内部的镁球分隔,避免镁球过多堆在一起影响水汽的散出,同时隔板上开设的矩形通槽可以有效减少隔板受到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车间余热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再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耐火材料生产车间余热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耐火材料初加工冶炼熔炉包括电熔镁砂、电熔镁低硅高钙砂、电熔镁锆及电熔镁烙砂的生产基本都以0-150mm菱镁矿石和浮选粉添加一定比例的水碾压成的镁球作为原料烧结然后自然冷却,最后破碎后拣选入库,初加工冶炼熔砣的温度在1200-2800℃之间基本都是自然冷却,这样造成大量热能浪费外还造成环境的热污染,目前国家对矿山进行环保、安监及合理有序开采等方面整治,限制开采造成菱镁矿石缺乏。下游生产企业只能选用浮选粉代替菱镁矿石作原料。由于浮选粉通常粒径0-120目不能直接投入冶炼熔炉,为保证透气性不喷溅,生产厂家都加水碾压成40-60mm的镁球。碾压成型的镁球通常都含10%水分,需要晾晒减少水分增加强度然后投入熔炉冶炼。晾晒要求场地大易造成污染,根据季节温度的变化特别是冬季晾晒周期通常在240-360小时左右还不能彻底晾干增加强度,烧结过程中镁球容易破损造成蓬料喷溅甚至漏炉等事故从而增加电耗及成本。>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火材料生产车间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外壳(1),所述吸热外壳(1)为中空结构,吸热外壳(1)内部设置有循环结构的水盘管,吸热外壳(1)内壁分别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熔砣盛放炉(15),吸热外壳(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入水口(14),吸热外壳(1)的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抽风管(12)和出水口(19),出水口(19)外壁设置有高压水泵(20),高压水泵(20)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储水箱(28),储水箱(2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输送水管(21),抽风管(12)的外壁设置有抽风机(11),抽风机(1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烘干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材料生产车间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外壳(1),所述吸热外壳(1)为中空结构,吸热外壳(1)内部设置有循环结构的水盘管,吸热外壳(1)内壁分别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熔砣盛放炉(15),吸热外壳(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入水口(14),吸热外壳(1)的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抽风管(12)和出水口(19),出水口(19)外壁设置有高压水泵(20),高压水泵(20)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储水箱(28),储水箱(2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输送水管(21),抽风管(12)的外壁设置有抽风机(11),抽风机(1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烘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车间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保护壳(7)、隔板(25)、循环气管(26)和矩形通槽(27),保护壳(7)设置于抽风机(11)的一侧外壁上,四个隔板(25)分别设置于保护壳(7)的内壁上,三个矩形通槽(27)分别开设于隔板(25)的外壁上,隔板(25)内壁开有循环通孔,循环气管(26)设置于循环通孔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车间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砣盛放炉(15)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运输轨道(13),吸热外壳(1)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前密封门(17)和后密封门(18),前密封门(17)和后密封门(18)的底部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凹槽(16),凹槽(16)与运输轨道(13)上的轨道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远孙茂然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