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920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包括冲渣乏汽收集单元:用于收集渣沟内的乏汽;喷淋过滤除尘单元:通过喷淋过滤除尘装置进行净化过滤;空冷换热除湿单元:包括相变蓄热换热结构,所述相变蓄热换热结构包括相变蓄热材料形成的蓄热体,所述相变蓄热材料能够在固—液两相之间进行转化,用于对乏汽进行换热;热空气混兑消白单元:用于混合升温的热空气和降温除湿的乏汽,并将混合后的气体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通过采用蓄热体换热装置实现空冷换热除湿功能,能够完美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优化系统设计规模,提升消白系统全时间段的有效利用率,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炉冲渣乏汽消白
,特别涉及一种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蓄热体换热的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
技术介绍
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水力冲渣方式对融渣进行处理。由于融渣温度较高,约1400℃,采用高速水流对其进行水淬粒化的过程中,冲渣水在短时间内急剧升温气化,形成冲渣乏汽。冲渣乏汽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绝大部分是水蒸气和空气,但也含有大量的粉尘(主要是渣粒),SO2、H2S等酸性气和气溶胶等。这些冲渣乏汽沿渣沟扩散或经渣沟收集烟囱排出到大气环境中,遇冷会形成浓浓“白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高炉冲渣乏汽具有工况不稳定,温度和流量周期性变化,湿热大,污染物含量大等特点,较难治理。根据高炉大小和生产工艺等的不同,产生的冲渣乏汽量约5~40万Nm3/h不等。一个冲渣周期约60~70min,一天冲渣约14~20次。在一个冲渣周期内,乏汽温度从约40℃迅速升至峰值,约95℃,持续10min左右,然后缓慢降至40℃。乏汽流量也随温度上升的过程达到极大值,然后开始逐渐减小,直到冲渣过程结束。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冲渣乏汽收集单元:用于收集渣沟内的乏汽,并将乏汽输送至喷淋过滤除尘单元;/n喷淋过滤除尘单元:通过喷淋过滤除尘装置进行净化过滤,消除乏汽内携带的粉尘、颗粒物,以及酸性污染物;/n空冷换热除湿单元:包括相变蓄热换热结构,所述相变蓄热换热结构包括乏汽吸入口、排出口以及相变蓄热材料形成的相变蓄热换热单元,所述相变蓄热材料能够在固—液两相之间进行转化,用于对乏汽进行换热;/n热空气混兑消白单元:用于混合经过空冷换热除湿单元换热除湿后升温的热空气和降温除湿的乏汽,并将混合后的气体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冲渣乏汽收集单元:用于收集渣沟内的乏汽,并将乏汽输送至喷淋过滤除尘单元;
喷淋过滤除尘单元:通过喷淋过滤除尘装置进行净化过滤,消除乏汽内携带的粉尘、颗粒物,以及酸性污染物;
空冷换热除湿单元:包括相变蓄热换热结构,所述相变蓄热换热结构包括乏汽吸入口、排出口以及相变蓄热材料形成的相变蓄热换热单元,所述相变蓄热材料能够在固—液两相之间进行转化,用于对乏汽进行换热;
热空气混兑消白单元:用于混合经过空冷换热除湿单元换热除湿后升温的热空气和降温除湿的乏汽,并将混合后的气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变蓄热换热结构为多层蓄热球填充式结构,或者一体蜂窝式结构,或者网格式结构,或者多个套管组成的套管式结构,在所述相变蓄热换热结构内设置有用于乏汽流动的相变蓄热体乏汽通道(26)以及实现换热相变的相变蓄热换热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换热结构包括相变蓄热体(12),所述相变蓄热体(12)设置有相变蓄热体乏汽进口(22)和相变蓄热体乏汽出口(23),所述相变蓄热体乏汽进口(22)与所述喷淋过滤除尘单元联通,所述相变蓄热体乏汽出口(23)用于排出经相变蓄热换热结构换热后的乏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体(12)上设置有多个通道,形成相变蓄热体(12)的相变蓄热体乏汽通道(26),所述相变蓄热体乏汽通道(26)的两端分别与相变蓄热体乏汽进口(22)、相变蓄热体乏汽出口(23)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体(12)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相变蓄热体托盘(21),在所述相变蓄热体托盘(21)上设置有相变蓄热球(20),所述相变蓄热体(12)采用包衣或胶囊的结构形式,在所述相变蓄热体(12)上设置有用于乏汽流动的相变蓄热体乏汽通道(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体托盘(21)设置多层,在每层所述相变蓄热体托盘(21)上设置多个相变蓄热球(20),多个所述相变蓄热球(20)相互之间的空隙、多层所述相变蓄热体托盘(21)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相变蓄热球(20)和相变蓄热体托盘(21)之间的空隙组成了相变蓄热体乏汽通道(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球(20)包括相变蓄热体包衣(24)和包衣内的相变蓄热填充材料(25)两部分,所述相变蓄热体包衣(24)采用塑性耐腐蚀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高炉冲渣乏汽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换热除湿单元还包括有空冷换热器(13)、第二集水箱(15)、空气冷却风机(16)和烟道除雾器(17),所述空冷换热器(13)上设置有乏汽进口、乏汽出口、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相变蓄热体(12)的相变蓄热体乏汽出口(23)和空冷换热器(13)的乏汽进口相连,所述空冷换热器(13)在空气冷却风机(16)的作用下对相变蓄热体(12)出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松万大阳吕凤程宁宁赵跃飞孙洁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瑞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