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14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风扇、电机护罩、电机和电机盖,外壳包括底座和外壳,外壳设置于底座,底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电机护罩设置于底座,电机护罩设置有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形成为电机容纳槽,电机容纳槽具有敞开侧,电机安装在电机容纳槽内且与风扇相传动,电机盖可拆卸地盖设在电机容纳槽的敞开侧且分别与底座和电机护罩相连接。通过将电机护罩形成为半圆形结构,可以将电机安装在电机护罩的第二容纳槽与底座的第一容纳槽形成的电机容纳槽内,从而可以释放空调器室内机的空间,并且可以减少电机护罩材料的使用。此外,因为电机护罩对电机不是全包裹,所以电机的散热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室内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室内机的风扇电机通常是由电机护罩整圈和电机盖包裹设置,此种包裹结构导致电机的散热性较差,而且风扇电机的下部包裹结构与底座造成重叠,浪费材料和空间。此外,在风扇电机需要维修和更换时,除了需要拆开外壳,电器盒组件,拔掉风扇电机插头外,还要将与电机护罩相关的装配松开,再拆卸下换热器和电机护罩后,才能松开风扇固定螺栓,取出风扇电机。电机的拆装麻烦,不利于生产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将电机护罩形成为半圆形结构,可以释放空调器室内机的空间,并且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并且可以提升电机的散热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风扇、电机护罩、电机和电机盖,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风扇的轴向一端,所述电机护罩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电机护罩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相对设置且形成为电机容纳槽,所述电机容纳槽具有敞开侧,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容纳槽内且与所述风扇相传动,所述电机盖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电机容纳槽的敞开侧且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电机护罩相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将电机护罩形成为半圆形结构,可以将电机安装在电机护罩的第二容纳槽与底座的第一容纳槽形成的电机容纳槽内,从而可以释放空调器室内机的空间,并且可以减少电机护罩材料的使用。此外,因为电机护罩对电机不是全包裹,所以电机的散热性更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外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底座和所述电机护罩在所述敞开侧的相对侧共同限定出过孔,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过孔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盖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底座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限位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凸起为方形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为方形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盖和所述电机护罩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一紧固件,所述电机盖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的第二紧固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均为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紧固件的轴线与所述风扇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紧固件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紧固件的轴线在空间上相垂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设置连接有连接线,所述电机护罩和所述电机盖之间形成有让线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且在所述底座上间隔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护罩和所述电机盖分别为一体成型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图;图4是空调器室内机另一位置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空调器室内机S;底座11;限位凹槽111;散热孔112;第一容纳槽113;电机护罩20;电机容纳槽21;第二容纳槽22;电机盖30;限位凸起31;电机40;电机轴41;安装部42;连接线43;风扇50;第一紧固件60;第二紧固件7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即空调器室内机S)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即空调器室外机)中。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S。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空调器室内机S包括:外壳、风扇50、电机护罩20、电机40和电机盖30,外壳包括底座11和外壳,外壳设置于底座11,风扇50设置于底座11和外壳之间。底座11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13,第一容纳槽113位于风扇50的轴向一端,电机护罩20设置于底座11,电机护罩20设置有第二容纳槽22,第一容纳槽113和第二容纳槽22相对设置且形成为电机容纳槽21,电机容纳槽21具有敞开侧,敞开侧可以为电机容纳槽21背离电机40的一侧。电机40安装在电机容纳槽21内且与风扇50相传动,电机盖30可拆卸地盖设在电机容纳槽21的敞开侧,并且电机盖30分别与底座11和电机护罩20相连接。由此,通过改进电机护罩40的结构,采用非完全包裹电机40的方式,可以将电机40安装在电机护罩20的第二容纳槽22与底座11的第一容纳槽113形成的电机容纳槽21内,从而可以释放空调器室内机S的空间,并且可以减少电机护罩20材料的使用。此外,因为电机护罩20对电机40不是全包裹,所以电机40的散热性更好。可以理解的是,电机40设置在底座11和电机护罩20形成的电机容纳槽21内,并且电机40的尾部被电机盖30止抵,如此可以将电机40固定在底座11与电机护罩20之间。电机40在需要拆卸时,只要打开空调器室内机S的外壳,取下电器盒元件,再将电机盖30拆下,就可以将电机40取出。相同的,电机40在需要安装时,先将电机40放置在电机容纳槽21内,再将电机盖30固定在底座11和电机护罩20上,最后将电器盒元件和外壳安装上后,即可实现电机40的安装。其中,第一容纳槽113和第二容纳槽22都为半圆形。由此,通过将电机40设置在底座11和电机护罩20之间,并且设置电机盖30将电机40的尾部止抵,从而可以将电机40固定在空调器室内机S上,而且电机盖30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n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风扇的轴向一端;/n电机护罩,所述电机护罩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电机护罩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相对设置且形成为电机容纳槽,所述电机容纳槽具有敞开侧;/n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容纳槽内且与所述风扇相传动;/n电机盖,所述电机盖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电机容纳槽的敞开侧且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电机护罩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风扇的轴向一端;
电机护罩,所述电机护罩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电机护罩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相对设置且形成为电机容纳槽,所述电机容纳槽具有敞开侧;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容纳槽内且与所述风扇相传动;
电机盖,所述电机盖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电机容纳槽的敞开侧且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电机护罩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外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底座和所述电机护罩在所述敞开侧的相对侧共同限定出过孔,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过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盖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底座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锋向毅李德鹏黄民柱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