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拉平衡器及其滑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93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拉平衡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凹槽,设置在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所述凹槽内设有卷簧固定孔和卷簧固定部,用于安装固定卷簧;轴孔,设置在所述滑块上,通过轴承与动力电机的驱动部相连。一种无卡锁平衡提拉器包括上述滑块和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卷簧,所述盒体内设有若干卷簧,每个所述卷簧的末端向下拉出所述盒体后重合并与所述滑块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提拉平衡器,通过调整卷簧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实现活动窗扇在任意位置悬停,操作方便;滑块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驱动部的轴承孔,可以适用与电机驱动,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要;滑块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拉平衡器及其滑块
本技术涉及门窗
,具体涉及一种提拉平衡器及其滑块。
技术介绍
美式上下提拉窗是不同于传统内开、外开和普通推拉模式,而采用上下提拉的开启方式的门窗,因其主要流行于北美地区,所以也被称为美式提拉窗。美式提拉窗的窗框包裹窗框,在开启状态时活动窗扇不与人体碰撞,具有不占用室内空间、视角开阔、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市面上的提拉窗一般通过手动或电动控制,只能上下打开,并不能向内打开,不方便使用。为此,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9458081A提供了一种提拉平衡器、提拉窗以及山下折叠窗,提拉平衡器包括有滑块和卷簧座,滑块可在窗框中滑动,卷簧座上缠绕有卷簧,卷簧座通过卷簧与滑块相连接,卷簧用于拉动滑块在窗框中滑动;滑块的中部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中设置有可在固定孔中转动旋转块,旋转块的形状呈椭圆状,旋转块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旋转块左端和右端之间的距离;滑块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限位部件,转动旋转块可使限位部件向外凸起。该专利技术提拉平衡器中,滑块上设有旋转块,在活动窗扇内,通过转动旋转块使滑块左右两侧的限位部件向外凸起,与窗框拉锁固定,以避免活动窗扇重心变化而滑落。但是,该方案所适用的场合为活动窗扇除上下滑动外,还需要内倒转动开窗的情形,对于大多数不需要内倒开窗的场合,滑块的结构相对复杂,增加了制造成本。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提拉平衡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提拉平衡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拉平衡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凹槽,设置在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所述凹槽的上部设有用于固定卷簧的卷簧固定孔,下部外凸设有卷簧固定部,用于卡住卷簧的末端;轴孔,贯穿所述滑块的前后端面设置,所述轴孔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用于安装轴承。在本方案中,所述卷簧固定部的侧面上设有沉孔,用于固定所述卷簧。在本方案中,所述凹槽的底端向内倾斜设置。在本方案中,所述轴承座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条纹槽,用于固定轴承。在本方案中,所述轴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承座的内径。在本方案中,所述卷簧固定部呈方形棱柱状。一种提拉平衡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有上、下盒体组合而成,所述盒体内设有若干卷簧,还包括上述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下端,每一个所述卷簧的末端向下拉出并重合后固定在所述滑块的左右侧面上的凹槽内。在本方案中,所述卷簧的末端设有与所述卷簧固定部相适配的通孔。在本方案中,所述滑块的顶端设有缓冲槽,所述下盒体和所述上盒体的两端凸出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大小与形状与缓冲槽的大小与形状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提拉平衡器,盒体内设有若干卷簧,滑块设置在盒体的下端,每个卷簧的末端向下拉出后固定在滑块左右侧面上的凹槽内,通过调整卷簧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实现活动窗扇在任意位置悬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滑块上设有贯穿滑块的前后端面的轴孔,用于连接驱动机构,可适用于电动和手动升降的提拉门窗或折叠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提拉平衡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中滑块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盒体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盒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各部件名称的对应关系如下:10滑块,20盒体,卷簧30,11凹槽,12卷簧固定部,13卷簧固定孔,14轴孔,141轴承座,15缓冲槽,21下盒体,22上盒体,211下轴座,221上固定轴,23缓冲块,24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拉平衡器及其滑块,通过更换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卷簧实现活动窗扇在任意位置悬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适用于手动升降和电动升降多种升降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提拉平衡器包括盒体20和设置在盒体20下方的滑块10,所述盒体20内设有若干组卷簧30。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滑块10设置在盒体20的下端,滑块10的左右两侧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下部向外凸出设有卷簧固定部12,卷簧固定部12呈方形棱柱状,凹槽11的上部设有卷簧固定孔13。每个卷簧30从盒体20内向下拉出,其末端伸出盒体20后重合,卷簧30上设有与卷簧固定部12相适配的通孔,卷簧30的末端套设在卷簧固定部12上,并通过螺栓与卷簧固定孔13固定,将卷簧30安装在滑块10上。滑块10上凹槽11的底端向内倾斜设置,方便卷簧30的末端贴合凹槽11,防止卷簧30的末端翘起阻碍活动窗扇运动或划伤用户。滑块10上设有轴孔14,轴孔14贯穿滑块10的前后端面,轴孔14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141,轴承座141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条纹槽,轴孔14的内径小于轴承座141的内径。当应用于电动升降时,动力电机的驱动部通过轴承与轴孔14相连,轴承通过轴承座141上的条纹槽与轴承座141固定,驱动滑块10滑动,从而带动活动窗扇自动升降。滑块10的顶端设有缓冲槽15。如图3所示,盒体20包括下盒体21和上盒体22,下盒体21和上盒体22一体成型。下盒体21内设有若干个下轴座211,上盒体22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盒体21上,上盒体22与下盒体21相对的底面上设有与下轴座211相适配的上固定轴221,上固定轴221插装在下轴座221内形成卷簧座,卷簧30固定在卷簧座上。下盒体21和上盒体22的两端设有与缓冲槽15相适配的缓冲块23,当滑块10滑动至盒体20的一端时,缓冲块23插入到缓冲槽15内,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滑块10与盒体20的碰撞,从而延长滑块10和盒体20的使用寿命。上盒体22和下盒体21上设有多个限位柱24,限位柱24与上固定轴221和下轴座211将各个卷簧30限制在相应的位置上,可有效防止卷簧30在盒体20内随意活动,从而影响使用效果。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工作过程)如下:滑块10安装在活动窗扇上,盒体20安装在窗框内。安装前根据活动窗扇的重量计算盒体20内需要安装的卷簧30的种类和数量,并将相应种类和数量的卷簧30安装在盒体20内,通过卷簧固定部12和卷簧固定孔13与滑块10固定。当采用电动升降的方式时,将动力电机的驱动部通过轴承与轴孔14相连,驱动滑块10和活动窗扇上下滑动。当升降活动窗扇时,滑块10在窗框内上下滑动,盒体20内的卷簧30产生于活动窗扇重量相适配的力,并作用于滑块10,使活动窗扇和滑块在窗框内任意位置保持受力平衡,从而实现活动窗扇的任意位置悬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提拉平衡器,包括滑块、卷簧以及盒体,盒体包括上、下盒体,盒体内设有若干卷簧,每个卷簧的末端向外拉出盒体后重合并与滑块固定,根据活动窗扇重量调整盒体内的卷簧数量及种类,使活动窗扇在升降过程中受力平衡,从而可以实现活动窗扇在任意位置悬停。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拉平衡器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有:/n凹槽,设置在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所述凹槽的上部设有用于固定卷簧的末端的卷簧固定孔,下部外凸设有卷簧固定部,用于卡住卷簧的末端;/n轴孔,贯穿所述滑块的前后端面设置,所述轴孔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用于安装轴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拉平衡器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有:
凹槽,设置在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所述凹槽的上部设有用于固定卷簧的末端的卷簧固定孔,下部外凸设有卷簧固定部,用于卡住卷簧的末端;
轴孔,贯穿所述滑块的前后端面设置,所述轴孔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用于安装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拉平衡器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固定部的外端面上设有沉孔,用于固定所述卷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拉平衡器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端向内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拉平衡器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条纹槽,用于固定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拉平衡器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内径小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好的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