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90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和用于连接两侧板一端的底板,两侧板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锥形孔,该锥形孔内嵌有可活动的锥形铁块,套设有PVC管的钢丝两端分别依次穿过侧板和锥形铁块,并分别超出侧板外侧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在不拆模的条件下获知模板的涨模量,不拆模的条件下获知关键部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拆模的条件下获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
本技术涉及预制模板,尤其涉及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
技术介绍
在浇筑混凝土时需支模板,模板种类繁多,但基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涨模问题。目前针对此问题,大多数工程只能在拆模后测量混凝土的实际尺寸,此时混凝土已经完成初凝,无法补救。且目前在浇筑和振捣混凝土的阶段,很难精确地实时监测模板的变形量,以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在一些受力较大的关键构件中,如转换梁、转换柱、长悬挑梁、型钢混凝土构件、梁柱节点等,为了满足受力条件钢筋往往设计地非常密集,密集的钢筋会对混凝土的振捣带来非常大的困难。而这些关键构件又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否则在拆除模板和脚手架后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目前而言,在拆模前根本无法观测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无法获知混凝土是否存在漏振、是否有孔洞,更无法得知孔洞的深度。此外,在这些关键构件的支座和跨中位置等剪力和弯矩大的地方更加需要保证浇筑质量的位置。一些工程需要测量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在混凝土接近且尚未初凝时,如浇筑后一小时、两小时等,混凝土尚未成型,不能用试压块或回弹仪去测量混凝土强度,此时便很难获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还有在加工制作模板时尺寸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细小的误差会在模板的拼接处形成缝隙,当振捣棒振捣到此处时,漏浆的情况在施工现场极其常见。因此,亟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该多功能模板在不拆模的条件下可以获知模板的涨模量、关键部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以及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公开了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和用于连接两侧板一端的底板,两侧板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锥形孔,该锥形孔内嵌有可活动的锥形铁块,套设有PVC管的钢丝两端分别依次穿过侧板和锥形铁块,并分别超出侧板外侧表面。本技术中设置PVC管是为了钢丝可在PVC管内自由活动,避免钢丝与混凝土凝固在一起。其中,所述锥形孔的大端朝向侧板内侧,小端朝向侧板外侧。本技术中锥形孔的设置是为了在使用过程中让锥形铁块不至于被混凝土推出模板,便于锥形铁块向混凝土内移动。优选的,所述锥形孔为圆锥形孔,锥形铁块为圆锥形铁块,圆锥形铁块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便于穿设钢丝的孔洞。再者,所述锥形孔为圆台形孔,锥形铁块为圆台形铁块,圆台形铁块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便于穿设钢丝的孔洞。进一步,所述所述锥形孔为棱锥孔,锥形铁块为棱锥形铁块,棱锥形铁块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便于穿设钢丝的孔洞。再者,所述所述锥形孔为棱台形孔,锥形铁块为棱台形铁块,棱台形铁块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便于穿设钢丝的孔洞。优选的,所述PVC管的长度小于两侧板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本技术中设置PVC管是为了钢丝可在PVC管内自由活动,避免钢丝与混凝土凝固在一起;(2)、本技术中锥形孔的设置是为了在使用过程中让锥形铁块不至于被混凝土推出模板,便于锥形铁块向混凝土内移动;(3)本技术可实现在不拆模的条件下获知模板的涨模量,不拆模的条件下获知关键部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拆模的条件下获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圆锥形铁块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中圆台形铁块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棱锥形铁块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中棱台形铁块的立体图;图6(a)~6(e)为本技术制作方法的过程示意图;图7(a)~7(d)为本技术的使用方法的过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两端固定梁的模板布置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悬臂梁的模板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包括侧板1、底板2、锥形铁块4、PVC管5、钢丝6和薄膜7。钢板1上开设有锥形孔3,锥形孔3的大端朝向侧板内侧,小端朝向侧板外侧。两侧板1相对设置,侧板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薄膜7,并通过底板2相连接,其中两侧板上的锥形孔3相互一一对应。本技术的薄膜可避免因加工误差产生的模板缝隙所引起的漏浆现象,还可避免本技术涨模过程中锥形孔和锥形铁块之间出现间隙所导致的漏浆现象,还可解决在测量混凝土早期强度时混凝土仍处于流态,在锥形铁块嵌入尚未完全凝固的混凝土一定距离后,因锥形铁块与模板之间出现间隙所造成的漏浆的问题;再者薄膜将模板与混凝土隔开更加方便拆模,且可保证混凝土充分水化。锥形铁块4设置在锥形孔3内,但可自由活动,其中锥形铁块4为圆锥形铁块,锥形孔3为对应的圆锥形孔,圆锥形铁块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便于穿设钢丝6的孔洞,如图2所示。钢丝6上套设有PVC管5,PVC管5的长度小于两侧板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钢丝6两端分别依次穿过侧板1和锥形铁块4,并分别超出侧板外侧表面。如图6(a)~6(e)所示,本技术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加工侧板和底板,并根据使用要求在侧板上开设与锥形铁块相适配的锥形孔;(2)、将加工好的侧板和底板连接在一起,并在侧板的内侧表面和孔内刷油;(3)、将锥形铁块放置于侧板的锥形孔内;(4)、在侧板的内侧表面上铺设薄膜;(5)、钢丝上穿设PVC管,然后钢丝两端分别依次穿过侧板和锥形铁块,并超出侧板外侧表面。如图7(a)~7(d)、图8和图9所示,本技术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梁上布置多功能模板,每一钢丝为一测点,在两端固定梁承受负弯矩处加密布置测点且上疏下密,在两端固定梁承受正弯矩处加密布置测点且上密下疏,在悬臂梁上沿全长加密布置测点且上疏下密;(2)、测量初始状态下钢丝超出两侧板外侧表面的长度,分别记为X和Y;(3)、在测量浇筑混凝土涨模量时,测量一测点处的钢丝超出两侧板外侧表面的长度,分别记为X1和Y1,则该测点处的涨模量即为X+Y-X1-Y1;其余测点采用相同方法;(4)、在测量混凝土的孔洞深度时,将要测量一侧的钢丝和锥形铁块点焊,使两者固定;在侧板的侧面施加磁场,当混凝土存在孔洞时,锥形铁块在磁场作用下会向孔洞内移动,再测量钢丝超出两侧板外侧表面的长度,分别记为X2和Y2,则孔洞深度即为X-X2=Y-Y2;(5)、在测量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时,将要测量一侧的钢丝和锥形铁块点焊,使两者固定;在侧板的侧面施加磁场,锥形铁块在磁场作用下会嵌入尚未完全凝固的混凝土一定距离,再测量钢丝超出两个锥形铁块的长度,分别记为X3和Y3,则铁块嵌入深度即为X-X3=Y-Y3,通过磁场强度和嵌入深度来定量判断混凝土的初期强度。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1)和用于连接两侧板一端的底板(2),两侧板(1)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锥形孔(3),该锥形孔(3)内嵌有可活动的锥形铁块(4),套设有PVC管(5)的钢丝(6)两端分别依次穿过侧板(1)和锥形铁块(4),并分别超出侧板外侧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1)和用于连接两侧板一端的底板(2),两侧板(1)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锥形孔(3),该锥形孔(3)内嵌有可活动的锥形铁块(4),套设有PVC管(5)的钢丝(6)两端分别依次穿过侧板(1)和锥形铁块(4),并分别超出侧板外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3)的大端朝向侧板内侧,小端朝向侧板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观测拆模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3)为圆锥形孔,锥形铁块(4)为圆锥形铁块,圆锥形铁块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便于穿设钢丝的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冕毛范燊马学东张予欣田晔张丁然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