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孔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90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具领域,提供了一种螺栓孔封堵装置,其包括:底板,底板的首端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螺栓孔的直径;两个侧板,侧板垂直且间隔的连接至底板的顶部,通孔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把手,把手连接至底板的末端,把手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把手设有拱起部,拱起部向背离底板的方向拱起;灰刀铲,灰刀铲用于向螺栓孔施加封堵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如下效果:(1)螺栓孔封堵装置用于对各种规格直径的螺栓孔封堵,施工后效果统一,实现了标准化施工,从而提升墙体表面的美观;(2)螺栓孔封堵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从而提高施工效率;(3)螺栓孔封堵模具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从而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栓孔封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栓孔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在施工项目中,对于螺栓孔的封堵,通常是直接将封堵填料塞填到螺栓孔中,不做任何处理。从实际实施效果可以看到,这种封堵方式会使得封堵成型效果参差不齐,例如:有的螺栓孔塞填得不饱满,有的螺栓孔则塞填得表面不平整。封堵成型效果差会导致整面墙体表观效果非常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栓孔封堵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使螺栓孔封堵实现标准化施工,并且封堵后的效果实现统一,从而提升墙体表面的美观。上述螺栓孔封堵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首端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螺栓孔的直径;两个侧板,侧板垂直且间隔的连接至底板的顶部,通孔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把手,把手连接至底板的末端,把手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把手设有拱起部,拱起部向背离底板的方向拱起;和灰刀铲,灰刀铲用于向螺栓孔施加封堵填料。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把手的两端分别设置延伸部,延伸部从底板的末端向底板的首端延伸,并且延伸部对应的设置在底板和一个侧板的夹角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侧板设有折边,折边朝向底板弯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底板的末端设有水平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把手设有手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底板的首端设有卷边,卷边朝向底板翻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底板和两个侧板设置成一体成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螺栓孔封堵装置用于对各种规格直径的螺栓孔封堵,施工后效果统一,实现了标准化施工,从而提升墙体表面的美观;(2)本技术的螺栓孔封堵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从而提高施工效率;(3)本技术的螺栓孔封堵模具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从而节约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螺栓孔封堵装置(不含灰刀铲)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底板沿图1中虚线A-A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把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灰刀铲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板;2、通孔;3、侧板;4、折边;5、把手;6、延伸部;7、水平仪;8、卷边;9、拱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栓孔封堵装置,其包括:底板1、两个侧板3、把手5和灰刀铲。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可以是通过厚度为1.5mm的不锈钢制成的。底板1较薄,所以封堵螺栓孔时,封堵填料只会稍微超出墙体表面一些,不会对轻体表面的美观造成严重影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底板1可以是一块长方体的板。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的首端设有通孔2,通孔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螺栓孔的直径。在封堵螺栓孔时,通孔2需要对准螺栓孔,所以通孔2必须不能小于螺栓孔,才能保证螺栓孔被封堵填料填塞充分。另外,通孔2是的表面是经过打磨的光滑表面,防止通孔2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毛刺影响螺栓孔封堵的效果,以及防止毛刺对墙体表面造成损伤。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的首端设有卷边8,卷边8朝向底板1翻卷。当灰刀铲对螺栓孔进行封堵时,施工人员可能因为用力过大使得灰刀铲冲向墙体表面,从而给墙体表面造成损伤。卷边8可以作为一个限位结构,用来阻挡灰刀铲从底板1冲向墙体表面。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的末端可以设置水平仪7。当对水平表面的螺栓孔填塞封堵填料时,底板1上的水平仪7可以检测该表面的水平度,从而及时对墙体表面进行修整。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侧板3垂直且间隔的连接至底板1的顶部,通孔2位于两个侧板3之间。例如,两个侧板3垂直连接至底板1的顶部,并且这两个侧板3相互平行且间隔。两个侧板3不仅可以保证底板1不变形,还可以作为散落材料的收集器。例如,在对墙体表面施工的过程中,封堵填料可能从螺栓孔中掉落下来,而侧板3正好位于封堵填料掉落的下方而将封堵填料接住。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和两个侧板3设置成一体成型。这种结构有助防止底板1和侧板3变形,同时节省了将底板1和侧板3焊接在一起的过程。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侧板3设有折边4,折边4朝向底板1弯折。折边4不仅可以保证侧板3不变形,还可以阻挡散落材料的从侧板3上掉落。例如,在对墙体表面施工的过程中,封堵填料可能从螺栓孔中掉落到侧板3上,折边4可以进一步防止封堵填料从侧板3上掉落到地面。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把手5连接至底板1的末端,把手5位于两个侧板3之间。位于末端的把手5和位于首端的通孔2之间彼此间隔开一定的间距,所以施工人员在手握把手5时不会妨碍对填塞封堵填料造成妨碍。而且由于把手5连接至底板1,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把手5上的力会直接传递给底板1,使底板1与墙体表面贴合紧密。如果将把手5连接至侧板3,当施工人员用力按压把手5时,把手5上的力传递给垂直于底板1的侧板3,可能造成侧板3的变形,降低螺栓孔封堵装置的寿命。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把手5的两端分别设置延伸部6,延伸部6从底板1的末端向底板1的首端延伸,并且延伸部6对应的设置在底板1和一个侧板3的夹角处。延伸部6设置在底板1和侧板3的夹角处,来自把手5的力会通过延伸部6把力分散到侧板3和底板1上,防止因底板1上局部力过大而对墙体表面造成损坏,以及使底板1与墙体表面贴合更加紧密。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把手5设有拱起部9,拱起部9向背离底板1的方向拱起。拱起部9可以方便施工人员抓握。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把手5设有手柄,手柄使抓握更加舒适。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灰刀铲用于向螺栓孔施加封堵填料。灰刀铲包括刀铲和木手柄。刀铲的前端可以根据底板1的宽度和圆孔的直径确定,例如刀铲的前端不大于底板1的宽度也不小于圆孔的直径。刀铲的前端最佳尺寸是比底板1的宽度小5mm。灰刀铲是本领域常用的工具,本领域技术人员有能力了解其结构及使用方法,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螺栓孔封堵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当需要向螺栓孔中塞填封堵材料时,施工人员一只手握住把手5,将底板1的底部压靠在墙体表面上,并且将通孔2对准螺栓孔。然后施工人员另一只手使用灰刀铲向螺栓孔中塞填封堵填料。填塞完毕之后,用灰刀铲将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栓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所述底板的首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螺栓孔的直径;/n两个侧板,所述侧板垂直且间隔的连接至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通孔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n把手,所述把手连接至所述底板的末端,所述把手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把手设有拱起部,所述拱起部向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拱起;和/n灰刀铲,所述灰刀铲用于向螺栓孔施加封堵填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首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螺栓孔的直径;
两个侧板,所述侧板垂直且间隔的连接至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通孔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
把手,所述把手连接至所述底板的末端,所述把手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把手设有拱起部,所述拱起部向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拱起;和
灰刀铲,所述灰刀铲用于向螺栓孔施加封堵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设置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底板的末端向所述底板的首端延伸,并且所述延伸部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高昂张浚宇牛聪孙鹏李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