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89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包括金属半球形的封锚壳体、封锚环、封堵件,所述封锚壳体的顶端与所述封锚环可拆卸连接,所述封锚壳体的球体底部设有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的排浆孔,所述封堵件安装于所述排浆孔内。能够在钢绞线的预应力在张拉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封锚,缩短了预应力施工工期,提高了预应力压浆施工效率,大大降低了工期成本;能通过封锚壳体的排浆孔排浆,实现第二次压浆,使得预应力压浆具有足够的饱满度,从而使封锚效果更为可靠,封锚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极大提高了预应力压浆效率和质量;封锚壳体在封锚完成且拆卸洗净之后,能够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
技术介绍
封锚是指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成后预应力管道压浆前的一道施工工序,预应力张拉完成并进行切割后,对两端(两端张拉)或单端(单端张拉)预应力锚具进行封堵,待封堵材料强度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预应力管道压浆工作。然而,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常规的水泥或掺加速凝剂的封锚工艺等强时间较长,且封锚完毕后强度较低,在封锚后压浆过程中容易产生渗漏,对预应力压浆饱满度产生严重影响,且常规封锚工艺以及封锚结构件不能重复利用,水泥或速凝剂使用量较大,对预应力施工工期影响较大,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封锚后锚强度低、压浆过程容易产生泄漏、封锚构件和工艺不能重复利用、预应力施工工期长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包括金属半球形的封锚壳体、封锚环、封堵件,所述封锚壳体的顶端与所述封锚环可拆卸连接,所述封锚壳体的球体底部设有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的排浆孔,所述封堵件安装于所述排浆孔内。优选地,所述封锚壳体与所述封锚环通过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封锚壳体顶端边缘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封锚环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封锚壳体底部外侧设有与所述封锚壳体一体成型的封堵方台,所述排浆孔设于所述封堵方台上且穿过所述封锚壳体底部。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封锚环和所述封锚壳体之间且使所述封锚壳体边缘与所述封锚环紧密连接的密封环。优选地,所述排浆孔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封堵件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优选地,所述排浆孔内径为10mm;所述封堵件为螺栓,外径为10mm。优选地,所述封锚壳体的厚度为2-4mm。优选地,所述封锚壳体的厚度为3mm。优选地,所述封锚壳体的内径和所述封锚环的外径均为90-110mm。优选地点,所述封锚壳体的内径和所述封锚环的外径均为100mm。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预应力钢材张拉完成并进行临时锚固后,切除多余钢绞线,以使所述预应力钢材在封锚环连接所述封锚壳体一端的长度在预设长度阈值之内;通过半球形金属封锚壳体顶端将所述封锚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封锚环上,将封堵件安装于所述封锚壳体球体底部的排浆孔内,构成封锚装置;对所述封锚装置进行预应力压浆施工,待所述封锚装置内浆液达到第一预设凝度后,拆下所述封堵件,将所述封锚装置内的水泥浆从所述排浆孔泄出;排浆完成后,对所述封锚装置进行浆液补压,待浆液达到第二预设凝度后,拆除所述封锚壳体。进一步地,所述通过半球形金属封锚壳体顶端将所述封锚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封锚环上,包括:通过半球形金属封锚壳体顶端将涂刷有脱模剂的所述封锚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封锚环上。进一步地,所述通过半球形金属封锚壳体顶端将所述封锚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封锚环上之前,包括:将密封环贴合在所述封锚壳体顶端边缘或封锚环的底端边缘。进一步地,所述拆除所述封锚壳体之后,包括:洗净所述封锚壳体,重复所述通过半球形金属封锚壳体顶端将所述封锚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封锚环上,将封堵件安装于所述封锚壳体球体底部的排浆孔内,构成封锚装置的步骤。优选地,所述预设长度阈值为0-100mm,所述第一预设凝度为第一次压浆的浆液达到初凝状态且有泌水,补压浆液能与第一次压浆浆液粘合在一起时的凝度;所述第二预设凝度为压浆浆液达到完全凝固状态的凝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包括金属半球形的封锚壳体、封锚环、封堵件,所述封锚壳体的顶端与所述封锚环可拆卸连接,所述封锚壳体的球体底部设有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的排浆孔,所述封堵件安装于所述排浆孔内。能够在钢绞线的预应力在张拉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封锚,缩短了预应力施工工期,提高了预应力压浆施工效率,大大降低了工期成本;在第一次压浆且达到初凝状态之后,通过封锚壳体的排浆孔泄出浆液的泌水,进而能够进行第二次压浆,使得预应力压浆具有足够的饱满度,从而使封锚效果更为可靠,封锚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极大提高了预应力压浆效率和质量;封锚壳体在封锚完成且拆卸洗净之后,能够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中封锚壳体翻转18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封锚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金属半球形的封锚壳体1、封锚环2、封堵件(图中未示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封锚壳体1和封锚环2采用相同的金属材质制造,具有较好的刚性,使得封锚壳体1和封锚环2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且不容易破损,进而在封锚过程中,即预应力压浆施工过程中,封锚壳体1和封锚环2能够共同承受压浆过程中产生较大压力,且同时不会出现常规水泥封锚工艺在较大压力下容易渗漏、破损的情况,进而能够达到较好的封锚效果,大大提高了封锚质量,保证了预应力压浆质量。另外,由于封锚壳体1和封锚环2采用相同的材质制造,便于连接拆卸过程中的损坏,也减少了压浆过程中的封锚壳体1和封锚环产生电化学反应,延长了封锚壳体1的使用寿命。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封锚壳体1和封锚环2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作。如图2所示,封锚壳体1的顶端12开口,结合图1和图2可知,封锚壳体1的顶端12与封锚环2可拆卸连接,其中图1中封锚壳体1和封锚环2分解结构图,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半球形的封锚壳体、封锚环、封堵件,所述封锚壳体的顶端与所述封锚环可拆卸连接,所述封锚壳体的球体底部设有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的排浆孔,所述封堵件安装于所述排浆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半球形的封锚壳体、封锚环、封堵件,所述封锚壳体的顶端与所述封锚环可拆卸连接,所述封锚壳体的球体底部设有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的排浆孔,所述封堵件安装于所述排浆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锚壳体与所述封锚环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锚壳体顶端边缘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封锚环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锚壳体底部外侧设有与所述封锚壳体一体成型的封堵方台,所述排浆孔设于所述封堵方台上且穿过所述封锚壳体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材的快速封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封锚环和所述封锚壳体之间且使所述封锚壳体边缘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宇祝士光陈文宇高重庆薛志林向波赵顺罗甲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