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87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包括有挤塑板、金属面板、橡胶内撑件;所述挤塑板两侧每间隔30‑100cm处开有梯形槽,该梯形槽短底边设置于外侧;所述挤塑板两侧的梯形槽相互错开且挤塑板两侧设有金属面板,该金属面板设有与梯形槽相匹配的插口;所述插口内还插入有橡胶内撑件,该橡胶内撑件与插口的接触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通过金属面板的插口与挤塑板的梯形槽实现卡固连接,且通过橡胶内撑件再次加强了连接性能,避免了使用粘结剂时受温度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绝热夹心板通常是在保温板两侧粘结金属面板,但是易受温度限制,特别是温度较高区域,粘结剂层的粘结性能易下降,从而导致金属面板与保温层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该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通过金属面板的插口与挤塑板的梯形槽实现卡固连接,且通过橡胶内撑件再次加强了连接性能,避免了使用粘结剂时受温度的限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包括有挤塑板、金属面板、橡胶内撑件;所述挤塑板两侧每间隔30-100cm处开有梯形槽,该梯形槽短底边设置于外侧;所述挤塑板两侧的梯形槽相互错开且挤塑板两侧设有金属面板,该金属面板设有与梯形槽相匹配的插口;所述插口内还插入有橡胶内撑件,该橡胶内撑件与插口的接触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梯形槽为等腰梯形,该梯形槽长底边为9cm,短底边为3cm,高为挤塑板厚度的三分之一。作为优选,所述挤塑板的厚度为6-15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通过金属面板的插口与挤塑板的梯形槽实现卡固连接,且通过橡胶内撑件再次加强了连接性能,避免了使用粘结剂时受温度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挤塑板,11为梯形槽,2为金属面板,21为插口,3为橡胶内撑件,31为凸起结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包括有挤塑板1、金属面板2、橡胶内撑件3;所述挤塑板1两侧每间隔30-100cm处开有梯形槽11,该梯形槽11短底边设置于外侧;所述挤塑板1两侧的梯形槽11相互错开且挤塑板1两侧设有金属面板2,该金属面板2设有与梯形槽11相匹配的插口21;所述插口21内还插入有橡胶内撑件3,该橡胶内撑件3与插口21的接触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结构31。具体实施时,所述梯形槽11为等腰梯形,该梯形槽11长底边为9cm,短底边为3cm,高为挤塑板1厚度的三分之一。具体实施时,所述挤塑板1的厚度为6-15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挤塑板、金属面板、橡胶内撑件;所述挤塑板两侧每间隔30-100cm处开有梯形槽,该梯形槽短底边设置于外侧;所述挤塑板两侧的梯形槽相互错开且挤塑板两侧设有金属面板,该金属面板设有与梯形槽相匹配的插口;所述插口内还插入有橡胶内撑件,该橡胶内撑件与插口的接触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绝热夹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挤塑板、金属面板、橡胶内撑件;所述挤塑板两侧每间隔30-100cm处开有梯形槽,该梯形槽短底边设置于外侧;所述挤塑板两侧的梯形槽相互错开且挤塑板两侧设有金属面板,该金属面板设有与梯形槽相匹配的插口;所述插口内还插入有橡胶内撑件,该橡胶内撑件与插口的接触面设有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俊典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