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绪强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654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及方法,所述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包括保温板和网架装置,所述网架装置将保温板固定在建筑外墙的两层混凝土之间,所述网架装置包括网状件和三连件,三个所述网状件分别设置在保温板的两侧,所述三连件的中部抵接保温板一侧网状件,尾部贯穿保温板连接保温板另一侧的网状件,所述三连件的头部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接远离三连件尾部的网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限位型材和网状件限位固定保温板,将外墙应力呈网状分散,能避免受力集中或不均发生形变;简化了施工步骤,降低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具体是一种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墙体内置保温是国内比较认可的建筑节能技术,具有与建筑物同寿命、终身免维修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保温板设置在墙体内,保温板两边都有混凝土包裹,一边是剪力墙钢筋混凝土,一边是保温板的保护层混凝土,现场施工是两边混凝土同时浇筑。经常会出现一边混凝土浇筑的高,一边混凝土浇筑的低,所以一边就形成混凝土的侧压力,推动保温板位移,影响建筑质量。现在的内置保温技术,都在保温板的两侧安放一定数量的直径8cm左右的塑料垫块,侧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把垫块压入保温板内,整个保温板就会发生位移。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有:1、保温板限位件多为点式垫块,持力面积小,易发生位移,存在质量隐患;2、网架式内置保温板,需要大量的斜插钢丝穿过保温板连接两侧的混凝土,使保温板保护层的混凝土浇筑十分困难,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包括保温板和网架装置,所述网架装置将保温板固定在建筑外墙的两层混凝土之间,所述网架装置包括网状件和三连件,三个所述网状件分别设置在保温板的两侧,所述三连件的中部抵接保温板一侧网状件,尾部贯穿保温板连接保温板另一侧的网状件,所述三连件的头部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接远离三连件尾部的网状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板靠近三连件尾部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网状件楔合的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网状件楔合的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建筑外墙通过混凝土分别浇筑为剪力墙和保护层,剪力墙和保护层通过非金属连接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连件远离所述卡合部的一端抵接剪力墙,另一端伸入保护层。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连件与剪力墙中设有的钢筋结构之间设有限位型材,所述限位型材用于限定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并均匀传递剪力墙的作用力至三连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连件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两侧的尾丝和筒体,所述卡合部开设在筒体的外圆周端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的外圆周设有加强筋。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状件分别为固定网片、限位网片及抗裂网片,所述固定网片、限位网片及抗裂网片分别与三连件的中部、尾部及卡合部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内置保温方法,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包括拼装网架装置和将网架装置浇筑在建筑外墙内,所述拼装网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在保温板的一侧加工凹槽,将一个网状件楔入凹槽、另一个设置在保温板的另一侧;通过多个三连件固定楔入凹槽的网状件;将另一网状件安装在三连件的卡合部,制成网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限位型材及网状件限位固定保温板,将外墙应力呈网状分散,能避免受力集中或不均发生形变;简化了施工步骤,降低了施工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三连件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三连件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网架装置的装配示意图。附图中:1、限位网片;2、固定网片;3、抗裂网片;4、限位型材;5、保温板;501、凹槽;6、保护层混凝土;7、三连件;8、锁盘;9、模板;10、断桥连接杆;11、主筋;12、箍筋;13、剪力墙混凝土;701、底盘;702、筒体;703、卡口;704、槽口;705、尾丝;706、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包括保温板5和网架装置,所述网架装置将保温板5固定在建筑外墙的两层混凝土之间,所述网架装置包括网状件和三连件7,三个所述网状件分别设置在保温板的两侧,所述三连件7的中部抵接保温板5一侧网状件,尾部贯穿保温板5连接保温板另一侧的网状件,所述三连件的头部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接远离三连件尾部的网状件。具体的,所述网状件分别为固定网片2、限位网片1及抗裂网片3,所述固定网片2、限位网片1及抗裂网片3分别与三连件的中部、尾部及卡合部配合;在保温板5的一侧加工凹槽,将固定网片2的水平钢丝楔入凹槽501;将抗裂网片3对接在三连件的卡合部,旋转卡合部使抗裂网片3与卡合部卡紧。将三连件从固定网片2侧贯穿保温板伸出限位网片1,三连件的中部贴合保温板并抵接固定网片2,伸出限位网片1的三连件尾部连接限位网片1,用锁盘锁紧。拼接完成了网架装置。所述建筑外墙是通过混凝土分别浇筑为剪力墙和保护层,剪力墙和保护层通过非金属连接件连接,而保温板设置在剪力墙和保护层之间。具体是将主筋11和箍筋12架设设定宽度和高度的钢筋结构,如图4所示,逐个拼接网架装置使保温板与将要浇筑的建筑外墙高度和宽度相同;然后支设建筑外墙模板,再进行保护层混凝土6和剪力墙混凝土13的浇筑形成剪力墙、保温板和保护层的多层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通过网状件限位固定保温板,将外墙应力呈网状分散,能避免受力集中或不均发生形变;且简化了施工步骤,降低了施工难度。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连件与所述保温板5另一侧的网状件通过锁盘8连接,所述保温板5靠近三连件尾部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网状件楔合的凹槽501。在将三连件从固定网片2侧贯穿保温板伸出限位网片1后,三连件的中部贴合保温板并抵接固定网片2,在三连件伸出限位网片1的一端套设锁盘8并通过逆止件固定。所述保温板一侧开设的凹槽与固定网片2的水平网丝的间距相同;而锁盘8和三连件的尾丝加持住限位网片1的水平钢丝;保证可以将限位网片1固定在保温板上。所述三连件远离所述卡合部的一端抵接剪力墙,另一端伸入保护层。将多个点式的三连件塑料底盘安放在紧贴保温板并楔入或嵌入保温板的固定网片2上,由固定网片2将剪力墙的侧压力传递到三连件上,最终再传递到对面保护层模板上而抵消;解决了保温板位移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三连件与剪力墙中设有的钢筋结构之间设有限位型材4,所述限位型材4用于限定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并均匀传递剪力墙的作用力至三连件。限位型材4的限位型材的水平宽度与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一致,一侧紧靠保温板,另一侧紧靠着剪力墙钢筋结构中的箍筋12,保证了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杜绝了质量隐患。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将多个非金属连接件穿过保温板抵接网架装置两侧的模板9。...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包括保温板和网架装置,所述网架装置将保温板固定在建筑外墙的两层混凝土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装置包括网状件和三连件,三个所述网状件分别设置在保温板的两侧,所述三连件的中部抵接保温板一侧网状件,尾部贯穿保温板连接保温板另一侧的网状件,所述三连件的头部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接远离三连件尾部的网状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包括保温板和网架装置,所述网架装置将保温板固定在建筑外墙的两层混凝土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装置包括网状件和三连件,三个所述网状件分别设置在保温板的两侧,所述三连件的中部抵接保温板一侧网状件,尾部贯穿保温板连接保温板另一侧的网状件,所述三连件的头部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接远离三连件尾部的网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连件与所述保温板另一侧的网状件通过锁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靠近三连件尾部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网状件楔合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外墙通过混凝土分别浇筑为剪力墙和保护层,剪力墙和保护层通过非金属连接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外墙内置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连件远离所述卡合部的一端抵接剪力墙,另一端伸入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外墙内置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绪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绪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