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85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地铁车站,包括底板、两块侧板、顶板和中板,其中顶板和中板为预制的桁架结构。通过上述设置,顶板、中板采用预制的桁架结构,可以在满足结构受力条件的同时,减少构件尺寸及重量,方便运输及吊装,可适用于预制装配的地铁车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地铁和轻轨的路网也日趋密集,由于城市中地面土地资源紧缺,在人口和地面建筑密集区,地铁和轻轨线路必须设置到地下。地铁车站的施工一般采用现场浇筑的施工方式,但是现场浇筑施工时间长,施工程序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以解决地铁车站施工时间长和施工程序复杂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该地铁车站包括:底板;两块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并与所述侧板底板固定连接;顶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顶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两块侧板连接;中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并与所述侧板连接;其中,所述顶板和所述中板为预制的桁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包括:第一横梁板,所述第一横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两块侧板的顶端连接;第二横梁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梁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横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两块侧板连接;多个第一连接杆,每个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梁板连接,下端和所述第二横梁板连接;至少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杆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梁板上开设有多个孔。进一步地,所述中板包括:第三横梁板,位于所述第二横梁板的下方,所述第三横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两块侧板连接;第四横梁板,位于所述第三横梁板的下方,所述第四横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两块侧板连接;多个第二连接杆,每个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梁板连接,下端和所述第四横梁板连接;至少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杆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横梁板和第四横梁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地铁车站还包括:第一结构中柱,所述第一结构中柱上端连接所述顶板,下端连接所述中板;第二结构中柱,所述第二结构中柱上端连接所述中板,下端连接所述底板。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横梁板下表面设置两个凸出件,所述凸出件用于站台门的安装。进一步地,在所述第四横梁板下表面和所述凸出件间设置站台吊顶。进一步地,第一结构中柱和第二结构中柱均为预制件。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地铁车站,包括底板、两块侧板、顶板和中板,所述顶板和所述中板为预制的桁架结构。通过上述设置,顶板、中板采用预制的桁架结构,可以在满足结构受力条件的同时,减少构件尺寸及重量,方便运输及吊装,可适用于预制装配的地铁车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铁车站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铁车站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铁车站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铁车站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铁车站的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侧板;3、顶板;31、第一横梁板;311、平面第一横梁板;312、拟合弧面第一横梁板;32、第二横梁板;321、拟合弧面第二横梁板;33、第一连接杆;331、第一连接杆的上端;332、第一连接杆的下端;34、第一横梁板31和第二横梁板32之间的空间;35、站厅吊顶;36、第一斜杆;4、中板;41、第三横梁板;42、第四横梁板;43、第二连接杆;431、第二连接杆的上端;432、第二连接杆的下端;44、第三横梁板41和第四横梁板42之间的空间;45、凸出件;46、站台吊顶;47、第二斜杆;5、站厅层;6、站台层;7、第一结构中柱;8、第二结构中柱;9、站台板;91、站台板9与底板1之间的空间;10、底板9的端部到侧板之间的空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二者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顶”、“底”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上下方向。地铁车站的延伸方向是地铁轨道尺寸最大的方向,地铁车站横截面是指垂直于地铁车站延伸方向的截面,高度方向是指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宽度方向是指地铁车站横截面上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方向,相对两端是指地铁车站横截面宽度方向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其可用于轨道交通工程的
地铁车站的构造主要包括底板、侧板、顶板和中板构成,形成封闭空间并设置在地下,当车站的结构采用混凝土结构现浇形式,则需在地下搭建模板支架施工;当车站的结构采用预制件,则需用吊装作业,将各预制构件精准定位并由下至上完成地铁车站底板、侧板、中板和顶板的拼装。如图1所示,地铁车站包括底板1、两块侧板2、顶板3和中板4。在地铁车站横截面上,两块侧板2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相对两端并与底板1固定连接,相对两端是指地铁车站横截面宽度方向的两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底板宽度,改变两块侧板2的间距,从而调整地铁车站的宽度,可适用于不同数量地铁轨道的布置。如图1所示,顶板3位于底板1的上方,且顶板3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两块侧板2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3与侧板2的连接方式为铰接,铰接的方式具有构件制备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3与侧板2的连接方式为刚接,具有承受更大弯矩和剪力的能力。如图1所示,中板4,设置在顶板3和底板1之间,且中板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2在对应的位置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3与侧板2的连接方式为铰接,铰接的方式具有构件制备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n两块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n顶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顶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两块侧板连接;/n中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并与所述侧板连接;/n其中,所述顶板和所述中板为预制的桁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两块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顶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顶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两块侧板连接;
中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并与所述侧板连接;
其中,所述顶板和所述中板为预制的桁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包括:
第一横梁板,所述第一横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两块侧板的顶端连接;
第二横梁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梁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横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两块侧板连接;
多个第一连接杆,每个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梁板连接,下端和所述第二横梁板连接;至少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杆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板上开设有多个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包括:
第三横梁板,位于所述第二横梁板的下方,所述第三横梁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两块侧板连接;
第四横梁板,位于所述第三横梁板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蓼徐军林费金新杨宗元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