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多器官芯片
本技术属于生物微流控
,具体涉及一种仿生多器官芯片。
技术介绍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体外模型主要以细胞为主。采用静态二维孔板培养方式为主,这种培养方式经济、便利、易操作。但由于无法模拟体内血液循环维持的细胞新陈代谢和营养物质供给的动态稳定性,以及缺乏不同来源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药物代谢器官和毒性器官属于不同脏器),使得整个培养体系与体内生理微环境相差甚远,特别是在药物利用度、毒性反应及代谢研究方面与体内实际的三维实体组织差异较大,导致大量的实验结果对预期的毒副作用缺乏可靠的指导作用,且传统的细胞实验无法实现不同脏器对药物响应的交互作用。现有的药物毒性和安全性评价在方法学与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体外静态评估与人体整体动态变化间的不匹配方面尚存在技术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药研发的进程,也是严重制约新药研发领域的瓶颈问题。器官芯片技术为体外药物分析和毒性评价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平台。该技术是一种利用微加工方法,在微流控芯片上制作出能够模拟人体器官主要结构和功能单元的仿生微生理系统。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多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由四层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流体通道层(100),3D组织细胞培养层(200),多孔膜层(300),下层为含有细胞培养区域的流体通道层(400);其中:/n所述的流体通道层,其底部有流体通道和与下层细胞培养层对应的长方形几何结构(101),流体通道的中间为六边形结构,两侧由窄通道连接;两侧的窄通道分别为流体入口(103)、流体出口(102);/n所述的3D组织细胞培养层,中间设有凹陷的长方形组织细胞培养区域,培养区包括阵列排列的直径为50-400微米圆形孔(201),各圆形孔间距为50-100微米;/n所述的多孔膜层,其厚度尺寸10-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多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由四层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流体通道层(100),3D组织细胞培养层(200),多孔膜层(300),下层为含有细胞培养区域的流体通道层(400);其中:
所述的流体通道层,其底部有流体通道和与下层细胞培养层对应的长方形几何结构(101),流体通道的中间为六边形结构,两侧由窄通道连接;两侧的窄通道分别为流体入口(103)、流体出口(102);
所述的3D组织细胞培养层,中间设有凹陷的长方形组织细胞培养区域,培养区包括阵列排列的直径为50-400微米圆形孔(201),各圆形孔间距为50-100微米;
所述的多孔膜层,其厚度尺寸10-200微米,孔径大小在0.22-20微米之间,为透明或半透明微孔膜,联通上下层,用于物质交换;
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博,王丽,王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济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