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874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包括物化处理单元、水解酸化池、MBR池、第一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系统、第二曝气生物滤池,污水经物化处理单元处理以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悬浮物,物化处理单元的出水流入水解酸化池进行降解处理,水解酸化池的出水流入MBR池进行净化处理,MBR池的出水流入第一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净化处理,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流入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余氯的去除,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流入反渗透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反渗透系统的产水回用,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液流入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净化处理。具有工艺简单、降低药剂投入、延长RO膜使用寿命及降低企业成本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金属表面涂装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及其他污染物质,通过处理之后回用生产工序,可以节约用水同时降低企业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危害。现有的处理工艺是:首先通过物理化学沉淀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利用好氧池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好氧池的出水进入生物沉淀池,在生物沉淀池内投加高分子絮凝剂(PAM)保证出水水质,实现固液分离;然后通过超滤(UF)系统过滤,再进入到反渗透(RO)系统,通过反渗透膜作用,产水透过RO膜回用;浓水则排入浓水收集池,通过pH调节成酸性,再进入高级氧化系统,加入亚铁、双氧水高级氧化后再调节pH成中性,进入混凝沉淀池,固液分离后再排放。由于该废水需要经过RO反渗透系统进行回用,好氧池中污泥浓度较低,生物处理降解不完全,且生物沉淀池出水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及悬浮物,需要通过超滤(UF)系统过滤处理才能进入到RO反渗透系统中,工艺繁杂,处理流程长,运行成本高。尤其是,生物沉淀池中投加高分子絮凝剂(PAM),出水残留的高分子有机物较高,会造成UF膜经常堵塞,药洗频繁,特别是PAM会造成膜永久性堵塞,UF出水通量及效果下降,同时引起RO膜堵塞,需要经常进行药洗,而且RO膜的使用寿命通常只有1年左右就需要完全更换;造成回用水系统运行成本高,药洗维护频繁。此外,RO系统所产生的浓水经过化学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需要投加大量药剂,处理工艺复杂,配套设备多,能耗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工艺简单、降低药剂投入、延长RO膜使用寿命及降低企业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包括:物化处理单元、水解酸化池、MBR池、第一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系统、第二曝气生物滤池,污水经所述物化处理单元处理以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悬浮物,所述物化处理单元的出水流入所述水解酸化池进行降解处理,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流入所述MBR池进行净化处理,所述MBR池的出水流入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净化处理,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流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余氯的去除,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流入所述反渗透系统进行净化处理,所述反渗透系统的产水回用,所述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液流入所述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净化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依照水流方向,包括:物化处理单元、水解酸化池、MBR池、第一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系统、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借助MBR池、第一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过滤器的结合使用,去除进入反渗透系统中的高分子有机物,而现有技术采用的好氧池、生物沉淀池和超滤(UF)系统是无法完全降解该高分子有机物,避免RO膜堵塞,降低药洗次数及维护成本,延长RO膜的使用寿命。反渗透系统的浓水采用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净化处理,达标排放,无需使用大量药剂、降低能耗及工艺简单。较佳的,所述物化处理单元包括除油池、第一pH调节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第二pH调节池,污水于所述除油池中去除油脂,所述除油池的出水流入第一pH调节池调节至碱性,所述第一pH调节池的出水依次经过所述混凝池、所述絮凝池、所述沉淀池处理,所述沉淀池的出水流入所述第二pH调节池调节至中性。较佳的,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MBR池之间设有好氧池。较佳的,所述MBR池产生的污泥可部分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较佳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和所述反渗透系统之间设有UV杀菌器。较佳的,所述除油池中设有第一曝气装置。较佳的,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和所述活性炭过滤器之间设有第一产水池,第一产水池中设有第一液位计,第一液位计检测到第一产水池中的液位达到预设位点时,驱动第一输送泵从第一产水池将污水输送至活性炭过滤器。较佳的,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反渗透膜组、高压泵、精密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依次流入所述精密过滤器、所述高压泵和所述反渗透膜组进行处理。较佳的,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还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和所述MBR池产生的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泥浓缩池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中污泥浓缩池、压缩泵、压滤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符号说明: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100,物化处理单元10,除油池11,第一曝气装置111,第一pH调节池12,混凝池13,絮凝池14,沉淀池15,第二pH调节池16,水解酸化池20,好氧池30,第一鼓风机31,MBR池40,第一曝气生物滤池50,第一产水池52,第一液位计521,第一输送泵53,活性炭过滤器60,UV杀菌器62,反渗透系统70,反渗透膜组71,高压泵73,精密过滤器75,第二曝气生物滤池80,第二产水池81,污泥浓缩池90,压缩泵91,压滤机93。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考图1,本申请的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100,包括:物化处理单元10、水解酸化池20、MBR池40、第一曝气生物滤池50、活性炭过滤器60、反渗透系统70、第二曝气生物滤池80,污水经物化处理单元10处理以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悬浮物,物化处理单元10的出水流入水解酸化池20进行降解处理,水解酸化池20的出水流入MBR池40进行净化处理,MBR池40的出水流入第一曝气生物滤池50进行净化处理,第一曝气生物滤池50的出水流入活性炭过滤器60进行余氯的去除,活性炭过滤器60的出水流入反渗透系统70进行净化处理,反渗透系统70的产水回用,反渗透系统70的浓缩液流入第二曝气生物滤池80进行净化处理。请参考图1,物化处理单元10包括除油池11、第一pH调节池12、混凝池13、絮凝池14、沉淀池15和第二pH调节池16,污水于除油池11中去除油脂,除油池11的出水流入第一pH调节池12采用氢氧化钠调节至碱性,第一pH调节池12的出水依次经过混凝池13、絮凝池14、沉淀池15处理,沉淀池15的出水流入第二pH调节池16调节至中性。具体地,通过除油池11将污水中的油脂去除,然后于第一pH调节池12中将污水调节至碱性,通过于混凝池13和絮凝池14分别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进行反应生成沉淀,并于沉淀池15内沉淀去除,经过上述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水中的磷酸根离子、悬浮物得以去除。沉淀池15的出水流入第二pH调节池16,采用硫酸调节至中性。进一步,除油池11中设有第一曝气装置111,启动第一曝气装置111进行曝气以均匀混合污水,使得除油池11的出水水质均匀稳定,避免第一pH调节池12中pH值的调节误差。请参考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化处理单元、水解酸化池、MBR池、第一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系统、第二曝气生物滤池,污水经所述物化处理单元处理以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悬浮物,所述物化处理单元的出水流入所述水解酸化池进行降解处理,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流入所述MBR池进行净化处理,所述MBR池的出水流入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净化处理,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流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余氯的去除,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流入所述反渗透系统进行净化处理,所述反渗透系统的产水回用,所述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液流入所述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净化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化处理单元、水解酸化池、MBR池、第一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系统、第二曝气生物滤池,污水经所述物化处理单元处理以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悬浮物,所述物化处理单元的出水流入所述水解酸化池进行降解处理,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流入所述MBR池进行净化处理,所述MBR池的出水流入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净化处理,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流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余氯的去除,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流入所述反渗透系统进行净化处理,所述反渗透系统的产水回用,所述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液流入所述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净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化处理单元包括除油池、第一pH调节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第二pH调节池,污水于所述除油池中去除油脂,所述除油池的出水流入所述第一pH调节池调节至碱性,所述第一pH调节池的出水依次经过所述混凝池、所述絮凝池、所述沉淀池处理,所述沉淀池的出水流入所述第二pH调节池调节至中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装废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MBR池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军谢燕蔓陈志强熊建军张斌陈文耀郑继刚匡重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秋卡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